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撰写: 学校 本课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
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竖式。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
(3)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能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
体验。
重 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把除数除法化成整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或复习,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 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2. 小数点位置在哪?
3. 数位怎样对齐?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6分钟)
自探提示
出示教材第29页例5 :12.6÷0.28
(1)这里被除数和除数各有几位小数?
(2)怎样才能把除数变成整数?
(3)把除数变成整数过程中,被除数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1.让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
2.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3.教师点拨或讲解。(三讲三不讲)
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a b
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
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O”补足,再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
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
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一看,二移,三算)
在教材第29页填空。
三、质疑再探:(3分钟)
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具有代表性)
(二)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1.竖式计算。
621÷0.003=? ? 728÷0.56=? ?
5.04÷0.012=? ? 2.7÷0.7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2.小明帮李奶奶买西红柿,每千克2.25元,付给售货员阿姨25元。他买了多少千克西红柿?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观察例5,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呢?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计算。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2、4、6题。
六、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
12.6÷0.28=45
一看,二移,三算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