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1-27 16:11:00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NaOH = Na+ + OH–
Ca(OH)2= Ca+ + 2OH–
Ba(OH)2 = Ba+ + 2OH–
KOH = K + + OH–
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碱的电离
碱有哪些通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3)、碱能跟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跟部分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哪些事项?
⑴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⑵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且生成的碱和盐中至少有一种难溶。
1.(可溶)碱与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可溶)碱+(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盐+水
3.碱+酸 盐+水
4.(可溶)碱+(某些可溶)盐 (新)碱+(新)盐
Cu(OH)2能使指示剂变色吗?
NaOH+CO能反应吗?
Ca(OH)2+CuCO3能反应吗?
拓展
强碱: KOH、 NaOH
Ca(OH)2 Ba(OH)2
弱碱:氨水、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等。
碱的分类:
①阅读氢氧化钠试剂瓶的标签。
用镊子取出一小块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
②观察刚取出的NaOH颜色、状态、表面干燥情况,放置几分钟后表面状态有什么变化?
实验1:
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可见:氢氧化钠固体也可以作某些气体(如氢气、氧气)的干燥剂。
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是白色固体
一、氢氧化钠(NaOH)
③将玻璃皿中的NaOH移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3毫升左右),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注意温度有什么变化。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1)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2)将得到的溶液抹在纸上,过一会儿观察到什么现象?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纸被腐蚀
⑤将2)中的溶液稀释(加水约半试管),用玻璃棒沾取此溶液抹在手指上捻一捻有什么感觉,然后立即用水冲洗手指。
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⑥把一小撮兔毛放入盛有烧碱溶液的试管中,加热煮沸后观察现象:
兔毛溶解
(羊毛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即不耐碱)
1、氢氧化钠的个性:
①是一种白色固体;
②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③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水溶液有涩味,有滑腻感;
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它腐蚀,更应防止溅到眼睛里。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2、氢氧化钠用途
碱性电池
(1)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
实验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易潮解的性质,你觉得在这方面应有什么用途?而在使用时又应注意什么?
实验室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常用它做干燥剂。但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只能干燥碱性气体 (NH3) 和中性气体 (H2、O2、N2等),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HCl、CO2、SO2、H2S等)
二、氢氧化钙[Ca(OH)2 ]
①白色粉末状固体;
②微溶于水,它的溶液俗称石灰水;
③水溶液有涩味,有滑腻感;
④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1、氢氧化钙的个性: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2、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无明显现象
实验2:
(1)、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盐酸和稀硫酸溶液,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 )2 + 2HCl= Ca Cl2+ 2H2O
Ca(OH )2 + H2SO4= Ca SO4+2H2O
碱 + 酸 = 盐 + 水
(2)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何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和红褐色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 )2 + Na2CO3 = CaCO3 ↓+2NaOH
3Ca(OH )2+ 2FeCl3 =2Fe(OH)3↓+3CaCl2
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指示剂
非金属氧化物

盐溶液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石灰浆
___色____体,_____溶于水,放出_____、易__可以用作______.
____色粉末,____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______.
使石蕊试液变——色,使酚酞试液变——色


使石蕊试液变——色
使酚酞试液变——色


CO2+NaOH——
SO2+NaOH——
CO2+Ca(OH)2 ——
SO2+Ca(OH)2 ——
NaOH+HCl——
NaOH+H2SO4——
Ca(OH)2 +HCl——
Ca(OH)2 +H2SO4——
CuCl2+NaOH——
FeCl3 +NaOH——
Na2CO3+Ca(OH)2——
FeCl3 +Ca(OH)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比较
如何鉴别NaOH Ca(OH)2
1、用CO2
2、用Na2CO3
3、氢氧化钙的制备和用途
(1)少数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CaO + H2O == Ca(OH)2
Na2O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BaO + H2O == Ba(OH)2
(2)氢氧化钙的用途
建筑业上用来粉刷墙体;工业上用来制造NaOH、纯碱;农业上用来中和酸性土壤,制造农药和漂白粉等。
1.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H2 B. SO2 C. CO2 D. HCl
2.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
放在( )
A.天平的托盘上 B.滤纸上
C.小烧杯内 D.试管中
A
C
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
4: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 NaOH → Cu(OH)2
(2) NaOH → Na2CO3
(3) NaOH → NaCl
B
5.下列物质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NaCl B.H2SO4 C.Ca(OH)2 D.NaNO3
6.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又能与
盐酸反应的是( )
A.碳酸钠 B.二氧化碳 C.氧化铜 D.氢氧化钠
A
C
8. 氢氧化钙的俗称 或 ,它
是 与水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的氢氧化钙水溶液又称 ,常用来检验 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7.氢氧化钠是 色 体。 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
易 水分,而 ,所以它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 。氢氧化钠有强烈
的 性,俗称 、 、 。



热量
吸收
潮解
干燥剂
腐蚀
苛性钠
烧碱
火碱
熟石灰
消石灰
生石灰
石灰水
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CaO +H2O = Ca(OH)2
9.完成化学方程式
1.NaOH + SO2 →
2. NaOH + FeCl3 →
3. NaOH +H2SO4 →
4.KOH+( )→ K2CO3+( )
5.HNO3+( )→ NaNO3+( )
6.Ca(OH)2+( )→ CaCl2+( )
1.盛有盐酸、水、氢氧化钠的三瓶无色液体,请选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
2.你能否用生石灰制出烧碱?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步骤一 步骤二
方案一 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
方案 二 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
方案三 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
分析与解 本题应先分析得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和变质的产物是什么,再设计验证产物存在的方案。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 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 而变质。要证明NaOH 溶液已部分变质,实质就是通过实验证明NaOH 溶液中含有Na2CO3,即CO32-的检验。本题的答案是:
方案一 加入过量的HCl (或H2SO4、HNO3) 有气泡出现
方案二 加入Ca(OH) 2 或Ba(OH) 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方案三 加入BaCl2 (或Ba(NO3)2、、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能力训练
1.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溶液 D.食醋
2.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设Na+为4n个,则SO42-个数可能为( )
A.2n B.3n C.6n D.8n
3.M克20%的盐酸和N克20%的氢氧化钠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MN C.M=N D.无法确定
4.钡盐若进入血液中,Ba2+能使人中毒,但对胃肠做X光造影时,让病人口服钡餐(硫酸钡)却不会造成中毒。若误服碳酸钡却会造成中毒。误服碳酸钡后要迅速服用硫酸镁,可以起到解毒作用。你能解释以上现象吗?
5.2002年12月11日,一辆运载100桶砒霜的卡车在柳州金秀县境内翻车。有33桶约7吨砒霜跌入河床中。其中30桶不同程度地破损,部分砒霜散落在河床和河水中。砒霜的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其化学式为As2O3,是剧毒物质,其致死量最低为20mg,仅次于毒性最大的氰化钾。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有效措施,防止跌落的砒霜污染土壤和河水。除筑坝拦水外,还应采取的适当措施是向河床、河水中( )
A.撒入大量生石灰 B.撒入大量烧碱
C.倒入大量醋酸 D.倒入大量稀盐酸
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含有SO42— ,试评价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否严谨,并分别说明理由。
8、将24.9克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与140克硫酸铜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160克,求: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下列A、B、C溶液中都有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自选一种试剂可把杂质除去而达到提纯溶液的目的,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NaCl (CaCl2)试剂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O4 (Na2CO3)试剂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Fe,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   (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10.人体内CO2排出不畅时,血液的PH值会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浓硫酸敞口长期放置会自动溢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为   (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法判断(共17张PPT)
酸与碱复习课
1、什么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什么叫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思考问题:
碱:
HCl HNO3 H2SO4
NaOH Ca(OH)2
HCl HNO3 NaOH H2SO4 Ca(OH)2
酸:
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
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3、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及有关化学
方程式。
1、掌握盐酸、硫酸、硝酸的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一、盐酸、硫酸、硝酸的性质比较
盐酸
硫酸
硝酸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指示剂
金属
金氧


1、---色----体
2、有----气味
3、易----,在空气中形成-----
1、浓硫酸是-------的液体,
2、----易挥发, 具有----水性和-----水性。
1、---色---体
2、有----气味
3、有----性,在空气中形成-------
使石蕊试液变---
使酚酞试液变---
使石蕊试液变----
使酚酞试液变----
使石蕊试液变-----
使酚酞试液变-----
Zn+HCl——
Zn+H2SO4——
能反应,但是不生成氢气
Fe2O3+HCl——
CuO+H2SO4——
MgO+HNO3——
NaOH+HCl——
NaOH+H2SO4——
KOH+HNO3——
AgNO3+HCl——
BaCl2+H2SO4——
CaCO3+HNO3——
总结:酸的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的石蕊 试液变——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与金属的反应:
金属+酸——盐+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与碱的反应:
碱 + 酸——盐 + 水
5、与某些盐的反应:
盐 + 酸——盐 + 水
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比较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指示剂
非金属氧化物

盐溶液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
——色——体,——溶于水,放出——、易——可以用作——
——色粉末,——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
使石蕊试液变——色,使酚酞试液变——色


使石蕊试液变——色
使酚酞试液变——色


CO2+NaOH——
SO2+NaOH——
CO2+Ca(OH)2 ——
NaOH+HCl——
Ca(OH)2 +HCl——
CuSO4+NaOH——
Na2CO3+Ca(OH)2——
总结: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
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与酸的中和反应
碱+酸——盐+水
4、与某些盐的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答案:_____
C
选择题
2、混有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 CO2 B: H2 C: SO2 D: HCl
B
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盐酸 B:固体烧碱
C:大理石 D:浓硫酸
A
4、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白色沉淀 B:有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冒出 D:有蓝色沉淀产生
B
5、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 CuSO4 B:CO2
C:NaOH D:H2SO4
C
6、下列物质与稀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 镁 B:银 C:铁 D:铝
B
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沉淀和气体,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石灰水和稀盐酸
D
8、把纯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滴入酚酞试液 B:滴入石蕊试液
C:滴入氯化钡溶液 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9、下列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三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化镁 D:稀硫酸
C
10、填空
氢氧化钠又名苛性钠,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_________。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并能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起反应。
腐蚀性
水分
二氧化碳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因燃煤中含有硫的化合物燃烧时生成SO2气体造成环境污染。
假设一个有30万户居民的中等城市,每户每天烧煤5千克,这种煤中含硫的90%转化为SO2,则该城市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SO2的质量约为2.6吨。
试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计算题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12.4克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克气体。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共23张PPT)
1、由下列各组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的一组是( )
A· Na、S、O
B· Cu、O、H
C· C、H、O
D· S、O、H
B
2·下列关于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C.能跟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合物
D.水溶液PH大于7的化合物

3.为了鉴别氢氧化钠、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分别各取少量的液体,滴入(   )
A、碳酸钠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氯化钡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

2)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H2SO4 +2 KOH = K2SO4 +2 H2O
2HCl + Ca(OH)2 = CaCl2 +2H2O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HNO3 + NaOH = NaNO3 +H2O
5.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
我们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知道了碱的概念,碱能与指示剂反应、碱能与酸反应两个化学性质,这节课接着学习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实验]: 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 + Ca(OH)2 = CaCO3↓+ H2O
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碱的性质(化学性质)
3、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思考:
  1.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是它的反应方程式该如何写?
CO2 + 2NaOH = Na2CO3 +H2O
2.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
  能污染大气,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SO2+2NaOH=Na2SO3+H2O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亚硫酸钠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从物质的种类来分析)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 2NaOH = Na2CO3 +H2O
SO2+2NaOH=Na2SO3+H2O
CO2、SO2 都是:
Ca(OH)2 、NaOH都是:
CaCO3、 Na2CO3 、 Na2SO3都是:
非金属氧化物


共同点:
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2+2NaOH=Na2CO3+H2O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2+2NaOH=Na2SiO3+H2O
通过上列系列的实验与实例分析可得出结论:
即碱的化学性质之三:
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氯化铜显蓝绿色,氯化铁显黄色。
2、在上述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毫升氢氧化钠(NaOH)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CuCl2)溶液和氯化铁(FeCl3)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
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CuCI2 + 2NaOH = Cu(OH)2↓ + 2NaCI
蓝色絮状沉淀
FeCI3 + 3NaOH = Fe(OH)3↓ + 3NaCI
红褐色絮状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蓝绿色
无色
黄色
思考与练习
请你模仿上述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硫酸镁、硫酸锌等盐都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锌絮状沉淀。
MgSO4 +2 NaOH = Na2SO4 + Mg(OH)2↓
ZnSO4 +2 NaOH = Na2SO4 + Zn(OH)2↓
CuCI2 + 2NaOH = Cu(OH)2↓ + 2NaCl
FeCI3 + 3NaOH = Fe(OH)3↓ + 3NaCI
MgSO4 + 2NaOH = Mg(OH)2↓ + Na2SO4
ZnSO4 + 2NaOH = Zn(OH)2↓ + Na2SO4
请你找出如下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从反应物、生成物所属的物质类型考虑)




共同点:
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结论:
碱的化学性质四:
碱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通式: 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总结:碱的共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3、碱能跟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跟部分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 和另一种盐。
⑴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⑵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且生成的碱和盐中至少有一种难溶。
注意:
1、以Ba(OH)2为例,分别写出它与CO2、HCl、H2SO4和CuCl2、FeCl3的反应。
课内练习:
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生成( )
A 红褐色沉淀 B 蓝色沉淀
C 绿色沉淀 D 白色沉淀
B
3、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二氧化碳气体 D 氯化钠溶液
C
4、下列关于碱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碱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 非金属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非金属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D、 碱溶液只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B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反应。
3)硫酸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4)三氧化硫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 + 2KOH = K2CO3 + H2O
2NaOH + Cu(NO3)2 = Cu(OH)2↓ + 2NaNO3
Fe2(SO4)3 + 6NaOH = 2Fe(OH)3 ↓+ 3Na2SO4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6、20克硫酸铜溶液与10克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96克沉淀,求:
(1)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2)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1)、2·84克
(2)、16%、16%(共28张PPT)
==
H
+
+ Cl
-
==
H
+
+ NO3
-
H
+
酸根离子

酸 ==
==
2H
+
+ SO4
2-
H2SO4
HCl
HNO3
酸就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NaHSO4是酸吗?
当你吃到一个未成熟的柿子时,会有什么感觉?
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 物质
碱性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有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一.什么是碱
1.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物质,家用的洗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物质;在具有碱性的物质中,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如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到底什么是碱?
思考:电离产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NaOH = Na+ + OH–
Ca(OH)2 = Ca2+ + 2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 OH–
3.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碱的电离
上面讲到碱有涩味,那么碱还有哪些性质呢?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PH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在试管中分别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把现象填入下表中。
二、碱的性质
试液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
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
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变红色
变篮色
PH > 7
变红色
变篮色
PH > 7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结论: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 ),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 )刚好消失。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成中性
白色的晶体。
红色
红色
2.碱能与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
NaOH是碱, HCl、 H2SO4都属酸, NaCl、 Na2SO4都是盐,它们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结论:
判定:MgO和H2SO4反应,生成了MgSO4和H2O(生成盐和水),这个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答:这不是中和反应,因为中和反应应该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能单看生成物是盐和水,所以这个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中和反应工农业生产上有何用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等.
用盐酸中和NaOH溶液的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检验酸或碱是否过量?
答: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如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是酸过量,变蓝色,说明是碱过量.也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反应完后,若PH>7时,说明是碱过量,若PH<7时,说明是酸过量.
3)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H++OH-=H2O
请阅读P15图1-21,你能说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吗?
一.什么是碱
1.未成熟的柿子中存在碱性物质,家用的洗涤剂中也存在着碱性物质;常见的物质中,NaOH、Ca(OH)2等物质都属于碱。
3.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碱的电离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二、碱的性质(化学性质)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跟酸反应
通式: 碱+ 酸 = 盐 + 水
3.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3)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
H++OH-=H2O
1.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类物质的是(  )
A.纯碱(Na2CO3)
B.氢氧化铁[Fe(OH)3]
C.氢氧化钡[Ba(OH)2]
D.消石灰[Ca(OH)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u2(OH)2CO3]都属于碱类.
B.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C.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氢氧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D.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离子数和氢氧根离子数相等.

3.在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1~2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盐酸,直到反应完全.在整个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A.红色→无色→红色
B.红色→无色→无色
C.无色→红色→无色
D.无色→蓝色→无色

4.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
A.无色 B.蓝色 C.紫色 D.红色

5.制革工业中用熟石灰[Ca(OH)2]给毛皮脱毛,剩余的熟石灰用盐酸中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硫酸和铝反应②稀硝酸和氧化镁反应 ③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④碳酸钠和硝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MgO+2HNO3=Mg(NO3)2+H2O
3HCl+Fe(OH)3=FeCl3+3H2O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②用盐酸除铁锈,③用硝酸钡检验硫酸的存在,④用硝酸银检验盐酸的存在,⑤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Al(OH)3+3HCl=AlCl3+3H2O
6HCl+Fe2O3=2FeCl3+3H2O
Ba(NO3)2+H2SO4=BaSO4↓+2HNO3
AgNO3+HCl=AgCl↓+HNO3
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凡食物含钙、钠、钾、镁等金属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经过代谢最终产生的灰质呈碱性,这类食物称为碱性食物。我们常用的碱性食物有蔬菜、水果、牛奶、硬果中的杏仁、栗子、椰子等。具体如豆角、菠菜、莴苣、萝卜、土豆、藕、洋葱、南瓜、海带、西瓜、香蕉、苹果、生梨、草莓、柿子、茶等。
1、碱性食物
凡食物中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经过代谢最终产生的灰质呈酸性,这类食物称为酸性食物。我们常用的酸性食物有蛋白质丰富的肉、鱼、禽、蛋类以及谷类、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具体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干鱿鱼、虾、大米、面粉、面包、大麦、啤酒、芦笋等。
2、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