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知识点一 质量
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
C.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D.物体的质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2.一头蓝鲸的质量约150 t,合1.5×105 kg;蜜蜂的翅膀质量是0.1 mg,合1×10-7 kg。?
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D )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 kg
B.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1 dm2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 m/s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 m
知识点二 质量的测量
4.下列测量工具中,不能测量质量的是(C )
5.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往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后,称得的质量为127.4 g,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97.4 g。?
知识点三 天平的使用
6.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A.加减砝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
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称量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C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8.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有50 g和5 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该物体的质量为(C )
A.55 g B.57.2 g
C.57.4 g D.58 g
9.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做了以下几步:
①称量一只100 mL烧杯质量为m;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加水到天平平衡;
④再在右盘加50 g砝码;
⑤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④③①⑤
10.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枚大头针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A )
A.称数十枚大头针的质量,除以大头针的数量,可得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B.将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大头针质量
C.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D.天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称出大头针质量
考点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11.(2016海南校级模拟)小璐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水完全结冰后,其质量将(C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2. (2016福建将乐模拟)兰州一中的佳佳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她爸爸将自己的金戒指拿到打金店加工改为了一块金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金戒指熔化倒进金牌模具时质量减少了
B.金戒指做成金牌表面积大了,故质量增加了
C.金牌由景德镇带到北京大学质量会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2016山东济南中考)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 kg的是(C )
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 D.一只羊
14.(2016湖南邵阳中考)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 )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15. (2016广西贺州中考)如图所示,小露用天平测木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 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 往右盘中加减砝码。?
(3)放在右盘的砝码的位置如图,则木块的质量是27 g。?
16. (2016湖南衡阳中考)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有一个100克,一个50克,一个10克,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161.6 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2016福建中考)小晶同学利用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填“左”或“右”)调;调节横梁平衡后,她把200枚订书钉放在左盘,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200枚订书钉的质量是9.4 g,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2)她没有用天平直接测量1枚订书钉的质量,是因为一枚订书钉的质量太小,托盘天平测量不出其质量 。?
18. (2016福建厦门一模)小萌家有一台天平。
(1)小萌用这台天平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砝码与游码的示数如图1所示,该鸡蛋的质量为62.2 g。?
(2)小萌发现砝码盒里少了一个5 g的砝码,如图2所示。她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来代替,现有以下几种物品,你认为最适合用来自制砝码的是C 。?
A.铜块 B.木块
C.铜丝 D.铁丝
(3)小萌制作砝码的过程:把选好的物品放在天平左 盘上,游码移至5 g的位置,通过改变铜丝的长度(质量) 直到天平平衡。?
密度
知识点一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水
1
10
10
2
20
20
3
30
30
4
40
40
酒精
5
10
8
6
20
16
7
30
24
8
40
32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答案如图所示: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
②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
知识点二 密度
2.(2016湖南湘西州中考)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C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关于密度的公式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由公式ρ=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取决于物质的类别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考点一 密度的简单计算
5.(2017湖北枣阳模拟)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
A.4 kg/m3 B.6 kg/m3
C.2 kg/m3 D.无法确定
6.(2017湖北枣阳模拟)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ρ酱油>ρ水>ρ煤油>ρ汽油)(A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考点二 质量—体积图象分析
7.
(2016秋山东临沭期末)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杯质量为40 g
D.60 cm3该液体质量为60 g
8. (2016山东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D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
9. (2016山东临沂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D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
10. (2016广东中考)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11. (2016江苏常州中考)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D )
A.4 m B.40 m C.400 m D.4 000 m
12.现在科学家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号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 kg的钢质外壳,问:
(1)这种型号车钢质外壳的体积是多少?
(2)若把汽车钢质外壳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ρ钢=7.9×103 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 kg/m3)
答案(1)0.03 m3 (2)204 kg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一 量筒的使用
1.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2 mL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量筒做得细而高而不是做得粗而矮,是因为(D )
A.粗而矮的量筒盛液体多,太不方便
B.细高的不容易放在天平托盘上
C.细高的底座宽大,稳定性好
D.细高的刻度间隔大,精度高
3.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D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2015江苏常州中考)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调节;②天平调好后,在质量为20 g的空烧杯内倒入适量油,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39 g;③将烧杯内的油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油的体积为20 mL。则测得油密度为0.95 g/cm3。按此方法测得油密度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油真实密度。?
5. (2015辽宁葫芦岛中考)景宣同学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
(1)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马铃薯的质量是24 g。?
(3)景宣同学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块,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马铃薯块的体积为20 cm3,密度为1.2 g/cm3。?
(4)如果先测出水和马铃薯块的总体积,再取出马铃薯块,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这样算出马铃薯块的体积后,求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
考点 密度的测量
6.(2017湖北枣阳模拟)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D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 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 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 ⑤调节好天平 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7. (2015山东泰安校级期末)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他称出石头的质量为0.56 kg,将石头放入水中,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0.20 kg(石头吸水不计)。求:
(1)石头的体积。
(2)石头的密度。
答案(1)2×10-4 m3 (2)2.8×103 kg/m3
8. (2016江苏淮安中考)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只金属螺母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螺母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质量为63.2 g。?
(3)将用细线系住的金属螺母放入装有30 mL水的量筒内,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为8 cm3。?
(4)金属螺母的密度为7.9 g/cm3。?
9. (2016福建泉州中考)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27.4 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玻璃杯和石英粉 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玻璃杯和水 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ρ水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小 (填“大”或“小”)。?
10. (2016广西桂林中考)小丽爸爸有一枚印章,小丽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
甲
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处。?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印章的质量是43.6 g。?
(3)用量筒测量印章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是20 cm3。?
(4)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2.18×103 kg/m3。?
11. (2015江苏苏州模拟)小明同学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甲
乙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线的左侧,这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接着,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168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70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2.4×103 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小 (填“大”或“小”)。?
密度与社会生活
知识点一 密度与温度
1.小丽发现妈妈炼制的满满一碗液体猪油,在第二天凝固后中间居然凹了下去,这表明固态猪油的体积减小 ,密度增大 了。(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2016广西梧州二模)热气球是通过对球内空气进行加热,使球内的空气密度(C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3.如图是在冰封湖面下的水温示意图。比较各温区水的密度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
A.0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B.2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C.4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D.冰面下各温区的水,密度都相同
知识点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4.农民选谷种时,常要比较谷种的质量好坏(“质量好”指稻谷中空瘪的颗粒数较少,饱满的颗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D )
A.体积相同,比质量
B.质量相同,比体积
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D.比较颗粒的大小
5. (2015江西九江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捆质量为7.9 kg,横截面积为2×10-5 m2粗细均匀的铁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铁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铁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铁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铁丝的长为1 m,质量为0.158 kg,求:
(1)这捆铁丝的总长L;
(2)这捆铁丝的密度。
答案(1)50 m (2)7.9×103 kg/m3
考点 密度知识的应用
6.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 变小而上升。热空气 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7.一个质量为54 g的铝球,它的体积为25 cm3,则:
(1)通过计算后说明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3)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铝球的总质量为58 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已知ρ铝=2.7×103 kg/m3)
答案(1)空心 (2)5 cm3 (3)0.8 g/cm3
8.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和盐水(ρ盐水>ρ水>ρ煤油)。关于三种液体液面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水的液面最高 B.煤油的液面最高
C.盐水的液面最高 D.三个液面一样高
9.(2015江苏徐州沛县期中)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她测出了下列的物理量:①积雪的厚度;②脚印的面积;③脚印的深度;④冰的厚度。
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D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空调送出冷气和暖气时,送风口可以控制送气方向。为让房间尽快降温和升温,一些操作合理的是(B )
A.向下送冷气,向上送暖气
B.向上送冷气,向下送暖气
C.送冷气、暖气均向上
D.送冷气、暖气均向下
11. (2016北京一模)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的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变大。”他们决定通过实验验证谁的说法正确。他们在敞口小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填“变大”或“变小”)。?
(2)小明和小红各自说出自己对小明所提问题的看法,属于探究的A 环节。?
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
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
(3)实验后,小明上网查阅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 ℃时存放是最安全 (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12.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 mm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一位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
(1)请你简要说明其原因。
(2)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
答案(1)由于水结冰时要膨胀,产生巨大压力,使铝膜与钢罐牢牢地压在一起。
(2)汽车的水箱装满水时,在冬天易被冻裂;自来水管在冬天也会因水结冰,体积变大,将自来水管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