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一练(含解析)(打包5套)(新版)粤教沪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一练(含解析)(打包5套)(新版)粤教沪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03 23:43:35

文档简介

《从地球变暖谈起》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某温度计的示数是-2℃,正确读法是(  )
A.零下摄氏2度
B.负摄氏2度
C.负2摄氏度
D.以上读法都不对
2.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4.0℃的冰与0℃的水比较(  )
冰冷
B.水冷
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
D.以上判断都不对
5.下列关于体温计用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放置在口腔或腋下测量
B.测量前须拿住体温计上部向下甩几下
C.测体温前无须先用酒精消毒
D.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1)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_;
(2)它在温度为______时,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同学,水的温度是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人们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在红色的玻璃泡上包上潮湿的酒精棉球,过一会儿其示数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从地球变暖谈起》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解析】某温度计的示数为“-2℃”,正确的读法应是“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
故选C。
【答案】A
【解析】A、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A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B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21教育网
D、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的0℃,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21·cn·jy·com
故选B。
【答案】C
【解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也就说明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故选C。
【答案】B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此选项正确;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水的沸点是10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此选项错误;www.21-cn-jy.com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图中温度为38.2℃,不可能是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此选项错误;
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几下,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甩.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答案】A
【解析】A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9℃。故A正确,B错误。21cnjy.com
C、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
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5.1℃;23.3℃。
9.【答案】乙;51.8℃。
10.【答案】热胀冷缩;下降。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加在饮料中冰块会逐渐变小
B.冰棍周围经常会看到“白气”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D.太阳出来后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
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4.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
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6.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鸡蛋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 )
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
B.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
C.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
D.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
7.如图所示,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下列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凝华放热
D.液化放热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黑板就会边干,这是水的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21·cn·jy·com
9.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21cnjy.com
10.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只有当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1教育网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A
【解析】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和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A符合题意;21·cn·jy·com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
C、用地膜覆盖农田,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C不合题意。
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吸收热量会熔化。不符合题意;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www.21-cn-jy.com
故选C。
【答案】A
【解析】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D、雾凇的形成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21cnjy.com
故选:B。
6.【答案】C
【解析】从热水中刚捞出的鸡蛋,蛋壳表面的水会蒸发,蒸发时会从手上和蛋壳吸收部分热量,所以手不会感到太烫;2·1·c·n·j·y
当水全部蒸发后,由于鸡蛋依然温度很高,所以手便会感到很烫.据此可知,C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人从游泳池里出来后,附着在身上的水发生汽化变为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水要吸收身体的热,所以从游泳池里出来的人感觉特别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汽化;放热。
9.【答案】液化;外侧;内侧。
10.【答案】气体热胀冷缩;降低。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是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3.在低气温天气下,洒水车作业后某些路段路面结冰,冰的形成是( )
A.凝华
B.凝固
C.熔化
D.升华
小明丽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春天,白雾弥漫
B.夏天,大雨滂沱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千里冰封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7.下列关于熔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不继续加热
C.所有晶体熔化时,都有熔点
D.相同气压下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可以不同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同学们制作冰块时,我们只需要将水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即可,形成冰块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该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9.冬奥会的冰壶比赛需要团队的配合,场上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用于冰壶比赛用的冰面上有时侯会有小水滴_____形成的冰点(或称之为“小凸起”),它们会对冰壶产生一定的阻碍,并使其旋转滑行,给比赛结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冰壶在行进过程中运动员会使用冰壶刷刷冰,使冰_____减小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如图中的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豆腐通过冷冻后变成冻豆腐经历了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奇妙的透镜》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解析】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先把铜块变成铜水,然后再把铜水变成铜像,物质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先熔化后凝固。21·cn·jy·com
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
故选:A。
【答案】B
【解析】洒水车作业后某些路段路面结冰,是水遇冷放出热量由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B。
【答案】C
【解析】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需要不停吸热,如果停止加热,沸腾也马上停止。故A错误;
B、图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即该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由于冰和水的质量相同,又是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故C正确;
D、据图可知,DE为水沸腾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D
【解析】A、春天,白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大雨磅礴,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秋天,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冬天,千里冰封,冰是水凝固成的,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D。
【答案】A
【解析】A、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故A正确;
B、松香、萘、玻璃是非晶体,明矾是晶体,故B错误;
C、晶体吸收了热量,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C
【解析】A、晶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故A错误;
B、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不断吸热才能完成熔化过程,故B错误;
C、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故C正确;
D、相同气压下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例如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标准气压下都是0℃,故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凝固;放热。
9.【答案】凝固;熔化。
10.【答案】凝固;放热。
《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
B.树上的雾凇--凝华
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
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
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3.用飞机在云层中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促进降雨,称为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
A.干冰升华吸热,空气急剧降温,空气凝华成冰或液化成水,迫使云层下降形成雨
B.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冰下降遇热变成水或液化成水下降形成雨
C.干冰汽化吸收了局部地区空气的热,使空气液化成雨,下落到地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1cnjy.com
汽化 B.熔化
C.升华 D.蒸发
5.如图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C.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6.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烟雾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
A.利用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
B.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C.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南极是冰的世界,冰的厚度平均为2000m,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降水量很小,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但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得多,这是因为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_________,于是,高空的水蒸气便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成小冰晶。(填物态变化名称)21教育网
10.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没有熔化而变小,这些现象都是__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www.21-cn-jy.com

《升华和凝华》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
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D
【解析】A、烧开水时,壶嘴处喷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B、洒在地面上的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是固态的,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进入空气中了,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B
【解析】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低,遇冷后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或液化为水,落下后形成雨,故ACD错误,B正确。www-2-1-cnjy-com
故选B。
【答案】C
【解析】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故选C。
【答案】D
【解析】A、刚从水中出来人,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人身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的缘故,故A错误;21·世纪*教育网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故C错误;
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在变小,雪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解析】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用的弥漫的白色烟雾,仿佛仙境一般,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舞台的气温降低,然后舞台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2·1·c·n·j·y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这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变为水蒸气;故A不符题意;
B、有风的天气,水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从人体吸热;所以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故B不符题意;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啤酒瓶,在其表面发生的液化现象;故C不符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室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发生的液化现象;但从室内走到室外,镜片的温度高于室外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不会液化,所以镜片上就不会出现水珠了;故D符合题意。2-1-c-n-j-y
故选D。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
9.【答案】升华;热量;液化;凝华。
10.【答案】升华;吸热。
《水资源与水循环》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水的物态变化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下列天气现象的形式,与水的物态变化无关的是(  )
A.风
B.雪
C.雾
D.霜
2.生活中通常见到的“露”和“雾”是水的(  )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离子态
3.如图所示水在自然界中的化身,既可能呈固态,也可能呈液态的是(  )
A.雹
B.雨
C.云
D.露
4.出现冰雹天气,会损坏农作物,下列对冰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冰雹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B.冰雹属于非晶体
C.冰雹形成时放热
D.冰雹落在地面上变成水是液化现象
5.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水的循环是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再液化成水降下的过程
B.水的循环中,水经历了三种状态,伴随着六种物态变化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6.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和冰水
C.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D.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7.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www.21-cn-jy.com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请依次写出水循环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2·1·c·n·j·y
9.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__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
10.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水资源与水循环》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A
【解析】
A、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与水没有关系.符合题意;
B、雪是水的凝固或水蒸气凝华的结果,与水有关.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与水有关.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与水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B
【解析】露、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都是液态.
故选B。
【答案】C
【解析】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得:
雹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属于固态;
雨、露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属于液态;
云的组成包括小水珠及小冰晶,小水珠为液态,小冰晶为固态.
故选C。
【答案】C
【解析】A、冰雹是由液态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
B、冰属于晶体,故B错误;
C、冰雹形成过程放热,故C正确;
D、冰雹在地面上变成水属于熔化,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A
【解析】A、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再液化成水下落到地面,是水的循环过程.符合题意.
B、水的循环过程,可能经历三种状态,可能经历两种状态;可能伴随两种物态变化,可能伴随两种以上的物态变化.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水的循环过程,有吸热过程,也有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但是有些水在下落过程中会被污染,会出现酸雨等,会出现缺水的现象,一定要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故选A。
【答案】C
【解析】A、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A错误;
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B错误.
C、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C正确.
D、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21cnjy.com
故选B。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汽化;液化;凝华;汽化;液化和凝华。
【解析】如图,大自然的水循环是地面上的水到达空中形成雨,然后雨降落到地面,从水变成雨的过程进行分析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21·cn·jy·com
9.【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
10.【答案】让水重复利用;防止跑冒滴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