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五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4题;共48分)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不包括(??? )
A.?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都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2.李明在做《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的练习题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When in Rome,do as Rome do”,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 )
A.?熟能生巧???????????????????????????B.?入乡随俗?????????C.?殊途同归???????????????????????????D.?勤学苦练
3.《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宣扬人人平等??? ②宣布民族独立??? ③追求民主自由?? ④反对殖民统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有关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表述最正确是(? )
A.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5.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14﹣16世纪西欧发生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B.?宣扬欧洲封建神学思想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7.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进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这里的“他”指(??? )
A.?达尔文??????????????????????????????B.?巴斯德??????????????????????????????C.?爱因斯坦??????????????????????????????D.?门捷列夫
8.下图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A.?欧洲的社会转型????B.?欧洲的思想解放????C.?欧洲的革命运动?????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9.《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一部反骑士小说,主人公总是梦想着自己是中世纪的贵族骑士而笑话百出。形成了作者所讽刺的中世纪这种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 )
A.?丕平献土??????????B.?查理·马特改革?????????????????????????C.?种姓制度?????????????????????????D.?琅城起义
10.亚当·斯密主张用“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实行自由主义,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这实际上反映了(?? )①重商主义的精神②自由主义的思想③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④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11.世界各个地区之间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东征??????????B.?马可.波罗来华???????????????????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希波战争
12.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与“世界’’被发现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3.当你漫步巴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象形文字??????????B.?腓尼基文字????????????C.?甲骨文???????????????????????????D.?楔形文字
14.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 )
A.?保守狭隘导致帝国衰落???????????????????????????????????????B.?信仰差异导致帝国衰落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D.?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
15.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16.“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化改新????????B.?推翻幕府统治???????????????????????C.?日本侵略朝鲜???????????????????????D.?明治维新
17.恩格斯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其依据应是(? )
A.?法国的共和制度影响深远????????????????????????????????????B.?法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影响世界????????????????????????????????D.?法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18.假如你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最值得参考的历史文献是(?? )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法典》????????????????????D.?《独立宣言》
19.下列有关美国内战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美国内战是两种制度的决战??????????????????????B.?林肯在电灯下审阅《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D.?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0.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形成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21.一战前,意大利加入到德奥阵营;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在英国的利诱下背叛了他的盟友,宣布对奥作战。意大利的前后变化,充分说明( ???)
A.?英国的强大?????????????????????????????????????????????????????????B.?意大利预见到德国的最终失败C.?奥匈帝国外交的失败?????????????????????????????????????????D.?国家利益是外交出发点
22.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里的“总趋势”主要指(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B.?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23.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有(??)①珍妮机??②改进蒸汽机??③轮船??④火车机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4.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 )
A.?改变了社会性质??????????????????????????????????????????????????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C.?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2分)
25.(18分)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议会上、下两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议请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即为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摘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二: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托马斯?潘恩材料三:“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1)材料一中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此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由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样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这个大陆”指的是什么?“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中的“外来势力的支配”是什么意思?在谁的领导下赶走了这个“外来支配”?
(3)材料三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什么?此次革命到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26.(16分)材料一:当地居民都跑来崖边……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许多人都来到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与次之后,我回到了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根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请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事件?当地居民指什么人?哥伦布称他们为什么人?谁最终完成了“地圆”的证明。
(2)从材料中找一句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的话。
(3)从史料中可见当地居民对哥伦布一行采取了什么态度?
(4)欧洲殖民者后来又是怎样对待这些当地居民的?它揭示了什么?
(5)说说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是什么?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请回答: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你认为帝国主义国家间在20世纪初争夺的目标是什么?由此最终演变成什么结果?
(5)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生活在21世纪的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6)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是一个怎样的结局?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有什么警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ABD选项都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C选项俄国在农奴制改革前,农奴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国没有面临外来侵略威胁,因此每个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美国已经打开了日本国门,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因此C选项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故选C。
2. 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When in Rome,do as Rome do”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入乡随俗。故答案为B。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美国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法国是反对封建专制的,所以④反对殖民统治,就不是共同点,而是不同点,③追求民主自由也不是共同点。故答案为C。
4. 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已完成了封建化过程,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使西欧的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5.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用排除法来做,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这个说法不对,因为发现新大陆是新航路的开辟,此时没有工业文明。排除。故答案为:A。
6.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世纪前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他们为追求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C。
7.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准确识记。题干里的“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是解体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故选C。
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右图反应了四个事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最早的活动: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可见是欧洲社会有封建社会逐渐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所以答案选A。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制度改革,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10. B【解析】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的愿望。他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所以这实际上是对重商主义的否定,也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主张的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④与题目要求不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应排除,选B。
11. B【解析】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通过战争传播文化,马可.波罗来华通过交流传播文化。选B。
12. A【解析】人的发现是指文艺复兴,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人”与“世界’’被发现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13.D【解析】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记载的,选D。
14. A 【解析】从课本上只能看到战争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拜占廷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发展,逐渐落后。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民的有点和长处。所以选A。
15.A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找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首先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前这三个国家的情况,英法是封建专治的国家,美国是受英国控制的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两国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这三国革命后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因此选A,其它的三个选项B,C,D都符合一国或两国的情况,所以排除。
16.D【解析】根据打油诗中的“文明开化”可以判断,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因为“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之一,故选D。
17. 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1794年,这五年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在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通过179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后,经国民公会决议,于1792年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式废除了君主制。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共和派掌握了实权,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起来。A符合题意。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D错误;C夸大了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A项。
18. A【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权宣言》的认识和理解,题目关键信息是“要探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后来,颁布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项法律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它强调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权利,因此本题选A。
19. B【解析】美国内战是两种制度的决战,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862年,电灯发明的时间是1879年,所以B项不正确。
20. 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欧洲大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故选B。
21. 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前后意大利对战争态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阵营,但战争爆发后,意大利考虑到多种情况却宣布对奥作战,这说明了在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外交中,国家利益始终是一个国家考虑的重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本题选D。
22.A【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所反映社会趋势的理解题。做这道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这几个字。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我们看选项,C、D两项明显错误,此时根本没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候;B项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君主立宪制不是社会性质,只是英国的政体;而政体会因各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而不同,它不应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代表。只有A项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才是社会制度的更替,它代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故应选A。
23.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史实的识记。依据题目意思,1851年英国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依据教材内容,可知①珍妮机发明是18世纪60年代。②改进蒸汽机的发明是1785年。③轮船是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④火车机车发明是1825年。因此①②④都可以展出,故选C。24. C【解析】本题是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盛行,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是为了摆脱严重国内危机、俄国当时并没有外族入侵的严重威胁。而日本与清政府相似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尤其是荷兰与美国,明治维新是在外国势力渗透下,日本为了摆脱了民族危机,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这是最大的不同点。C符合题意。共同点是,两国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封建残余,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25.【答案】(1)《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2)北美13个殖民地。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华盛顿。(3)法国大革命。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发展资本主义或者通过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文件指的是《权利法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大陆指的是北美13个殖民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外来势力的支配”是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789年7月14日”结合所学可知,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依据所学可知,17--18世纪欧美社会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6.【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麦哲伦。(2)“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3)友好。(4)烧杀抢掠;揭示了殖民侵略的残酷性、野蛮性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5)新航路开辟的意义: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开辟了殖民掠夺和扩张的道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材料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当地居民指土著居民;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他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第四问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能典型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3)依据材料信息:“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可知,当地的居民对哥伦布一行态度友好;(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哥伦布一行对当地居民烧杀抢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当地居民烧杀抢掠,揭示了殖民侵略的残酷性、野蛮性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5)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开辟了殖民掠夺和扩张的道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27.【答案】(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注重科技,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发展经济。(4)海外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5)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刺杀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 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暗杀、爆炸、投毒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确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决反对一切恐怖活动。(6)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严重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 【解析】(1)此题属于表格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读表格分析表格的能力。据题意,此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从时间看1820年-187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英国,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最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被誉为世界工厂。(2)此题属于表格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读表格分析表格的能力。从表二中从时间看可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据题意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德工业生产超过了英法。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3)此题为感悟题,考查读史学史的感悟能力。据题意,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可看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不断创新发展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4)此题同样是由材料一二生发出来的感悟题。考查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据题意,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后起 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由此可回答帝国主义国家间在20世纪初争夺的目标是海外殖民地,由此最终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并通过知识点考查对这一知识的感悟能力。据题意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欧洲的巴尔干地区。这里是西方国家争夺的焦点。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的历史事件是指莎拉热窝事件。对于莎拉热窝事件的看法,我认为塞尔维亚青年的刺杀行动是爱国行为,刺杀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刺杀行为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暗杀、爆炸、投毒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确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决反对一切恐怖活动。(言之有理即可)(6)此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争夺,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严重等;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