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茶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02 14: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 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淡水养殖业 B林业
C旅游业 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 37.6:17.4:45.0 B 31.6:30.5:37. 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A.辽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
10、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沙尘暴 D.地震
1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 )
① 劳动成本 ② 土地成本 ③ 科技成本 ④ 原料成本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①④
1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13、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③经济原因 ④技术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4—15题。
14、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15、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1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17、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植树造林
材料:所谓泛珠三角,就是指粤、闽、赣、桂、琼、湘、川、贵、滇等省区和港澳地区,简称“9+2”。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8—21题。
18、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
A交通状况的改善 B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的流动 D西电东送
19、关于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 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20、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该区域对一些高耗能产业进行差别电价,下列产业在此行列的是:( ) A纺织 B电子 C食品 D电解铝
21、读下面广东某地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产业结构变化对“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材料: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到拉萨对开3列旅客列车。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2—26题。
22、若一旅行团从成都出发乘火车到西藏旅游,所经过的铁路线除青藏铁路外,还有:
A京哈线 B陇海线 C太焦线 D浙赣线
23、旅游中游客发现,青海湖著名的“鸟岛”已经与湖岸相连成了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A湖水被大量抽取来灌溉农田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在湖里淤积
C该流域的农牧业用水增多,其补给河水被大量用来引水灌溉
D气温升高,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
24、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 )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经济全球化
③世界政治多极化 ④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
25.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26.“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运能力
27、图11阴影部分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林业
2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滥砍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9、我国荒漠化与世界荒漠化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终年被副热带高气压所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主要是地质时期自然原因形成的
30、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明显特点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南方多于北方 C东部与西部一样多 D西部多于东部
31(共9分)、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近年来A周边地区 (季节)
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32(共7分)、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最大的淡水湖是 。
(2)乙图和甲图相比,洞庭湖的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
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3.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问题. (24分)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中南、西北地区.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_________、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__________地区; ??? B线工程是将_____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_____(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 ??? C线工程是将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电资源输往_____________地区.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入地和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答案
1—10
D
C
D
C
C
A
D
A
C
D
11—20
B
B
A
B
B
A
C
A
C
D
21—30
B
B
C
A
D
B
A
A
D
B
二、综合题(40分)
31(9分)(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破坏严重(4分)
(2)冬春(季节) 降水少,风力强 (3分)
(3)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2分)
32(共7分)、(1)青海湖 鄱阳湖 (各1分)
(2)缩小 (1分)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自然因素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量减少;②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2分);人为因素①围湖造田;②人为的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加速湖泊的泥沙淤积。(2分)
33(1)华北(北方);西南(4分) (2)山西;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长江中上游(三峡);电能(水电);珠江;珠江三角洲 (12分) (3)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的消费量很大,但常规能源资源短缺. (4分) (4)为输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证,同时能减轻输入地的大气污染,并能减轻部分铁路运输的负担;促进输出地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