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活动1
课题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教者
年级
七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了解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
目标
1、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2、了解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难点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投影图片展示:
过去,生活中的它们传递了哪些信息(教师讲授)——甲骨文(文字信息)、烽火台(光信息)、电话(声波信息)。
现在,生活中的它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闹钟、数码相机、手机、液晶电视、网站、图书馆。
归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提出本单元的任务: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了解周围人的信息需求。
1、看图片听老师讲授。
2、看图片,讨论并回答问题。
3、了解本单元、本节课的任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任务及本节课的任务。
二、确定调查对象
1、展示教材中张晓明同学的调查样例,让学生了解调查的过程和内容。
2、组织学生分组:同桌两人为一组。
3、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爸爸、妈妈和同桌3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展开:通过对父母的了解和采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1、了解调查的过程和内容。
2、确定调查的对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三、收集信息
1、提示学生通过对父母职业和生活的回忆,了解父母的信息需求。(如果能提前布置任务效果更佳)
2、组织各小组进行互相访谈,通过采访小组同学,了解同桌的信息需求。
1、通过回忆和访谈收集信息。
2、填写学习单1
1、将收集信息的活动放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通过本活动环节,学生既尝试了通过回忆和访谈收集信息,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小组同学提供了信息。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
2、请三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3、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学习单2:
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
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信息由哪些作用和功能?
1、交流并整理、汇总大家收集到的信息。
2、交流、讨论问题。
3、填写学习单2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的意识。
2、巩固调查结果,梳理知识。
四、小结
投影:课堂小结
教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本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点。
1、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2、信息的特征。
3、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和教师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内容
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理解。
五、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活动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一、确定调查对象
二、收集信息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四、小结
六、课后反思
1、本堂课着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访谈、讨论和回答问题也十分活跃。
2、本堂课有几个教师特别注意的地方:在新课引入中教师应着重引导,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从而明确本堂课的任务;在学生确定调查对象前,教师需适度教导,以教材样例为说明,让学生理解调查内容以便于更有效率地展开调查;在学生进行信息收集时,教师要及时辅导,就学生在填写学习单时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并提醒学生把握时间;在学生总结信息特征时,教师可进行关键指导,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的特征。
3、本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调查达到教学的目标,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可趁热打铁在课后让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4、本堂课内容较浅,由于时间问题,有些讨论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