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04 07:05:42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并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提出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探究过程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协作精神。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关于“电路短路造成的危害”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教学难点:
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重点
为什么灯的亮度不一样呢?
为什么灯的亮度不一样呢?
为什么灯的亮度不一样呢?
为什么灯的亮度不一样呢?
香港夜景
这些灯明暗程度为什么有不同呢?
实验探究
灯泡亮的程度一样吗?
观察:灯泡的亮度
金属导线中电荷的组成
一、认识电流
没有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子做无规则运动
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子做定向移动
电子在电源作用下定向移动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一)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电流(I):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多少。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
微安(μA)
1
mA=10-3
A
1
μA
=10-6
A
 你认为电力机车和手机工作时的电流有什么不同?
(二)电流的大小
1.电流(I):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多少。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
1
mA=10-3
A
1
mA
=10-6
A
(二)电流的大小
苹果手机工作电流是10mA,合多少A?
解:I=10mA=10×10-3A=10-2A=0.01A
.
阅读课文P52常见的电流大小
刻度盘
数值单位
指针
调零螺母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量程为0~0.6
A
量程为0~3
A
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器。
A
+

  认识电流表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
(三)测量电流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量程0~0.6
A
量程0~3
A
1.
电流表符号
A
+

2.阅读P53电流表说明书
(三)测量电流
A
(1)要与待测电路串联。
(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
简记:电流表使用“二要二不”
  以下电路中,电流表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A
A
A
A
B
A
A
C
D
练一练
3.
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3)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0~0.6
A
0~3
A
0.02
A
0.1
A
量程
分度值
I=0.32
A
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指针读示数
请读出下列电流表的示数。
I1=0.58
A
I2=1.4
A
练一练
4.
练习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画出电路图
(2)按电路图连接器材
(3)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A
看:说明书
画:电路图
接:按电路图接线
开:开关断开
A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3)进行实验。
  提示:为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算电流的情况下,要先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叫做“试触”),看看在开关闭合的瞬间指针的偏转是否在最大测量值之内。
实验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
A

电路中电流规律
A
L1
L2
对串联电路中个点的电流大小,你有什么猜想?
甲:靠近电源正极的电流大,经过用电器后电流逐渐减小。
乙:不可能吧!我刚买了一串小彩灯,我发现它们的亮度一样呀!
丙: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看灯泡两边的电流是不是相同。
B
C
二要二不,
看画接开。

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A
L1
L2
B
C
IA=0.24A
看:说明书
画:电路图
接:按图接线
开:开关断开。
A
+
-
A
+
-
A
L1
L2
B
C
IB=0.24A
A
+
-

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A
L1
L2
B
C
IC=0.24A
结论:串联IA=IB=IC=0.24A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A
+
-

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S
L
A1
S
L
A2
1.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如果A1的示数是0.2A,A2的示数是
A。
0.2
IA=0.48A
A
L1
L2
B
C

电路中电流规律
实验探究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A
+
-
先连元件最多的通路,再并其他元件。
IA=0.48A
A
L1
L2
B
C

电路中电流规律
IB=0.24A
A
+
-
先连元件最多的通路,再并其他元件。
实验探究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IA=0.48A
A
L1
L2
B
C

电路中电流规律
IB=0.24A
IC=0.24A
结论:并联IA=IB+IC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A
+
-
实验探究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2.小聪家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的。工作时电流分别是200mA、1A、300mA和250mA。
实际电流1.75A<允许通过电流3A,能同时工作。
解:并联时,工作电流
I=I1+I2+I3+I4=0.2A+1A+0.3A+0.25A=1.75A。
 3.连接实物图,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电流表测灯L2的电流(约0.5
A),并画出电路图。
L2
L1
S
L2
L1
A
A
+
-
 4.开关控制
,电流表A1

的电流,电流表A2

的电流。再画出电路图。
干路
L1
干路
L2
L1
A2
A1
L2
L1
A2
A1
+
-
一、电流(I):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
(1)电流单位

(2)测量电流

(3)电流表使用

(4)电流表读数

二、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公式

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
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公式:

安培(A)
“二要二不”
相等
电流表(

A
“看量程和指针”
I1=I2=I3
等于
I=I1+I2
1.在图是一个实物图,请你判断电流表测量是通过哪个灯的的电流。
L2
L1
A1
自我评价P57T1
解:串联时,电流各处相等,电流表是测量L1和L2的电流。I=I1=I2。
2.在图左的电路中,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如果A1的示数是0.5A,A2的示数是0.9A,通过L1和L2的电流各是多少?
L2
L1
A2
A1
自我评价P57T2
L2
L1
A2
A1
E
S
2.在图左的电路中,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如果A1的示数是0.5A,A2的示数是0.9A,通过L1和L2的电流各是多少?
L2
L1
A2
A1
自我评价P57T2
L2
L1
A2
A1
E
S
3.图中,哪种接法能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自我评价P57T3
解:串联电流各处相等。(a)图可以测量灯泡的电流。(b)图灯泡和电阻并联。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2.2
内燃机
导学目标:
1.
理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3.
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
4.
知道汽油机、柴油机是活塞发动机;知道轮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原理。
重点: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楚各个冲程的作用。
难点: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楚各个冲程的作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热机工作时,燃料在
里燃烧,产生燃气直接推动
做功;叫做活塞式内燃机。
2.常见活塞式内燃机有______
__和

3.汽油机由



四个冲程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各运动
次,只有第
个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其他
个冲程是靠
转动的
来完成的。
4.人类很早就梦想飞向太空:我国有一位官吏叫
,进行飞天尝试,成为人类飞行的先驱者。所用火箭是在竹筒内装火药,点燃火药,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体积
,从竹筒尾端向后高速喷出,推动箭筒向
飞行。
课堂导学
一、什么是内燃机
1.热机工作时,燃料在
里燃烧,产生燃气直接推动
做功;叫做活塞式内燃机。
2.常见活塞式内燃机有______
__和

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3.汽油机由



四个冲程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各运动
次,只有第
个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其他
个冲程是靠
转动的
来完成的。
三、飞向太空
4.人类很早就梦想着飞向太空:我国有一位官吏叫
,进行飞天尝试,成为人类飞行的先驱者。所用火箭是在竹筒内装火药,点燃火药,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体积
,从竹筒尾端向后高速喷出,推动箭筒向
飞行。这和现代
原理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
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了很多家庭。下列关于汽车的知识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加油时人能闻到汽油的味道,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汽车的汽油机在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C.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3.
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冲程是


4.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冲程,排出废气的是
冲程。
5.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两个冲程发生了能量的变化,一是压缩冲程,二是
冲程,虽然汽油和柴油都是内燃机的工作物质,但是质量相等的汽油和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却是

6.内燃机飞轮的作用是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
周。
7.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的顶部没有
,而有
,在吸气冲程里,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
,而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

在做功冲程里,汽油机是
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而柴油机是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气缸、活塞。2.汽油机、柴油机。3.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两、三、内、机械、三、飞轮、惯性。
4.万户、膨胀、前。
课堂导学
1.气缸、活塞。2.汽油机、柴油机。3.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两、三、内、机械、三、飞轮、惯性。
4.万户、膨胀、前、火箭发动机。
课堂练习:
1.B。2.B。
3.
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4.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5.做功,不同的。
6.贮存能量,两。
7.火花塞,喷油嘴;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空气;点燃,压燃式。(共42张PPT)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话的主要构造及工作原理。
(2)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在现代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声信息与电信息相互转化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电话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发展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电话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处理声信息与电信息相互转化的实验。
“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递的。如果这一振动转换为电流的强弱而传递,再把电流转换成声音,那么也许能把说的话传送到很远的地方。”1860年,德国的莱斯提出这样的猜想。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莱斯的梦想。你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吗?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素声与电转换的奥秘吧!
1892年,贝尔纽约至芝加哥的电话开通仪式上
怎样把振动的声信息转化成电信息呢?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纸片上粘着一个线圈,线圈的两端用导线引出接在能测微小电流的仪器——示波器上,线圈置于磁铁附近。当你对着线圈大声说话时,示波器上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实验发现:当你对着线圈大声说话时,示波器上出现与声音变化对应的图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根据电磁感应,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电流。将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通电导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振动呢?
把通电导体放在磁场中,它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发生振动。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
如图所示,在纸片上撒少许碎纸屑。将线圈的两根引线与电池的两极瞬间接触,仔细观察粘着线圈的纸片会有什么反应?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如果通过线圈的电流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电流,这个装置就会把声音还原。
把上面两个实验组合起来,就设计出了电话的话筒和听筒。
电话:话筒、听筒
(1)话筒:将声信息转化电流信息,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2)听筒:将电流信息还原声信息,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电话机不断涌现,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话与互联网的结合,人们不仅可以和远在国外的亲友交谈,还可以接收图片,进行各种商务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电话机不断涌现,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话与互联网的结合,人们不仅可以和远在国外的亲友交谈,还可以接收图片,进行各种商务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电话机不断涌现,移动电话的普及,电话与互联网的结合,人们不仅可以和远在国外的亲友交谈,还可以接收图片,进行各种商务活动。
电话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
扬声器的结构图。由永磁体、线圈、纸盆组成。你能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吗?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通过线圈电流大小不同,线圈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带动纸盆振动发声。
话筒(麦克风)
(1)话筒:将声信息转化电流信息,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2)听筒:将电流信息还原声信息,工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听筒(或扬声器)
话筒(麦克风)
(1)动圈式话筒:将声信息转化电流信息,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2)听筒:将电流信息还原声信息,工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听筒(扬声器)
不仅声信息能转化为电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都可以转化成电信息,这些实现其他信息转化成电信息的器件叫传感器。
在机器人身上,装上百个传感器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传感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热传感器
光声控开关
压力传感器
将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转化成电信息的器件叫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结合,在科学技术和中学理科实验室中也有很大应用。
传感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结合,在科学技术和中学理科实验室中也有很大应用。
传感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结合,在科学技术和中学理科实验室中也有很大应用。
传感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结合,在科学技术和中学理科实验室中也有很大应用。
传感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结合,在科学技术和中学理科实验室中也有很大应用。
1.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2.
电话的话筒将声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听筒将电流信息还原为声信息。
3.
动圈式的话筒将声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原理——电磁感应;扬声器将电流信息还原为声信息的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4.
将其他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的装置叫做传感器。它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P139
自我评价
1.麦克风的原理图,联系扬声器,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
1.麦克风的原理图,联系扬声器,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
麦克风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机械能变电能——发电机。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能变机械能——电动机。
1.下图与扬声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2.下图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C
3.下图与听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D
4.下图不属于电话工作原理的是(

B
5.下图与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是(

C第四章
探究电流
4.1
电流
导学目标:
(1)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并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
重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
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用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2.较小的电流单位______
__和

3.电流的大小用
测量。电流表的符号是

4.电流表接入电路,必须
在待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测量前应先估计待测电流的
,选择
的电流表,使被测电流
电流表的量程。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可先用
进行试触;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

5.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课堂导学
一、认识电流
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
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用
表示,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2.较小的电流单位______
__和

二、测量电流
3.电流的大小用
测量。电流表的符号是

4.电流表接入电路,必须
在待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测量前应先估计待测电流的
,选择
的电流表,使被测电流
电流表的量程。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可先用
进行试触;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

三、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5.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如果A1的示数是0.2A,A2的示数是
A。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IA=0.6A,IC=1.0A,则通过L2的电流是
A。
3.如图,电流表能直接测量通过L2电流的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是串联的
B.开关只能控制L2
C.电流表测总电流
D.电流表测L1的电流
5.
如图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同时闭合开关S和S1,两灯均发光,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S1,此时


A.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大
B.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大
C.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电荷多少、I、安倍、安、A。。2.毫安、微安。3.
电流表、

4.串联、+、
—、大小、适当量程、不能超过、大量程。
5.相等、等于。
课堂导学
1.电荷多少、I、安倍、安、A。。2.毫安、微安。3.
电流表、

4.串联、+、
—、大小、适当量程、不能超过、大量程。
5.相等、等于。
课堂练习:
1.0.2。2.0,4。3.D。4.D。5.D。
A
A(共33张PPT)
2.3热机效率
2.3
热机效率
岳阳市第十中学九年级备课组
热机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机效率概念。
(2)了解不同热机的效率值。
(3)了解热机的使用对社会的贡献和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2.过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燃料释放的热量分配”的过程,学习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
(2)通过与热机效率对比,进一步体会效率概念。感悟效率是评价投入、产出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分析燃料释放的热量分配”过程中,感受转化成机械能的内能只是一部分,为以后理解热学第二定律积累感性知识,以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感受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利于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认识当前人类现代化的生活对能源的依赖和能源紧缺对人类生存的挑战,认识到节约能源和开发能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污染与热机使用的关系
一、热机效率
对热机中能量转化进行研究,可以改进性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排放污染。
燃料释放的热量(100%)
废气(33%~35%)
冷却水(30%~32%)
摩擦与辐射(7%~9%)





25%
~
30%
100%
发动机风扇(10%)
变速齿轮(10%)
轴(4%)
克服车轮阻力(17%)
克服空气阻力(42%)
克服爬坡阻力(17%)
汽车内燃机的能量流向
燃料释放的热量(100%)
废气(33%~35%)
冷却水(30%~32%)
摩擦与辐射(7%~9%)
输出有用功(25%~30%)
100%
发动机风扇(10%)
变速齿轮(10%)
轴(4%)
克服车轮阻力(17%)
克服空气阻力(42%)
克服爬坡阻力(17%)
汽车内燃机的能量流向
定义:热机所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公式:
热机效率是热机的重要指标。效率高,性能好。
一些热机的效率
蒸汽机
4%~8%
蒸汽轮机
25%~30%
燃汽轮机
50%~60%
汽油机
26%~40%
柴油机
34%~45%
喷气发动机
50%~60%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用蒸汽轮机发电的火电站。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几百年来,为了提高热机效率,科学家、工程师去探索、创新,技术日趋先进,应用更加广泛。各种火电站和热电站,蒸汽轮机正将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转化为电能;以热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轮船把世界联系在一起。
三、地球就在我们手中
2015.9.3中国举行阅兵庆祝活动,得到世界好评。你知道北京的阅兵蓝天的美景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三、地球就在我们手中
火电站
炼钢厂
拥堵的汽车
热机,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进步,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热机排出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对地球表面热平衡有较大影响。
三、地球就在我们手中
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是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铅,废气和冷却水带走总热量的60%,成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元凶之一。此外噪声危害身心健康的公害之一。
三、地球就在我们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有能力利用绿色能源,研究和开发低能耗、少污染的高性能热机,控制和减少污染。
热机能量去向
废气散热损失能量约60%
转化有用功约40%
热机效率:所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
公式:
效率高,性能好。
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轮机发电;以热机为动力汽车飞机连接世界。
热机三污染:大气——氮氧、碳氧化物;热污染——热岛效应;噪声。
利用绿色能源;开发低能耗,少污染热机。
1.
关于热机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效率可能等于1
B、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
C、热机效率越高,其损失的能量越多
D、热机效率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B
2.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全部热机都是用汽油做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全部是无毒气体
D.蒸汽机一定是用蒸汽做燃料
A
3.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应尽可能做到(

A.采用优质燃料
B.降低热机功率
C.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
D.避免使用热机
C
4.
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表示(

A.甲的功率比较大
B.甲燃烧需要的燃料较少
C.工作时间相同,甲耗油较少
D.甲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大
D
5.柴油机效率比汽油机效率高,是因为(

A.柴油的燃烧值较大
B.柴油机点火方式为压燃式
C.柴油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强和温度比较高
D.柴油机的构造所决定
C
6.
大型火力发电厂里使用的热机是(

A.汽油机
B.柴油机
C.喷气发动机
D.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
D
7.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效率比内燃机高
B.热机的功率越大,它的效率一定越高
C.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D.热机使用的燃料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
C
8.
热机效率是
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做有用功
9.
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效率通常高于喷气式发动机
B.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00%
C.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大来源。目前有些新型燃料汽车,实现“零排放”。它的效率达到100%
D.在完全木摩擦的道路上,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达到100%
B
10.
某型号的汽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km,消耗汽油1.5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汽油=0.7×103kg/m3,汽油的热值q汽油=4.5×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料,汽油机的效率为40%,则该型号汽车在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10.
在平直的公路上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km,消耗汽油1.5L。ρ汽油=0.7×103kg/m3,q汽油=4.5×107J/kg。假设汽油机的效率为40%,汽车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解:消耗汽油1.5L的质量m=ρ汽油V
=0.7×103kg/m3×1.5×10-3m3=1.05kg

燃烧1.2kg汽油释放的热量Q放=mq汽油
=1.05kg×4.5×107J/kg=4.725×107J。
所做有用功W=ηQ放=40%×4.725×107J=1.89×107J。
10.
在平直的公路上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km,消耗汽油1.5L。汽车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解:m=ρ汽油V
=0.7×103kg/m3×1.5×10-3m3=1.05kg

Q放=mq汽油=1.05kg×4.5×107J/kg=4.725×107J。
有用功W=ηQ放=40%×4.725×107J=1.89×107J。行驶6km受到牵引力
汽车匀速行驶,它受平衡力作用。阻力与牵引力相等是3.15×103N。第三章
认识电路
3.1电现象
导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3.原子是由

组成的,
带正电,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
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5.电荷的
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课堂导学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
__。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3.原子是由

组成的,
带正电,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
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
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
电子带负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5.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6.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
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三、电流
7.电荷的
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8.电池有
两个极。电流从
流出,从
极流回电池。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A.
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
一定带正电
D.
可能不带电
3.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B.金属中电子带正电
C.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4.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带电)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5.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段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摩擦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A.细丝带上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6.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触,气球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轻小、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3.
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中性。
4.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5.定向移动、正。
课堂导学
1.轻小、电荷。2正电荷、负电荷。3.
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中性。4.电子、弱、失去、多余。
5.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6.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定向移动、正。
8.
正负、正、负。
课堂练习:
1.B。2.D。3.C。4.D。5.B。6.A。第三章
认识电路
3.2
电路
导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重点: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电池提供
;用电器将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着电流的
;导线输送
能。
2.用______
__把


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3.闭合电路中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的电路叫做通路。断开开关,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
。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
直径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做

4.用规定的
画出的电路叫做

课堂导学
一、电路的组成
1.电池提供
;用电器将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着电流的
;导线输送
能。
2.用______
__把


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3.闭合电路中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的电路叫做通路。断开开关,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
。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
直径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做

三、电路图
4.用规定的
画出的电路叫做

5.电路图是一种国际通用的
语言,是各种电器技术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电器生产、安装、使用和
的重要技术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装置都属于电源的一组是(

A.电动机、发电机、电池
B.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
C.电烙铁、电饭锅、电灯
D.剃须刀、发电机、电池
2.下列装置都属于用电器的一组是(

A.电熨斗、闸刀开关、电冰箱
B.日光灯、干电池、插座
C.灯泡、洗衣机、灯座
D.微波炉、电动机、空调
3.在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

A.
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4.在下列器件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A.干电池、蓄电池、发动机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5.在下列器件中能控制电流通断的是(

A.
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空气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6.在下列器件中全部为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是(

A.
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电能、电能、通断、电。2.导线、用电器、电源、开关。3.
接通、开路、用电器、短路。
4.符号、电路图。
课堂导学
1.电能、电能、通断、电。2.导线、用电器、电源、开关。3.
接通、开路、用电器、短路。
4.符号、电路图。
5.科技、维修。
课堂练习:
1.B。2.D。3.D。4.A。5.B。6.D。(共40张PPT)
内燃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3)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
(4)知道汽油机、柴油机是活塞发动机;知道轮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原理。
教学目标
2.过过程与方法
(1)观察“塑料盒内酒精的爆炸过程”,获得爆炸力做功的体验。
(2)通过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了解活塞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了解不同热机的不同用途。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燃机和轮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社会生产中运用的技术、设备及其原理,加深对技术应用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通过了解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楚各个冲程的作用。
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楚各个冲程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一、什么是内燃机
观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透明塑料盒上钻一个小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插进空中,打开盒盖,在盒中滴入几滴酒精,再将盒盖盖好,然后按下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柴油等燃料与空气混合,如果遇到火花就会发生燃烧。
热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里燃烧,产生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这种热机叫做活塞式内燃机。
观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常见的活塞式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汽油机的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活门、排气活门、火花塞、飞轮。
汽油机的构造
火花塞
气缸
进气活门
活塞
连杆
排气活门
曲轴
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要使汽油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在推动曲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再次推动曲轴,这就要求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运动。
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活塞在做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由吸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简称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
内燃机的
冲程和工作循环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汽油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
汽油和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压缩冲程机械能变内能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做功冲程内能变机械能。
排气冲程
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柴油机的构造
喷油嘴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排气门
气缸
曲轴
柴油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
空气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将空气吸进气缸。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的压强更大,温度更高。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排气冲程
燃烧后的废气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内燃机的启动
内燃机不能自行启动。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力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以后内燃机才能自己工作。
内燃机的应用
汽油机比较轻巧,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农业机械上面。
(1)汽油机的应用
(2)柴油机的应用
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在载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
想想议议: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1.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2
.每个工件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
.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
4
.一个工作冲程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相同点
不同点
1.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
.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3
.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
.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燃式点火。
汽油机的效率:20~30%
柴油机的效率:30~45%
你认为它们的效率比你想象的高?还是低?
你猜想:汽油机、柴油机的效率大约是多少?猜猜看!
三、飞向太空
万户火箭: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从竹筒的尾端向后高速喷出,推动箭筒向前飞行。
现代火箭发动机
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从竹尾端向后高速喷出,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1.内燃机:热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里燃烧,产生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


和排气
四个冲程组成。压缩冲程,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
转化为
能。
吸气
3.飞向太空。我国
进行飞天尝试,成为人类飞行史上的先驱者。2012年神舟九号将

航天员送入“天宫”。
压缩
做功
机械

内能
机械
万户

1.下图中的四个冲程不是按照热机正常工作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
B
2.下图中的四个冲程不是按照热机正常工作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机械能变内能的冲程是 (  )
C
3.内燃机有四个工作冲程,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    冲程,活塞下降时,燃气内能    (选填“减少”或“增加”)。
做功
减少
3.汽车已走进很多现代家庭,如图为汽车的四冲程汽油机气缸的工作示意图,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乙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C(共37张PPT)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
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电路
输电网为生产、生活提供电能
电灯、彩灯是怎样连接的呢?
电灯、彩灯是怎样连接的呢?
提示: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动手做:让灯泡亮起来
开关
电池
电灯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怎样连接,可以控制灯泡
(1)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
(2)决不允许不经过小灯泡或电铃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连接起来。
(3)实验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导线和电池发热),请先断开开关并及时报告老师!
(4)注意观察你连接的电路有几个电路元件组成,如何连接的?
温馨提示
(3)开关:
控制电流的通断
(4)导线:
提供电荷的流动路径
(2)用电器:
消耗电能
(1)电源:
提供能量
导体
绝缘体
电路组成
电源
导线
用电器
开关
一、电路的组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干电池
氧化银电池
蓄电池
硅光电池
锂电池
学生电源
燃料电池
发电机
各种电源
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电风扇
台灯
微波炉
电脑
电烤箱
各种用电器
按钮开关
接线开关
单刀开关
空气开关
声控开关
光控开关
感应开关
温控开关
各种开关
通路: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
二、通路、开路与短路
通路: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
二、通路、开路与短路
开路:断开开关,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断开的电路。
二、通路、开路与短路
短路:由于错误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
短路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二、通路、开路与短路
短路时,造成火灾。
2013年12月11日凌晨1时26分,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根竹园社区荣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于电源线短路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6死亡,5人受伤,过火面积1290平方米。
图1
图2
熔断器
发热器
保温指示灯
加热指示灯
图3
  图2是电饭锅下面的电路。是不是眼花缭乱?
三、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电路叫做电路图。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
+
-
实物图
(1)画成矩形,横平竖直
(2)元件符号不能画在角处
(3)连接元件的导线不能断开
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要求
电路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电路图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
×
(短路会损坏电源,烧毁电线
,是不允许的)
一、电路的组成(四个部分)
(1)电源:提供
。(2)用电器
:消耗

(3)开关
:控制电流的
。(4)导线
:输送

二、电路可以分为
路、
路和
路。
接通的电路叫
;断开的电路叫
;导线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叫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电路。
(1)横

画成

(2)元件不能画在
处。(3)连接元件的导线不能

能量
电能
通断
电能



通路
开路
短路


矩形
转角
断开
1.请分析如下电路图,指出连错的导线,并改正。
  2.请分析如下电路图,指出连错的导线,并改正。
  3.请根据电铃的电路图,用画笔代替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电子门铃
4
.在下图中连接电子门铃的电路,并画出它
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
这样的符号代表。
电子门铃
5.下图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观察它的结
构。按下按纽时,电路是怎样接通的?画出它的电路图
6.下图所示各电路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
的是
,消耗
电能的是

M
A
B
C
D
C
A、B、D
7.在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

A.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
C.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D
动手做
连接电路
设计一个双向开关电路,可以接通和断开其中任何一个灯泡。
提示:先把其中一盏灯接入电路,使其发光。(共39张PP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
(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
教学重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闪电
静电
静电
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
观察:用玻璃棒与丝绸布摩擦,观察现象。
玻璃棒吸引轻小的纸屑
观察:用玻璃棒与丝绸布摩擦,观察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相互摩擦时负电子从本领弱的转移到本领强的丝绸上。
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玻璃棒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
玻璃棒失去电子缺少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相互摩擦时负电子从本领弱的转移到本领强的丝绸上。
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
毛皮失去电子缺少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带了电。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小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用验电器来检验。
2.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塑料下端不但没捋紧反而松开
观察:用手向同一方向紧捋塑料。
摩擦起电,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松开。
观察:用手向同一方向紧捋塑料。
二、电流
1746年,在巴黎圣母院前,700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队,排头手摸着莱顿瓶的的金属外壳,排尾的用手去触摸另一导线的一刹那…
二、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莱顿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是一种电荷的容器。
蓄电池
干电池
干电池
二、电流
铜片——正极
锌片——负极
稀硫酸
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
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出,
从负极流回电池。




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电。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得玻璃棒所带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得橡胶棒所带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检验是否带电。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方向:电荷的定向移动。
原因: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电子从本领弱的转移到能力强的物体。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极流向-极。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_____电荷与电子所带的_____电荷在数量上____;所以原子呈中性。
2.摩擦起电并不是_____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相等
产生
转移
3.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电子从_______转移到_____,玻璃棒因______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而带_____电;丝绸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
玻璃棒
丝绸
失去

得到

4.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6.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带电)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D
P37T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纸屑接触带电体后,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所以纸屑又被弹开。
P37T2:电流的方向从云层流入避雷针。
电荷移动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2.3
热机效率
导学目标:
1.
了解热机效率概念。
2.
了解不同热机的效率值。
3.了解热机的使用对社会的贡献和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重点: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
难点:理解环境污染与热机使用的关系
导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对热机中能量转化进行研究,可以改进热机性能,有效利用
、减少排放

2.热机一般是通过燃料的______
__来做功的。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并不是全部用来做
功。
3.热机所做
与所用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叫做热机效率。
4.各种火电站和热电站里,
正将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转化为
能。
课堂导学
一、热机效率
1.对热机中能量转化进行研究,可以改进热机性能,有效利用
、减少排放

2.热机一般是通过燃料的______
__来做功的。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并不是全部用来做
功。
3.热机所做
与所用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叫做热机效率。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4.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
在纺织、采矿、冶炼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结束了乙人力、蓄力为主要动力的漫长历史。使世界进入以“火”为动力的“蒸汽机时代”,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第
次工业革命。
5.各种火电站和热电站里,
正将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转化为
能。
三、地球就在我们的手中
6.热机,给人类文明带来了
,也给生态环境造成

7.汽油和柴油燃烧排放了大量______
__、碳氧化物和铅,汽车内燃机的
气和冷却水带走总热量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关于热机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效率可能等于1
B、热机效率一定小于1
C、热机效率越高,其损失的能量越多
D、热机效率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2.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全部热机都是用汽油做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全部是无毒气体
D.蒸汽机一定是用蒸汽做燃料
3.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应尽可能做到(

A.采用优质燃料
B.降低热机功率
C.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
D.避免使用热机
4.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表示(

A.甲的功率比较大
B.甲燃烧需要的燃料较少
C.工作时间相同,甲耗油较少
D.甲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大
5.柴油机效率比汽油机效率高,是因为(

A.柴油的燃烧值较大
B.柴油机点火方式为压燃式
C.柴油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强和温度比较高
D.柴油机的构造所决定
6.
大型火力发电厂里使用的热机是(

A.汽油机
B.柴油机
C.喷气发动机
D.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
7.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效率比内燃机高
B.热机的功率越大,它的效率一定越高
C.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D.热机使用的燃料热值越大,热机效率就越高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资源、污染。2.燃烧、有用。3.
有用功、之比。
4.蒸汽轮机、电。
课堂导学
资源、污染。2.燃烧、有用。3.
有用功、之比。
4.
蒸汽机、一。
5.蒸汽轮机、电。
6.进步、污染。7.氮氧化物、废、60%。
课堂练习:
1.B。2.
A。3.C
。4.D。5.C。6.D。7.C。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2.1热

导学目标:
1.
理解热机的原理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2.
了解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几种热机。
重点:认识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难点:认识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利用
来做功。减少物体的
可以做功。
2.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______
__并转化为
的装置。
3.
是最早的热机。
改进、完善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气缸等部件,设计了通过活塞直线运动带动飞轮圆周运动的连接装置,解决了动力传输问题,才使蒸汽机成为带动其他机械器运转的动力机器。
4.形形色色的热机:最简单的轮机、
喷气发动机和

课堂导学
一、利用内能来做功
1.利用
来做功。减少物体的
可以做功。
2.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______
__并转化为
的装置。
3.热机原理:燃料的
能通过燃烧释放
能,通过做功将
能转化为
能。
二、蒸汽机
4.
是最早的热机。
改进、完善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气缸等部件,设计了通过活塞直线运动带动飞轮圆周运动的连接装置,解决了动力传输问题,才使蒸汽机成为带动其他机械器运转的动力机器。
三、形形色色的热机
5.形形色色的热机:最简单的轮机、
喷气发动机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最早的热机是
,经过英国的工程____________的改进、完善,在18世纪广泛应用。
2.
是最早的热机,热机利用
来做功。
3.瓦特改进、完善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通过汽缸直线运动带动
圆周运动连接装置,解决了动力的
问题,才使蒸汽机成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的动力机器。
4.关于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主要目的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5.
以下机械属于热机的是


A.火箭发动机
B.柴油机
C.滑轮组
D.洗衣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出现推动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又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
B.热机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C.热机就是今天的所有机械
D.热机是英国的物理学家瓦特和牛顿共同设计的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蒸汽机、瓦特。2.蒸汽机、做功。3.
飞轮、传输。
4.内燃机、火箭发动机。
课堂导学
1.蒸汽机、瓦特。2.蒸汽机、做功。3.
化学、传输。
4.
飞轮、传输。
5.内燃机、火箭发动机。
课堂练习:
1.蒸汽机、瓦特。2.蒸汽机、做功。3.飞轮、传输。4.D。5.AB。6.A。(共24张PPT)
热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热机的原理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2)了解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几种热机。
教学目标
2.过过程与方法
(1)观察蒸汽吹动纸风车旋转的实验现象,认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经历关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讨论过程,了解到热机是通过做功使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学生了解蒸汽机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教学难点
认识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
瓦特设计的蒸汽机
一、利用内能来做功
观察
热机的原理:在试管里装些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在玻璃管口处放一个用纸做成的小叶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细心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一、利用内能来做功
热机的原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给水,水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内能转化叶轮的机械能。
热机的原理
燃料的化学能
内能
燃烧
机械能
做功
热机是通过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二、蒸汽机
蒸汽机是最早的热机。1769年,瓦特改进、完善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连杆装置,将活塞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才使蒸汽机成为动力机械。
蒸汽通过进气管,当滑块阀门移到右端时,从左进入气缸,推动活塞向右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废气从排气管排出。
讨论交流:蒸汽机是怎样工作的
三、形形色色的热机
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三、形形色色的热机
内燃机汽车
内燃机收割机
三、形形色色的热机
柴油机农业机械
蒸汽轮机发电
三、
形形色色的热机
航天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1.利用内能来做功——减少物体内能可以做功
2.热机:通过燃料燃烧获
能并转化
能的装置。热机原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
3.最早的热机——

改进了蒸汽机。
4.形形色色的热机:最简单的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蒸汽机
瓦特
1.
最早的热机是
,经过英国的工程____________的改进、完善,在18世纪广泛应用。
蒸汽机
瓦特
是最早的热机,热机利用
来做功。
蒸汽机
内能
3.
瓦特改进、完善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通过汽缸直线运动带动
圆周运动连接装置,解决了动力的
问题,才使蒸汽机成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的动力机器。
蒸汽机
传输
4.
关于热机的能量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主要目的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C
5.
以下机械属于热机的是


A.火箭发动机
B.柴油机
C.滑轮组
D.洗衣机
A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出现推动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又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
B.热机的出现解决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C.热机就是今天的所有机械
D.热机是英国的物理学家瓦特和牛顿共同设计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