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1)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教师
周忠明
班 级
七<12>班
时 间
2016年9月22日
课时数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
教学难点
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情
境
导入
计算(找规律)
(1) 3×3 3×2 3×1 3×0
(2) 3×(-3) 3×(-2) 3×(-1)
(3) (-3)×3 (-3)×2 (-3)×1 (-3)×0
(4) (-3)×(-1) (-3)×(-2) (-3) ×(-1)
(对照第一组数据,应用相反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后三组数据的答案)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交流对话
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以上各式,结合对问题的研究,找出规律并填空:
(1)正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2)正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3)负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4)负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提出问题:一个数和零相乘如何解释呢?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问题:有理数相乘应分几步完成?
结论:两数相乘,应分两步完成:一是确定积的符号;
二是确定积的绝对值。
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有理数中包括正数、负数和0.
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1.体会法则
阅读:(-5)×(-3)………….同号两数相乘
(-5)×(-3)=+( )…………得正
5×3= 15……………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 15
填空: (-7)× 4……………____________
(-7)× 4 = -( )………______
7×4 = 28………………_________
所以 (-7)×4 = __
2.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6×(-1); (7)(-6)×0; (8)0×(-6);
3.课本30页 例1 计算
(1)(-3)×9 (2)8×(-1)
4.课本30页 练习1
5.课本30页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6.课本30页练习2
7.计算:
8.课本30页练习3
9.配套检测17页5题
对有理数的乘法符号的确定,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计算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明确0没有倒数。
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小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倒数的定义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a =1(a≠0)
知识梳理
作业
1.课本37页习题1(2)(4)(5)(6) 习题3(1)(3)(5)(6)
2.课后完成配套检测17页—18页练习
巩固提高
板
书
设
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 例题 (演示)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形象直观
知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