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点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直接原因是(B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失败
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
2.下列事件中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 )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创办《时务报》
D.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梁启超在哪一份报刊上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等进步观点(C )
A.《知新报》 B.《湘学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4.戊戌变法时期,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C )
知识点二 百日维新
5.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A )
A.救亡图存,变法自强
B.严禁鸦片,振奋士气
C.自强求富,实业救国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6.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文件:《明定国是》。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C )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7.某校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某同学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C )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8.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晋升之道。该措施是(B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9.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他是(C )
10.“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A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开办新式学堂
11.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C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12.19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D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3.(2016山东青岛)下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B )
A.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4.(2016重庆)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B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幕 戊戌变法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及康有为屡次上书的警示下,1898年6月,清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材料一中的“清帝”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分析他支持戊戌变法的原因。
参考答案光绪帝。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康有为屡次上书的警示。
第二幕 戊戌政变
材料二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第三幕 慷慨就义
材料三 在被捕前,有人曾劝谭嗣同逃走,但他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后,谭嗣同被清政府的刽子手杀害了。
(3)上述材料体现了谭嗣同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4)有的人认为谭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人认为他死得其所,可以唤醒后人。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先逃走,以后再找机会。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