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1)钱学森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找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一起品读感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字词来体会钱学森赤诚的爱国精神。 “以人为本”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适时补充,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架起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让学生从学习课文中习得写作的方法。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1.教学内容设计过多,特别是第一部分的复习导入用了将近15分钟,导致没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读文不够。在教学中虽然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即人物的语言来进行教学,但对全篇课文的朗读不够。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讲得过多,学生读与练得很少。 4.缺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的教学,而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5.对学生写的训练不够。由于教学内容过多,原计划在课堂上展开片段练写没能进行。 6.没能进行很好的情景创设。其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以创设情景,如能做到这一点则可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让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得到洗礼。学生就能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课后我深刻地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 教学中我会虚心地、努力地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 钱学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教学用时:3课时 第一课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提示课题,设置悬念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21教育网
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21cnjy.com
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 二(2) 三(3~4) 四(5~6) 五(7)三、分段读课文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3.学生描红。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体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4)感情朗读。(5)小结。4.精读第四段。(1)指名朗读。(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感情朗读。(4)小结。21·cn·jy·com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三、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www.21-cn-jy.com
教学板书:
19 钱学森
赴美深造
渴望回归
踏上征途——克服重重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