第二节
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与海洋权益
同步练习
1.2013年7月11日,以“通江达海、兴海强国”为主题的2013中国“航海日”大会在江苏南通航运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据此完成第1~2题。
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 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③不是无主岛 ④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目前,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基本原则有( )
①遵循国际法,武力解决争端 ②尊重历史的原则 ③自然延伸的原则 ④公平合理原则 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钓鱼岛的相关知识,旨在唤起青年学生捍卫“蓝色国土”的意识。第2题,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友好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答案:1B 2C
3.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第3~4题。
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解析:第3题,北太平洋“垃圾洲”的形成主要与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有关。第4题,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3A 4B
5.关于公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公海只对沿海国家开放
B.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
C.公海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D.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解析: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
答案:A
6.国际海底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或各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右图为我国的国际海底矿区。读图,完成第6~9题。
CC海区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7CC海区属于( )
A.我国的领土
B.我国的领海
C.我国的领地
D.国际海区
8CC海区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9下列资源中目前不可能在CC海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
A.锰
B.铜
C.镍
D.石油
解析:第6题,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位于北半球,图中160°应为160°E。由此可知CC海区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第7题,领海应是从海岸开始向外延伸12海里的范围,专属经济区应是从海岸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东北太平洋CC海区为国际海区。第8题,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内,应吹东北风。第9题,在北太平洋的深海区有大量的锰结核,而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架部分。
答案:6B 7D 8A 9D
10.读图,完成第10~11题。
上面国家的领土组成中没有领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④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没有开发海洋资源的权利
B.该国没有参加国际海底勘探开发的权利
C.该国的经济以种植业为主
D.该国的船只可以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无害通过
解析:根据轮廓判断:①为美国,②为新西兰,③为新加坡,④为蒙古。①②③均拥有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即领海;④是蒙古,为内陆国,无专属经济区,但该国船只可以在其他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无害通过。
答案:10D 11D
12.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也比较大
B.海洋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也比较多
C.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
D.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
解析:我国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也较少,目前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答案:D
13.我国人均海洋渔业资源是世界人均的( )
A.1/10
B.1/20
C.1/30
D.1/40
解析:我国人均海洋渔业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30。
答案:C
14.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都存在岛屿归属和海洋划界的争议
B.我国海洋环境问题中,污染仍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海洋灾害频发
C.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D.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
解析: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仍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答案: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
000千米
B.我国领海面积3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领土的1/3
C.我国人均海域面积与世界人均海域面积的比值小于我国人均大陆架面积与世界人均大陆架面积的比值
D.我国既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强国
解析:我国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域人均面积与世界人均值的比是1/10,大陆架人均面积只占世界人均的1/40。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万千米。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 权;对B处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可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法): 。
解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
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答案:(1)领海 勘探 开发 利用 公海
(2)π×2002平方海里或[π×(200×1.85)2]平方千米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绚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
材料二:南海部分区域图。
(1)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A ,B 。
(2)根据材料分析,南海可以开发 资源、 资源、 资源。
(3)近期,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我国南海不断挑起事端,南海问题不断升级,结合所给的材料,分析南海争端不断的可能原因。
(4)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解析:根据图中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为大陆架,B为洋盆,另外,结合材料可知南海可开发的资源有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南海争端的原因主要从资源、战略位置、历史问题、大国势力干扰等方面分析。
答案:(1)大陆架 洋盆
(2)海洋生物 海底矿产 海洋空间
(3)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历史问题;大国势力的干扰等。
(4)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