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5解方程1三疑三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5解方程1三疑三探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01 2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方程》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使用日期: 年 月 日
本课 课时 累计共 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7页例1。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 经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检验的学习习惯。
重 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难 点:会检验方程的解。
教法:画面演示,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理解,讨论交流,迁移分析
教具学具:课件 天平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设疑自探( 分钟)
(一)创设情境或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探究了哪些规律?
学生回顾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2)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解方程就需要充分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解方程(1)】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什么是解方程?
2.怎样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课件出示例1。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1. 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2. 方程怎么列?
3.如何解方程?
二、解疑合探( 分钟)
1.让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
学生自己先列出方程,然后指名回答。
【板书:】
2.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方程?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出示第67页分析图示,学生观察图示,交流想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教师点拨或讲解。(三讲三不讲)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①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就是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想出办法求出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
有何不同?
在小组内议一议,明确,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值,而解方程是一个求解的过程。
③刚才我们把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边=右边,说明是方程的解。
三、质疑再探:( 分钟)
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1、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是别的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这样,右边就刚好是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即可。
追问: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2、如何检验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学习检验方程的解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

=方程右边】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方程。
【注意】: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四、运用拓展:( 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具有代表性)
(二)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解下列方程:
13+x=18 x-1.2=6
X+2.5=8 x-2=8.5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