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二章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二章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9-18 14: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通过学习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及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有关纯度问题的计算,并提高分析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及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难点: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及利用物质转化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硫燃烧实验、CO2溶于水的实验、硫与铁粉反应的实验、生石灰与水反应实验、碳与氧化铜反应实验(课件)、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四、课时安排: 4课时+实验1课时:物质的鉴别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科学家就利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制造出许多新物质,如合成材料PVC,塑料聚氯乙烯,化肥硫铵、碳铵等也是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制得的,哪些物质之间可以反应,哪些物质之间不可反应,它们又有什么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实验:(一)硫燃烧的实验
1、取一药匙硫磺,观察其外观:(黄、粉末)
2、将硫磺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磺,观察现象:(淡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
3、把燃烧着的硫磺放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说明: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S + O2 SO2
讲述: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讲述: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黑烟中有SO2常污染环境,一般可通过NaOH溶液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SO2+2NaOH===Na2SO3+H2O,
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上变化:S + O2 SO2
P + O2
C + O2
N2 + O2
说明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二)对比实验
1、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CO2,然后,分别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比较2只烧杯中液体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说明。
现象:通CO2的烧杯里石蕊变红。
提问: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解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酸变红。
指导学生完成它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H2O + CO2 = H2CO3
2、分别搅拌2只烧杯中的液体,3分钟后,静置片刻,你发现了什么?(没有现象)
3、将盛有液体的2只烧杯分别放到热水中,搅拌3分钟,你又发现了什么?(观察:红色溶液又变成了紫色,并有无色气泡产生。)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家
说明:碳酸很不稳定,常温下或受热易分解。
用化学方程式将上述变化表达出来:;H2CO3 ==== H2O + CO2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N2O5 + H2O ====2HNO3
P2O5 + H2O ====2H3PO4
讨论: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转化
C CO2 H2CO3
C + O2 ==== CO2 CO2 + H2O ====H2CO3
拓展: S SO2 H2SO3
S + O2 ==== S O2 S O2 + H2O ====H2 S O3
思考:如何实现非金属到酸的转变?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自然界中有些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金、铂等,有些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分别称为“游离态”和“化合态”
(一)金属游离态 金属化合态
实验:1、Fe和S的反应
步骤:①取少量铁粉放在白纸上,再取少量硫磺与铁粉混合。
②用磁铁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磁铁能吸引混合物中的铁粉)
③把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铁粉和硫剧烈反应,发光、发热。
④当反应后的光扩展至整个混合物,立即停止加热,静置、冷却。
⑤观察生成物,并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用磁铁靠近生成物,
现象: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磁铁不再吸引生成物。
⑥以上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Fe + S FeS
规律1:金属 + 非金属(不包括氧) 盐
例:2 Na+ Cl2 2NaCl
2Fe + 3Cl2 2FeCl3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2Ca + O2====2CaO
2、CaO和H2O的反应
蒸发皿里 CaO和H2O
现象:反应放出大量热,水象沸腾一样。
化学方程式:CaO + H2O =====Ca(OH)2
规律2: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 碱
Na 2O + H2O =====2NaOH
B aO + H2O ===== B a(OH) 2
CuO + H2O不反应
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能和水反应。金属氧化物对应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的碱)
讨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 CaO Ca(OH)2的转化。
2Ca + O2====2CaO CaO + H2O =====Ca(OH)2
思考:如何实现从金属到碱的转化。
板书设计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 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O2 H2O
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Fe + S FeS
2Fe + 3Cl2 2FeCl3
点燃 ▲
2Na + Cl2====2Na Cl 2Na + S=== Na2 S
2、金属 氧化物 碱 盐(K、Na、Ba、Ca)
教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寻找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做好实验,使实验成功,实验现象明显是教学的关键。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向其化合物转化的角度展开的。在硫粉与铁粉的实验中,硫粉多,铁粉少,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点燃
点燃
规律:非金属+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
规律:非金属氧化物+H2O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