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教材分析】
本活动任务是:调查周围的人群,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需要哪些信息,最关注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他们有什么用,以及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这些信息。要完成这个活动,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其次是通过访谈收集信息,最后是成果展示与交流。为此,教材围绕这三个活动步骤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活动内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一部分是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可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将各自要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对方所熟悉的人,如对方的同学或亲朋好友。21教育网
第二部分是采访,了解调查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信息需求。通过调查学生可体会到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是在班级内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讨论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通过本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了解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并体验到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21cnjy.com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的特征。
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课 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新课导入所需要的歌曲和图片,如周杰伦演唱的“蜗牛”音频资料、“湖南地图”图片资料。几种访谈表的样例。21·cn·jy·com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引入
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
3、提出本单元的任务: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
4、提出本节课的任务:了解周围人的信息需求。
1、听歌曲、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2、了解本单元、本节课的任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让学生明确单元任务及本节课的任务。
确定调查对象
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对方所熟悉的2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开展:通过采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1、分组,确定各自的调查对象。
1、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收集信息
1、出示几种访谈表的样例,或请学生看教材上的调查表样例和学习单。
2、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访谈,通过采访小组同学,了解对方身边人的信息需求。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调查2位以上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
1、收集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访谈,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1.将收集信息的活动放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活动环节,学生既尝试了通过访谈收集信息,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小组同学提供了信息。
展示交流
总结延伸
1、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
(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
(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4)信息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3、小结:
(1)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2)信息的特征:有价值、可加工和处理、可传递和共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1、交流并整理、汇总大家收集到的信息。
2、交流、讨论问题。
3.填写相关学习单。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的意识。
2、巩固调查成果,梳理知识和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