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点) 2.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重点)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物物种减少
(1)生物物种减少现状:目前,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①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
②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和非法贸易,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④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有的甚至以土生生物为食,或者带来某些土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也使土生物种濒临灭绝。
2.森林资源破坏
(1)森林资源破坏状况: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尤其严重。
(2)森林资源减少原因: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是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3.湿地减少
(1)湿地概念:湿地指不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的、半咸或咸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湿地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3)湿地破坏现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西中南部的潘塔尔沼泽地也在不断退化。在我国,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大为减少,为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
(4)湿地减少原因
①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
②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以致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剧缩小,甚至完全干涸。
③人类的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泊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
④环境污染使湖泊和近海岸海水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湿地的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1.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完全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生态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加快了大部分生态问题产生的速度。如水土流失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人类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物种灭绝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只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2.中国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提示】 应该辩证地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的锐减。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2.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提示】 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3.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提示】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不合理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问题
现状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生物物种减少
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已经灭绝,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捕猎和非法贸易、环境污染、物种入侵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牧、休渔期制度,严禁走私珍贵野生动植物,严防物种入侵
森林资源破坏
全球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尤以热带雨林破坏最为严重
乱砍滥伐、滥垦、滥牧、开矿,空气污染、森林火灾
封山育林、有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防治空气污染和森林火灾
湿地减少
全球湿地破坏严重,面积大量减少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防治污染,植树造林等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成因:
危害: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长期效应:造成河湖淤积,引发洪涝灾害。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方法和具体措施,答题过程中注意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答题。
【解析】 中华秋沙鸭属于候鸟,繁殖地主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而越冬地则位于我国南方的赣东北,每年的长途迁徙导致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减少。中华秋沙鸭数量在迁徙途中不断减少的具体原因可从其栖息地(即湿地)减少、误食受到农药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三方面分析回答。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措施要针对其减少原因而制定,如在中华秋沙鸭迁徙路线上恢复湿地数量,尽可能多地增加栖息地;治理水污染,避免中华秋沙鸭误食中毒的鱼虾;健全法规,严禁捕杀中华秋沙鸭等。
【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猎杀。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
学生分组探究二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及防治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我国形成众多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地形和气候。
2.在不同的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哪两类原因?
【提示】 自然和人为原因。
3.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提示】 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宣传教育。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现状
非常严重,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扩大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地域广大,季风影响显著,气候和地势差别明显,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较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原因
庞大的人口压力;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的开发利用方式;执法不严,管理不力;环保和建设投入不足;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2.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森林火灾等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泊海滨
沉积物充满湖沼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牧严重,过度樵采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合理放牧
运用图解法记忆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的知识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下图中字母所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四种不同图例分别表示森林破坏、草场退化、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四大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F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E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图中各地区共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外,B、G两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中几个区域准确定位,并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解析】 A、F为林区,D、E为南方低山丘陵,B、G两地区多为我国牧场,其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各有不同。
【答案】 (1)森林破坏 土壤侵蚀
(2)土壤侵蚀 地处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富、人口密集、过度垦殖
(3)草场退化 过度放牧
教材P42图3-1-5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和教材P43图3-1-7 温带森林遭破坏
—————————————————
1.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
2.致使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有森林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大规模放牧和修建道路等。
—————————————————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建道路 ②森林虫灾 ③垦荒放牧 ④修建房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于垦荒、放牧,使亚马孙大片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第2题,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是造成森林减少和主要原因。
【答案】 1.C 2.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40页思考
【答案】 从图3-1-1所示可以看出:当推倒第一排骨牌,倒向第二排,第二排会倒向第三排……一直倒向最后一排,并且速度一个比一个快。如果重新摆好骨牌,移走第三张,推倒第一张,只有前两张倒下,由于没有第三张骨牌传递能量,后面的不会倒下。例如在一片草原区,草地、兔子、狼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但由于人为猎杀等原因,使狼突然减少,甚至消失,那么生态稳定性破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被打破,可能出现兔子急剧增长,草场退化等现象。这就给区域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教材第41页思考
【答案】 1.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数量呈上升趋势。
2.世界人口的增长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教材第42页思考
【答案】 1.巴西及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受过去殖民经济的影响,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亚马孙地区为湿热的雨林气候,交通不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几乎未被开发。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可用下图表示:
2.会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失衡。
教材第43页思考
【答案】 1.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水;为生活生产供水;碳积累和碳循环。
2.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
教材第44页思考
【答案】 1.云梦平原水面面积大幅减少。
2.由于河湖的快速淤积和围垦,使云梦平原水面大为减少。
教材第45页思考
【答案】 1.森林破坏严重的两个地区主要是指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和西南林区。
2.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和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松嫩平原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活动,而导致土壤盐渍化叫次生盐渍化。上述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排水不畅,可溶盐较多,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累所致。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云、贵、川、渝、鄂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晋、陕、甘、宁、内蒙古。南方水土流失是地形崎岖,降水多、土层薄、生态环境较脆弱,人为破坏植被所致。北方地区水土流失是土质比较疏松,夏季多暴雨,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所致。
4.土地荒漠化主要涉及我国北方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1个省区。
教材第46页思考
【答案】 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封山禁牧等。
一、选择题
1.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不合理的灌溉
C.超载放牧
D.气候变暖
【解析】 草场退化是一项世界性的问题。本题考查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引起草场退化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如气候干旱,风力强大,气候变暖等;也有人为方面的因素,如超载放牧,滥垦滥挖等。其中,人为因素特别是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导致的过度放牧是引起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上述四个选项都是草场退化的原因,但超载放牧是主要原因。
【答案】 C
2.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
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 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虽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破坏,但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故A错;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由于草场退化而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但荒漠化不只分布在这四个省(区),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半干旱区,故B错;保护湿地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故C错。
【答案】 D
二、综合题
3.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读“长江水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草地不断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主要防治措施是________。
(2)图中B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主要防治措施是________。
(3)图中C附近地区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是________。
【解析】 长江干流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很大差异,解题时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①源头区为高寒草场,面临草地退化,应退牧还草;②横断山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应封山育林,退耕还林;③下游地区湿地面临萎缩,应退耕还湖。
【答案】 (1)过度放牧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
(2)森林破坏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采育结合
(3)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退耕还湖,建立湿地保护区
4.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 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虑过度捕捞,其次考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河湖湿地的减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从原因入手分析,即解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从人工繁殖促进鱼类资源的增长角度考虑。
【答案】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均可)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难点)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2)分类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含义
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的环境问题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
表现
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如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垃圾污染生态破坏: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锐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1.2015年3月14日,安徽阜阳发生4.3级地震,据统计阜阳受灾人口4.15万人,房屋倒塌155间,受损11
000间。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此次地震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提示】 地震是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
①概念: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
②气温变化的特点:呈逐步上升趋势。
③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酸雨污染
①概念: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②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中国。
③危害:使水体酸化,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度增加,腐蚀建筑物等。
(3)臭氧层破坏
①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氟氯烃,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
②危害:会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危害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危险,使野生生物、海洋浮游生物受到伤害,使部分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难以生存。
2.生态破坏
(1)生物物种锐减
①原因: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②危害:使物种不断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2)水土流失
①原因: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
②危害:耕地越来越贫瘠;水库、湖泊淤积,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
(3)土地荒漠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严重。
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使全球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强带来的危害等体现了环境问题怎样的特点?
【提示】 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
2.环境污染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3.生态破坏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环境问题的内涵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如自然灾害;但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关系
(1)区别:两者成因不同、表现不同。环境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纳和自净能力而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如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联系: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破坏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外圆代表______,内圆代表________。
(2)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
________活动向环境中输出________,箭头C表示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箭头D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箭头________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
【思路点拨】 首先判断内外圆分别代表人类社会与环境,然后根据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解答各箭头代表的含义。
【解析】 (1)图名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环境的范围比人类社会的范围要大,所以得出外圆为环境,内圆为人类社会。(2)A、B箭头是同向的,C、D箭头是反向的,联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可得出:A表示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与能量,B则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C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D则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答案】 (1)环境 人类社会
(2)生产 物质和能量 消费 废弃物 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反作用(或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3)A B D C
学生分组探究二 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和危害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其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燃烧矿物燃料、毁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2.臭氧层为什么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提示】 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酸雨的形成以人为原因为主,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4.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生态破坏主要包括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环境问题
成因
分布
危害
荒漠化
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沙化
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沙尘暴
自然:干旱、大风、气
流
上
升人
为:植被破坏
我国西北、华北(春季)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人体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
水土流失
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伐
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生物物种锐减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活动区
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
酸雨pH<5.6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
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危害人体健康
臭氧层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城市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
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
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
1.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破坏最为严重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平流层之中。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地面温度越高,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越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大,即平流层的高度越高。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对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的平流层,因而臭氧层破坏更严重。
2.我国重酸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
(1)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
(2)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
(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温的影响因素、全球变暖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析】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流出北冰洋的寒流增强,暖流减弱,导致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故选B。上升流是寒流,上升流减弱应该导致温度上升,故不选A。极地东风带北移应该导致影响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故不选C。全球变暖应该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故不选D。
【答案】 B
教材P13图1-2-10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
—————————————————
1.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国东南沿海、北美东部和巴西东南部。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上述地区酸雨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达,酸性物质排放多,并且降水量比较大,容易形成酸雨。
—————————————————
读图1-2-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指pH值小于7.0的大气降水
B.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球上相继出现了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
C.酸雨污染属于地方性环境问题,不具有全球性
D.南半球的国家不存在酸雨污染现象
【解析】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酸雨污染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南半球的巴西东南部也是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答案】 B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11页思考
【答案】 1.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
2.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产生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黄土具有直立性,土质疏松,该地区降水集中,且夏季多暴雨,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类在利用该地区的资源时造成植被的破坏,如开荒、开矿等使地表变得疏松,又使植被失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教材第12页思考
【答案】 1.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工厂和发电厂及交通工具燃烧矿物能源、焚烧固体废弃物、树木燃烧、森林破坏、牲畜的反刍或呼吸、农业活动等。此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例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提倡节俭;节约能源;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爱护每一片绿地等。
教材第17页思考
【答案】 1.英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税收调节、节能建筑、绿色能源。
2.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温室气体进行回收,或者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方法固定等。
一、选择题
1.次生环境问题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生物物种锐减
B.火山喷发
C.酸雨
D.干旱
【解析】 火山喷发、干旱等这些由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其中生物物种减少为生态破坏,酸雨为环境污染。
【答案】 C
2.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解析】 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某些环境问题通过大气环流、洋流等大尺度的物质流动使其影响大大超过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A、C、D三个选项只会对区域产生影响。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可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到大洋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等地。
【答案】 B
二、综合题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第(2)题,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第(3)题,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答案】 (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最近公布的一项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近10年来,沙尘暴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不是增加。统计资料还显示,民勤县年扬沙天气从60年代初开始明显减少;浮尘天气在80年代之后减少特别明显,在21世纪初出现不过几次,其减少速率远远大于沙尘暴和扬沙天气。
材料二 我国生态破坏严重区分布示意图。
(1)①地区沙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一,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甘肃民勤县沙尘减少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破坏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第(1)题,①地区的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强,造成荒漠化进程快。第(2)题,②地区相对①来讲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严重。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第(3)题,③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黄土的特性(直立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质构造强烈造成地表的高低起伏,加剧水土流失。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人类与环境必须和谐发展,民勤县虽然处于荒漠化严重地区,但只要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能使环境得到改善,逐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2)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 “三北”防护林工程
(3)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质构造强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4)民勤县人民改变了原来与环境对立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退耕还林还牧,因地制宜,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环境得到改善。备选答案
①运输 ②循环型经济 ③能源 ④利用 ⑤复垦 ⑥资源型 ⑦地下水 ⑧节约用水 ⑨供需 ⑩技术 利用率 生活 时空
我国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耕地面积减少
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沙漠侵吞大量良田;②城市工交建设和农村住房占用耕地;③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建设占用耕地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乱占耕地行为;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节约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耕地退化
耕地质量下降
①工业废渣、废水的排放;②农业、化肥、农药的滥用;③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堆放
①严控工业污染物的任意排放;②增施有机肥、发展生态农业;③改良中低产田
水土协调度低
①水资源南多北少;②耕地北多南少;③水土配合不协调
①南水北调;②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改良品种,推广耐旱作物
(2014·海南高考)下图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答案】 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守护好这个共同的家园。图示为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1)据图说明2001~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至少两条)
(2)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有两个特点表现非常明显,一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减少的速度有快有慢。第(2)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1)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②减少的速度有快有慢。
(2)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沙漠侵吞等丧失大量良田。
②城市、工交建设和农村住房占用耕地。
③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耕地退化;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占用耕地。
我国能源问题的分析方法
对于我国能源问题的掌握和分析,应着眼于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1)浪费严重,能源短缺;(2)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表植被破坏;(3)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4)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产生的原因
(1)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3)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4)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3.解决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2)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4)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5)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资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图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油,均为矿物能源,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硫氧化合物、氮氧化物气体、废渣等废物,进而会导致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加强、酸雨等问题。第(2)题,利用水能发电需修建大坝,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水库建成以后,会对河流径流、库区地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有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2.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2)题。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1)我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
B.丁、c
C.乙、d
D.丙、d
(2)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技术水平低,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解析】 第(1)题,我国需大量进口的能源是石油,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第(2)题,我国能源产出率低是由于技术水平低、浪费严重造成的。
【答案】 (1)C (2)C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以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重点) 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难点)
一、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破坏:煤矿开采活动对土地可造成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可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堆积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大量占用。
(2)对环境污染:对周围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
2.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在堆存、装卸过程中会发生自燃或扬尘,从而污染大气环境,同时会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海洋,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3.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洗选的影响:会排出大量洗煤水。
(2)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3)在液化和气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
(4)石油在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4.利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1)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燃料消耗激增和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2)化石燃料燃烧时向环境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
(3)各类电站的废热水排入水域时,热污染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增加,从而使得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
1.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那么以后我国可以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代替煤炭吗?
【提示】 不可以。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能满足能源需求,新能源可供利用量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所以煤炭资源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1.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
(1)概念:对抛荒的土地进行再次开垦。
(2)复垦模式
2.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3.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
(1)循环经济概念: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2)与传统经济对比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流程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
特征
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
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
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
随着资源的耗竭,资源型城市要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如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
2.建设生态工业园可以杜绝污染吗?
【提示】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环境污染,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不能杜绝环境污染,而只能将污染减至最小。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4.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3.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会加快矿产资源耗竭的速度。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利用矿产资源的品种日益增加,类型越来越多,品位要求不断降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开始,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辟广阔的前景。所以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有可能延长了某些矿产资源耗竭的年限。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采矿在地下,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采矿活动分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开采方式,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下开采是把矿物从地下开采出来,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使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破坏,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表整体下沉。露天开采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因大规模地挖掘,使表土层疏松,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退化;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
2.要解决我国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
3.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将下列有关生产环节合理地联系起来:小麦种植、啤酒厂、沼气、畜牧业。
【提示】 小麦作为生产啤酒的原料,啤酒糠用来饲养动物,动物粪便和小麦秸秆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做饭、照明,沼液可以养猪,残渣可作为种植小麦的肥料。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5%以上。据此完成(1)~(3)题。
(1)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事件
D.水体污染
(2)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产生的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
D.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
(3)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江汉平原地区
【思路点拨】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燃烧大量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从而产生酸雨。
【解析】 第(1)题,大量燃烧煤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源。第(2)题,酸雨造成的危害主要是使河湖水、土壤酸化,危及生物生存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等。第(3)题,酸雨的强度取决于酸性气体的浓度,或者能源消耗量,另外也有地形等自然原因。我国沪宁杭地区,经济最发达,工业排放的硫氧化物相对也较多。
【答案】 (1)B (2)D (3)C
学生分组探究二 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之后,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的?
【提示】 成立了国际能源委员会,并建立了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和供应储备,以便应对石油危机。
2.人类社会应对资源缺乏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提示】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一直是人类社会应对资源缺乏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3.针对我国进口石油越来越多的现状,从节约石油和开发石油替代品方面考虑,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
【提示】 (1)节约石油方面:①加大科技投入,研制节油设备,提高石油利用率;②加大石油管理力度,杜绝浪费现象。
(2)开发替代能源:①开发研制太阳能动力汽车;②研制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③研发煤炭液化技术,部分替代石油。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影响
表现
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当常规能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短缺以至耗竭时,人类会以更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形式组织起来,以便更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
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正在自觉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如中东地区不断发生的战争
,
1.运用结构图表,记忆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2.改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量,增加煤炭转化为二次能源(电能、煤气)的生产量;(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3)加快废弃矿石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3.运用歌诀法记忆露天采矿后的环境治理措施
露天采矿危害大,表土不用护好它;
城市淤泥有用处,回填矿区好家伙;
进行复垦和种植,注意养护土地发。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矿产资源属(可再生、非可再生)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
(2)就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费量看,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是________。
(3)矿产资源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主要是提高资源的________,减少浪费,延长资源的________。
【思路点拨】 矿产资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口数量和物质消费量的加速增长,现在人类对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实际消费来看,占世界人口约26%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总能源开采量的77%。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延长消耗年限是应对资源缺乏的基本方法之一。
【解析】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依赖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规模的扩大、交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资源短缺状况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提高利用率、延长消耗年限。解答本题就是要培养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答案】 (1)非可再生 有限的 (2)发达国家
(3)消费增长量大的矿产其可开采寿命就衰减得较快
(4)利用率 利用时间
教材P24图2-2-1 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
无论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采矿活动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会导致矿区周围土地的变化。
1.露天开采需要把矿体上的上覆地层和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出的岩石和土体的堆放又要侵占大量土地,所以露天开采常常造成双重的土地破坏。
2.地下开采常常引起地层断裂和塌陷。
—————————————————
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能的是( )
A.导致土地退化
B.造成水污染
C.导致生物多样性
D.加剧水土流失
【解析】 露天采矿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能导致地面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种类减少。
【答案】 C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25页思考
【答案】 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鱼类死亡,引起海鸟死亡,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原油漂浮到岸边沙滩上,破坏了海岸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教材第27页思考
【答案】 1.日本重视节能。(1)日本高度重视提高非生产性领域的能源效率,通过科技投入,开发利用节能生活用品。(2)在交通领域也十分注重节能。关注轿车节能,实行公交优先,利用智能交通系统避免公交车堵塞。(3)修改《节约能源法》,导入了“领先原则”,利用科技,创新节能新产品。(4)在民用与办公建筑物方面,继续提高隔热性能,注意开发建筑物“开口部位”的隔热技术。(5)在开发新能源领域,注重对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主要的新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2.在实际生活中,自己要从节能小事做起,节约能源。如节约照明用电,使用节能灯,做到人走灯灭;倡导坐公交车,少坐轿车;家用空调的温度夏季调得不宜太低冬季不宜太高,家用电器设备在工作完成后切断电源,避免只关电器电源,家用电器仍有部分在工作耗电;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约电能等。
教材第29页思考
【答案】 除了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外,还有生物能源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发展前景可依据原料分析。
教材第30页思考
【答案】 1.节能示范楼主要是从节能照明、自控系统等方面节能的。中美节能示范楼的建筑特点之一是加大了采光面积,窗子特别大,目的是充分利用光照,以节省能源。
2.可以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将背阳处的窗子设计的偏小、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供晚间使用等进行建筑物的节能。
一、选择题
1.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
【解析】 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通过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答案】 B
2.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不产生CO2,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燃烧依然会产生温室气体,同时目前也不可能大规模开发而取代水电站。
【答案】 D
二、综合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 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和2000年度)。
能源状况
1973年
2000年
能源进口依赖率(%)
89.4
81.0
石油消费比重(%)
77.4
53.0
进口中东石油占进口石油比重(%)
79
82
材料三 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20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是日本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3)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对照材料一中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例在下降,天然气的比例在上升,2030年后,天然气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因为天然气的环境效益比石油高。第(2)题,日本的石油目前主要来自中东地区。材料三中反映的是日本为解决石油来源单一化而作出的努力。第(3)题,从日本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施能源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答案】 (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2)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或石油来源单一化)。
(3)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4.近十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受世界各国重视。读图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主要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百分比
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我国单位产值消耗能源量的变化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________。
(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________。当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________。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________趋势。从建设和谐社会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及与世界能源结构的差异,同时还考查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只有在充分挖掘图中信息和熟记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正确答题。
【答案】 (1)我国以煤炭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
(2)石油 煤炭
(3)水能 西南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4)利用率低(或单位产值能耗高)
(5)上升 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备选答案
①气候异常 ②樵采 ③森林资源 ④生物物种 ⑤人口数量 ⑥生态 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生态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有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抗外界干扰能力低,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后恢复比较困难,自身稳定性差,易被破坏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2.人为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
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从自然原因(如黄土的特性、地形、降水、地质构造和根源)以及人为原因(如毁林开荒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产生原因。利用同等关系联系图的形式分析原因可把整个过程清晰地概述出来,效果比较好,如下图所示: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第(2)题,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第(3)题,题干中提到,这种速生桉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旱季水分不足。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
①贵州 ②云南 ③广西 ④重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
①土层薄,山多坡陡 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 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图中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图示区域的中、东部,贵州和广西所占比例最高。第(2)题,石漠化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时,大量冲刷表层土,露出了基岩。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可知,山多坡陡,土层薄,容易被侵蚀,结合这里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答案】 (1)D (2)D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
不合理的发展农牧业和开发新资源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的主导因素,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应从保护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入手。具体如下:
(2015·南通模拟)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
(1)图示河源地区生态脆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对三江源地区来说,广布的湿地具有________等生态价值。
(3)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为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解析】 第(1)题,三江源地区气候寒冷导致生态脆弱。第(2)题,湿地的生态价值有涵养水源;补给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水源;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空间。第(3)题,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具体有高强度捕猎、采集;破坏植被;过度放牧、垦殖;城市、交通发展破坏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第(4)题,具体措施如退耕还草(林);休牧轮草;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等。
【答案】 (1)气候寒冷
(2)涵养水源;补给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水源;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空间
(3)高强度捕猎、采集;破坏植被;过度放牧、垦殖;城市、交通发展破坏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
(4)退耕还草(林);休牧轮草;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
2.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解析】 (1)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1.荒漠化的概念、原因及其主要表现。(重点) 2.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重难点)
一、荒漠化的产生
1.概念: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原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异常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下降。
②干旱多风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作物歉收、草地载畜能力下降。
③贫瘠的土地在干旱条件下易发生风蚀导致荒漠化;农田因蒸发加快而加速可溶盐类的蓄积,导致盐渍化。
④暴雨也是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2)人为因素: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①过度农垦:许多地方为了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随意开垦,耕种一两年后随即撂荒。人为地开发草场不仅破坏了地表原有植被和土壤结构,也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②过度樵采: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沙丘因而活化。
③过度放牧:超载放牧使大面积的草场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还导致虫害和鼠害猖獗,草场逐渐变成了荒地。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多地方仍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作物,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还导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渍化。
(5)其他人类活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石油勘探、修筑道路、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等,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
1.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挖药材;水资源利用不当。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①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②荒漠化地区今后应向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立体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③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草场建设
①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油(菜)草间作、草田轮作、粮草间作、林草间作等草田合一机制,通过畜粪还田和豆科牧草固氮,实现“草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②固定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
③对掠夺经营草场造成草场退化者要给予处罚。
④还要加大退化草原的恢复与重建力度,如封育自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草场、引洪淤灌等。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①要在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耕地数量的增加,生产力偏低或下降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草。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如畜牧业的发展,应该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以减轻对草场的压力;增加圈养牲畜的数量,以充分利用作物剩余秸秆等。
③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4)开发新能源: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2.植被破坏造成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 从两个方面认识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一是森林面积锐减:①使木材和林副产品产出少;②珍稀动植物减少或灭绝;③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二是草原退化: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造成荒漠化。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荒漠化的产生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提示】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何谓沙漠化?其与荒漠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之一。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是沙漠化的结果。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人为因素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樵采植被作为燃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
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
风蚀沙化次生盐渍化
图解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则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过度放牧和城市交通建设。第(2)题,干旱是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此题可根据图中因素并联系实际作答。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学生分组探究二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农垦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出现盐碱化。
2.如何优化林业结构?
【提示】 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3.如何改善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提示】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干旱地区划分的依据、界线及所经过的地区;进行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200
mm、小于400
mm,属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
mm的地区属干旱地区。(2)生态建设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答案】 (1)干旱、半干旱 (2)选②或③ 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物,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教材P50图3-2-12 2002年北京出现的一场沙尘暴
—————————————————
1.在气象学中,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尘、沙尘暴三个等级。浮尘:指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尘: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沙尘暴的瞬间风速大于25米/秒,风力10级以上,可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2.产生沙尘暴天气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驱动力;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在强大气流驱动下,地面缺少植被覆盖时,气流携带大量地表粉尘悬浮在空中形成沙尘,其高度达1
000~2
500米,严重时可达3
200米。
—————————————————
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析】 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沙尘,二是有大风天气系统。我国北方近年一些大城市扬沙天气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北方春季多急行冷锋的活动,多大风天气;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裸地扩大,以及郊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大量裸露,加之春季蒸发旺盛,如果有急行冷锋的活动就容易引起扬沙天气。
【答案】 B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47页思考
【答案】 2000年与1989年比较,浑善达克沙地中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比重增加,固定沙丘比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异;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森林、草地等)导致土地荒漠化所致。
教材第50页思考
【答案】 内蒙古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的发展,会造成当地严重生态问题,危及当地居民生活,甚至被迫迁移,并成为首都北京的沙尘暴沙源地。
教材第52页思考
【答案】 1.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经济模式,实际是对沙质草地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地外围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护林,防护林内田地合理种植,防止土地沙化。
2.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既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防止了土地沙化,而且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种模式符合生态经济效益原理。
教材第54页思考
【答案】 1.“三北”地区,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从新疆一直延伸至黑龙江,形成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教材第55页思考
【答案】 1.沙波头治沙主要是在流动沙丘上设方格状防护网,形成带状沙障,栽培固沙植被,使沙丘沙面结皮,形成固沙的生态环境。
2.这是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一、选择题
下面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回答1~2题。
年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第2题,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的治理荒漠化,如露天采矿区应加强复垦,草原地区应实行轮牧制度等。
【答案】 1.B 2.C
二、综合题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防沙治沙与生态保护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利用5年时间在宁夏境内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积108万亩。此次项目世界银行共贷款8
000万美元,涉及宁夏兴庆区、灵武市、平罗县等7个市、县(区)。
材料二 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A地区荒漠化较快,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治?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直接读出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的分布,其自然原因是降水少且多大风天气。第(2)题,A地区是我国的草原区,应注意对草原的合理利用,退耕还草、合理用水、加强合作等。
【答案】 (1)特点:主要位于我国西北与华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成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
(2)加强管理,禁止过度放牧,合理载畜;禁止过度开垦;保护植被;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合理用水;加强区域合作等。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答案】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
1.掌握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 2.结合具体的环境污染事件,分析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难点)
一、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1)定义: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持续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舒适、健康和福利。
(2)危害:对人体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引起急性或慢性病,以致死亡等。对福利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财产器物等的危害。
(3)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
(4)大气污染物主要有颗粒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几种。
2.水污染
(1)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2)原因:水污染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水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3.土壤污染
(1)定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
(2)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1.滥施化肥造成的污染有哪些?
【提示】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土质改变、土壤的再生能力十分低下、农产品品质品味下降,还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最为典型的是对饮用水的污染。
二、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1.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1)污染源: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
(2)危害: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甚至中毒、死亡。
(3)整治措施:积极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等。
2.滇池的污染
(1)原因:污水大量入湖。
(2)危害:氮磷含量过高、水质下降、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藻类的恶性繁殖,水体含氧量过低,水生生态遭破坏。
(3)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冲刷施用过化肥、农药的农田后进入滇池的雨水,工业污水。
2.水体富营养化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对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体富营养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富营养化,它是湖泊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的天然过程,极其漫长。另一种是人为富营养化现象,它演变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期内使水体变成富营养状态。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大气污染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什么?
【提示】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2.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哪几种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信息?
【提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微粒。
3.光化学烟雾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剧毒气体的光化学烟雾。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2.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污染物
主要成分
主要来源
危害
颗粒物
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固体状物质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筑、冶金等工业生产和人类的农耕活动
被人体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硫氧化物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
硫、一氧化硫等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形成酸雨
碳氧化物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一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
氮氧化物
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
造成酸雨
碳氢化合物
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石油冶炼
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
其他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制冷剂、发泡剂、溶剂、火箭燃料
氟氯烃可造成臭氧层空洞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图解我国北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我国化石燃料生产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思路点拨】 比较图中污染物的数量,煤的数量最大,天然气的数量最小。应多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解析】 根据图例对比分析各种化石燃料排放的污染物,可以看出天然气的主要优点。能源问题及其污染问题的解决,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1)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利用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最轻。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
学生分组探究二 水污染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水体富营养化后导致藻类过度繁殖,水体缺氧,鱼类窒息死亡。
2.目前滇池正在实施的洗“藻”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清除水中的蓝藻,解决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水体污染的类型、表现及其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排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亡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藻类大量繁殖;②水体中植物死亡;③鱼类死亡;④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2.水污染还有多种物质的危害,如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并影响渔业。热污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水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 第(1)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
【答案】 (1)变化特点: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原因:①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②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③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②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③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④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教材P62图4-1-5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
1.土壤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大气沉降物等。
2.工厂排出废气会污染大气,大气污染物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工业污水排进河流造成水污染,污水灌溉又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是生产和生活的垃圾,是污染物,但放在地面就会造成土壤污染。
—————————————————
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①化肥 ②农药 ③污水灌溉 ④垃圾焚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周围工矿区污染更为严重。第(2)题,垃圾焚烧主要污染大气。
【答案】 (1)D (2)B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58页思考
【答案】 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内容中,涉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方面包括:海洋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淡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耕地和土地等。
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按污染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按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等。
2.略
教材第63页思考
【答案】 1.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它主要发生在湿度低、气温高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2.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对人体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黏膜,使人呼吸困难,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化,甚至可导致体弱的病人死亡。烟雾还能造成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腐蚀而损坏,光化学烟雾还使大气浑浊,降低大气可见度,影响汽车、飞机安全运行,造成车祸、飞机坠落事件增多。
3.预防光化学烟雾可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制定法规,监测废气排放,积极改善城市交通结构,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和提高汽油质量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如油漆、涂料的使用等。
教材第64页思考
【答案】 1.造成滇池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污水的排放,这些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生活污水,包含粪便污水、洗涤污水和废弃食物形成的污水;其次是冲刷施用过化肥、农药的农田后进入滇池的雨水;最后是工业污水。大量污水的排入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滇池水污染。
2.滇池污染主要是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补给水源不足三大原因引起的。因此滇池污染治理必须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要治理城市污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增大污染的去除量,减少排入滇池的污染物的数量,使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再排入滇池;二是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加强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处置,防止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三是实施跨流域调水,使城市不再饮用受污染的滇池水,同时用雨水补充滇池水体。还要依法治水搞好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可见,治理滇池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不是哪一个单项措施所能见效的。只有把滇池治理作为系统工程:经济的、工程的、法律的、行政的、生态的各项措施共同结合,滇池湖泊生态才能根本改观。
教材第65页思考
【答案】
1.本溪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特征导致大量烟雾的排放是本溪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同时特殊的地形、天气也加剧了其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辽宁本溪的工业以生产钢铁、煤炭、水泥等重工业为主,城市有数百个烟囱夜以继日地向空中喷吐烟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治污措施不力。本溪市处于盆地中,地形闭塞,易出现地形逆温现象。污染物不易扩散,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2.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本溪市提出了改善城市的七项举措,吸取了以往工业发展的经验,本溪市提出了今后环保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体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初步将本溪建成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优良、生态良性循环的山水旅游工业城市。今后的城市发展应做到经济环保,互利双赢,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选择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2008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SO2排放率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SO2排放率,正确的叙述是(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以煤代薪柴
D.种植薪柴林
【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抓住图例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大气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第2题,主要考虑从能源角度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如开发新能源。
【答案】 1.B 2.A
二、综合题
3.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见下图。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材料三 见下图。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降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并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把图中三条折线对应的浑浊天数相加,可以得出,12月浑浊天气日数最多,7月最少。第(2)题,工业废气、交通工具的尾气都会使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多,近地面的逆温会导致空气对流不畅,加剧大气污染。C、E均可降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第(3)题,工业区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导致SO2含量增多。第(4)题,要学会“针对问题找措施”,从条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NOx、SO2、PM10的排放量较多,因此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化、治污、法规”等措施进行治理。
【答案】 (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4.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 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答案】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第二节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1.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重难点) 2.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3.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观念和行动。
一、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1.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态度:人类必须调整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每一个人都应该端正态度,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自觉地珍惜自然、善待地球。
(2)责任:
我们应该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倡导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活动。
2.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1)采取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学校指学校的管理、课程、环境及与社区的关系,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绿色社区是指具有符合一定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并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做“绿色”公民的行为规范要求有哪些?
【提示】 时时处处运用自己的绿色行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实际行动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1.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要像保护母亲那样保护自然环境。
2.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青年学生应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4.以我为先,从我做起,做绿色志愿者,做一名环境保护卫士。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你认为是不是应该提倡环保领域中的见义勇为行为,为什么?
【提示】 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
2.为什么说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国策成功实施的基本前提?
【提示】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人类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环境规律,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有赖于环境意识的提高。
3.公众自身的环境友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 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努力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为环境保护尽职尽责;改变消费观念,做绿色消费者。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2.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
(1)采取绿色生活方式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
(3)参与创建绿色社区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世界环境日这一天,某城市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有人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公园名称
面积(×104m2)
餐厅面积(m2)
厕所蹲位(个)
设计日容量(万人)
高峰时段人数(万人)
日总人数(万人)
A
125
3
000
100
5
10
20
B
50
1
500
40
2
3
5
(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该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________米2/人,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米2/人,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__人/个。
(2)根据表格,请分析公园免费开放日产生的问题,试举两列,并分析原因。
(3)针对上题列举的问题,请你从以下角度各提一项改进措施。
从游客自身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公园管理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政府决策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的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少数游客还带着工具去挖野菜,致使不少草坪伤痕累累。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电视台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分析、归纳地理表格材料的基本能力,准确把握表中的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第(1)题,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可作答。第(2)、(3)题,根据表格可知,公园免费开放会导致人流过多,使得用餐、用厕困难,原因是公园设计标准低,改进措施可从游客、公园、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针对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设计公益广告词,能体现“保护绿地”的创意均可。
【答案】 (1)12.5 0.03 1
000
(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
(3)不盲从;遵守秩序 加强宣传;加强管理 增加开放公园数量;增加开放次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宏观管理
(4)略(围绕“保护绿地”,要有创意)。
学生分组探究二 个人环境道德行为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你认为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提示】 积极参与当地环保NGO(民间环保组织)组织的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参加环保行动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行为准则
内容
行为举例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替代纸质贺卡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便
1.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消费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质的回收利用,能源的回收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类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我们倡导的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消费者在消费前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和废品的回收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重视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也会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2.家庭绿色消费的内容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行政法规30多项,环保法律20多项,缔结和参加了国际公约30余项,资金投入从1981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
000亿元。
(1)根据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的认识。
(2)过去,我国的环保工作主要局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环境专业工作者,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________,保护环境也必须依靠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的最大限度的认同、支持与参与。________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树立环保意识
②参加工作以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④学习和生活中减少浪费
【思路点拨】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体现的是环保理念的改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则。
【解析】 第(1)题,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反映的是公众环境理念的转变,只有参与环境管理,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第(2)题,主要考查公众参与的作用,结合教材即可总结出答案。第(3)题,②项错误,环境保护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答案】 (1)“要我环保”反映的是政府的约束能力,没有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自主作用;而“我要环保”反映的是公众对参与环保的程度和意识的加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使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水养鱼”只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往往造成环境的破坏;“鱼养水”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 公众及社会团体 青少年 广大青少年
(3)①③④
教材P85图5-2-3 绿色生活方式
—————————————————
1.“家庭绿色消费模式”这种新型消费模式是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和有毒素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
2.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时避开下列产品:①危及消费者或他人健康的产品。②生产使用或废弃过程中明显伤害环境的产品。③生产、使用或废弃期间不相称地消耗大量资源的产品。④从濒临灭绝的物种中获得材料,用以制成的产品。⑤乱捕、滥杀所得的产品。⑥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产品。
—————————————————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题,“绿色”并非是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第(2)题,使用低毒农药治虫害和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不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
【答案】 (1)A (2)B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87页思考
【答案】 1.将电扇开到较慢档位;不用或少用方便袋;捡拾垃圾;组织环保讲座等。
2.略
一、选择题
1.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循环回收 ④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⑤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绿色生活是指人类在保证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答案】 D
2.环境污染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现代生活所使用的化工产品,如泡沫绝缘塑料制成的办公桌、化纤地毯及书报、油漆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CO2
B.N2 C.甲醛 D.甲烷
【解析】 该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注意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目前,家庭装修带来的主要污染气体是甲醛,它是一种重要致病(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答案】 C
二、综合题
3.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的叶子都烤黄了。
材料二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重庆50余名环保志愿者在南山黄桷垭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来往游客仅对活动派发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志愿者对游人破坏环境行为劝阻时,还招来责骂。一位妇女将擦嘴用的纸巾扔到树林里,却振振有词:“这才是让它回归自然。”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木炭火烤黄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________。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答4条以上)
【解析】 第(1)题,两则材料均反映了当前环保行动阻力重重,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的现象。第(2)题,木炭本身就意味着森林被砍伐,而木炭火又烤黄了绿化树,更说明它使森林遭到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因此,从森林的环境效益的对立面来回答即可。第(3)题,公众参与最基本的态度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第(4)题,注意本题中强调的是“抵制”“不良行为”,因而应从自身可能具有的不良行为来回答。
【答案】 (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②购买一次性商品;③浪费水、电、纸张等;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⑦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
4.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请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建造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
【解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汽车尾气的成分、垃圾分类、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及绿色学校的相关知识。
【答案】 (1)二氧化硫 酸雨
(2)玻璃 废纸 废塑料 废金属(任选两个)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噪声,吸纳灰尘,美化环境等。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冲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工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决策等。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理解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重点) 2.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难点)
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世界水资源危机的主要表现
(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减少,供需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到与水有关的人类生存、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也造成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水资源危机。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
2.中国水资源现状
(1)总量丰富: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人均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4)水资源问题: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
1.我国南方地少水多,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南方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通过开源和节流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1)开源:可以采取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等措施,还可以采取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
(2)节流: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2.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
(1)地下水要限量开采,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2)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把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资源搭配运用。
(3)做好回灌补源,保护地下水资源。
3.海水淡化: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为内陆地区节省更多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4.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1)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的利用率。
(2)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3)在工业生产中,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用水效率。
(4)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5)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节约生活用水。
5.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加强对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重视对污水的处理,实施污水资源化,这样可取得净化环境和减少洁净水需求量的双重效益。
6.注重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水不仅是资源,同时也是环境要素。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提示】 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提示】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且北方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特别大。
3.为什么说我国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缺水严重?
【提示】 我国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但由于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大,所以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较西北地区更为突出。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是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其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分类
具体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
总量有限: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可直接利用的有限:人类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约为每年9
000立方千米,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受气候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淡水资源丰富。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每年总水量和人均水量都低
人为原因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人口增加,导致用水量扩大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加
其他社会用水量扩大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浪费现象普遍
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紧缺
水体污染严重
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1)分析缺水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的原因。
(2)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补充作用
(3)图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其中东线和中线主要解决我国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5)为解决(4)题所述地区缺水问题,除南水北调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思路点拨】 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世界缺水的原因。结合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原因、意义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解析】 第(1)题,水资源短缺是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浪费严重和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造成的。第(2)题,冬季引水,黄河水含沙量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第(3)题,由图示可知①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调水入山西,②工程是将滦河水调入天津,③工程是将滦河水调入唐山。第(4)题,由图示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输往华北地区,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第(5)题,应从开源和节流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世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世界性水土配合欠佳;水资源污染、浪费现象严重;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2)B (3)引黄入晋 引滦入津 引滦入唐 (4)华北
(5)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提高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等。
学生分组探究二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提高了水价,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提高水价是为了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实施污水资源化可取得怎样的双重效益?
【提示】 净化环境和节约用水。
3.华北地区由于地表水十分匮乏而大量开采地下水,这样做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因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的地方(尤其是大城市)还会引起地面下沉,甚至造成地上建筑物坍塌,在沿海地带还可能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水资源短缺问题可通过开源和节流逐步解决,其具体分析如下:
措施
具体方法
开源
修筑水库、开渠引水
在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河流修水库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限量开采地下水;多种水源搭配运用;做好回灌补源,保护地下水资源
采取废水处理再利用
处理后的废水尽可能地回收利用,以节约水资源
海水淡化
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和海水的直接利用可节约内陆地区的淡水资源
人工降雨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节流
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利用率;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节约用水
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要在最大限度减少排污量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城市污水管道网
开源与节流,只有在水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水资源保护是今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
1.结合水资源短缺的形成原因,归纳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
淡水短缺原因
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储量有限
海水淡化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人为原因
用水量大增
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水资源浪费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地区
水资源的多少
存在问题
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水资源丰富
在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和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长江以北外流河区
水资源相对较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流河区
水资源最少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为该区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思路点拨】 本题以局部地区图呈现相关信息,考查塞内加尔的气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是对“中非友好合作”这一热点问题的考查。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 根据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地处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沿岸沙洲受加那利寒流影响较大。(1)富塔贾隆高原降水量大,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故被称为“西非水塔”。(2)从图中可看出,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沙漠和时令河较多,所以要发展农业生产,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是关键。
【答案】 (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教材P34图2-3-4 不同灌溉方式实际灌溉效率比较
—————————————————
大水漫灌不仅浪费了水源,而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喷灌既节约了水源,而且使作物叶面湿润,改善了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春旱严重;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和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缩减农田面积又不利于农业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新的节水措施,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B项降低农业用水总量可以缓解水紧张状况,但不符合生产实际。
【答案】 D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31页思考
【点拨】 1.读表2-3-1“中国水周”主题表,可以看出,每年主题的关键词有水、节水、可持续发展等。
2.下一个“中国水周”主题可从开源和节流这两个角度,结合人类自身发展总结归纳出一个主题。如“海洋,人类水之源”“海水淡化,促人类发展”“节水,从我做起”等。
教材第32页思考
【答案】 1.非洲的撒哈拉、阿拉伯半岛、非洲南部、亚洲中西部、澳大利亚中西部、美国西南部、南美洲西部。这些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地处大陆内部以及信风的离岸风处,降水少,蒸发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2.略。
教材第33页思考
【答案】 1.我国缺水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西北部、青海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为上述地区距海远,深居内陆,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气候干旱,形成缺水带。
2.因为我国水资源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因此要进行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的意义在于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实现资源的再分配,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
教材第35页思考
【答案】 1.污水处理的基本环节有初步处理(沉淀泥沙等)——再处理(滴流过滤,细菌分解)——追加处理(天然净化,氯消毒)
2.污水处理的再生水可用来农业灌溉,厕所冲洗,园林喷灌,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河流恢复、洗洁等。
3.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可用来制作花卉专用土、填充地下矿井、用于矿山地面复垦、改良土壤等。因为这些污泥经过处理,肥力较高。
教材第37页思考
【答案】
1.城市雨水利用除灌溉、洗车、冲厕、喷泉景观用水等用途外,还可用于道路保洁、工业冷却设备补充用水、恢复河流、绿地用水、净化后作家庭洗洁用水、生活饮用水等。
2.雨水利用不能解决城市之渴。因为城市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每天用水量都很大。而每次雨水收集数量总是有限的,且不是天天降雨。所以,城市雨水利用能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水问题。
一、选择题
1.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 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 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 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缺水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答案】 B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
【解析】 注意纵坐标表示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可利用量”和“开发利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发程度越高说明水资源越紧缺,因此海河流域水资源最紧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
【答案】 C
二、综合题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略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地人口密度、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供求状况也不同,我国水资源供应最紧张的地区分布在过渡地带。
【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3)水污染严重
(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相对较少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将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材料二 2011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材料三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现已相继启动了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等标志性工程,在洞庭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局部水质由V类变为Ⅲ类的基础上,实施全省城镇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实施“区域限批”“企业限批”等措施,从制度上保证治理目标的实现,确保湘江水质保持在Ⅱ类,打造中国的“莱茵河”。
(1)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河流水质有何差异?
(2)试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水质类别和我国实际,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缓解我国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压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水质的区域差异。河流水质的好差与本身的自净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有直接关系。我国南方河流流量大,水质较好。而北方重工业多,污染物多,导致水质较差。解决水资源短缺要从工程措施、观念转变入手。
【答案】 (1)南方河流水质较好,北方河流水质较差。
(2)①南方河流流量大,自净能力强;②北方重工业发达,排放污染物多。
(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加强环境管理等。第二节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1.说出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3.说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并能理解固体废弃物几种处理方式的利弊。 (重难点)
一、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1.定义: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分类: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
1.城市垃圾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来源广泛,变化大。城市垃圾来源广泛,其成分随时间、场所,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许多因素而变化。
(2)种类多,数量大。城市是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地域,垃圾数量庞大。
二、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污染大气:固体废弃物的细粒被风吹起,会增加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导致大气污染;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挥发释放到大气中,也可导致大气的污染。
2.污染水体
(1)阻塞河道、危害水利工程。
(2)会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使水体酸化、碱化、矿化,甚至富营养化、毒化。
3.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成分也会渗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碱化、酸化、毒化。
4.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
2.城市垃圾已演化成社会公害,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上,包括:占地塞河,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等,已演化成社会公害。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主要措施
1.填埋
(1)优点: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
(2)缺点: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2.堆肥: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升高,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3.焚烧
(1)优点:回收热能,垃圾减量最彻底。
(2)缺点:耗资巨大,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方式有哪些?
【提示】 (1)通过破碎、分选等方式,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直接利用和回收资源,如对废旧玻璃制品的处理。(2)通过化学的、生物的方法回收、处理垃圾。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固体废弃物包括哪些物质?
【提示】 包括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农业垃圾主要指人畜粪便及植物秸秆,你认为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提示】 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或者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生产沼气。
3.举例说明城市垃圾变化大的特点。
【提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不断出现新的垃圾,如废旧汽车、电脑、家具、包装材料等。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多,垃圾的排放量和堆积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农村垃圾等(见下表)。
来源
组成
城市垃圾
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维护、机关团体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般包括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弃物、粪便等
工业废弃物
量最大。主要是采矿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建材、机械加工业等排放及产生的煤矸石、锅炉渣、钢渣、有色金属废渣等
危险废弃物
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放射性或引起危险的特性。日常生活中的废药品、正负胶片、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废电池等
农村垃圾
人畜粪便及植物秸秆、废塑料薄膜等。
垃圾就是废物,没有利用价值可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实际上所谓废物一般是指在某个系统内不可能再加工利用的部分物质。但是“废物”具有相对性,一种过程的废物,往往可以成为另一种过程的原料。因此,固体废弃物只能认为是某种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习惯性称谓,是可以依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的。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下列有关固体废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容纳和消除的能力,因此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问题,自人类出现以后就存在
C.固体废弃物可通过间接污染大气、土壤等危害人体健康
D.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一定能使垃圾回归土壤
【思路点拨】 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因此有些大中城市正在成为被垃圾包围的“孤岛”。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概念、来源、产生的危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 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自净能力,但如果人类排入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泛滥成为一种环境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垃圾要占据大量的土地,并通过污染大气、水、土壤等危害人体健康。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等自然净化能力并不能完全处理现代垃圾。
【答案】 C
学生分组探究二 城市垃圾的危害及防治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提示】 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产生沼气,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爆炸事故。
2.消减固体垃圾量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提示】 焚烧。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城市垃圾的危害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
主要危害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①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污染②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③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④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②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产生含有害物质的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①风化、雨雪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②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其他影响方面
①占用土地,加剧可耕地短缺②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③危险废物危害人类健康
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1)垃圾的处理
①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a.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b.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c.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有害物质受雨水、地表径流冲刷而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地区土壤。
d.城市生活垃圾中含大量有机物,填埋后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须排出,否则遇到明火可能爆炸。因此,垃圾填埋场要设置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填埋场使用期满,表面覆土后,排气管网出气口的位置与高度应科学合理,以确保安全。
②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三种途径,具体见下表:
垃圾资源化途径
方法
物质回收
从垃圾中回收可直接利用的废品,如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
特质转换
利用垃圾中的某些成分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用可堆腐有机物生产堆肥,用混合废塑料制取汽油和利用灰土和灰渣生产建筑材料等
能量转换
通过化学或生物转换,释放垃圾中所蕴藏的能量并加以回收利用
③城市垃圾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a.原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b.几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名称
方法简介
优点
缺点
焚烧法
通过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用于发电等
缩小废弃物体积,可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投资大、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填埋法
深埋于地下
不占用土地;操作简便;可处理所有种类的固体废弃物
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水源和空气污染
回收法
分类回收,再生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
不是所有的固体废弃物能回收
固化法
用水泥、石膏等固化剂包封
安全可靠
造成部分资源成为废弃物
堆肥法
利用微生物发酵以用作肥料
可产生有机肥料
适用面较窄,容易造成水源和空气污染
(2)城市垃圾问题的预防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②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商品的加工深度。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④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1.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方法
利用成分
优势
发电
有机物质
减少垃圾堆放量,消除细菌传播,减轻大气污染
生产沼气
有机垃圾、人畜粪便
、活性污泥
工艺简单,质优价廉,可部分替代煤、石油;杀灭病虫卵,有利于环境卫生
生产有机复合肥料
有机物质
城市垃圾中含丰富的有机质和作物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可增加农产品产量、培养土地肥力、改良土壤结构
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无机物质
生产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价廉物美
2.“白色污染”及其危害、预防和治理
白色污染是指由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及农用薄膜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是白色,因此称为“白色污染”。
因为“白色”污染物不易回收,难以降解,长期积累可使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通水和农作物扎根,破坏土壤结构和可耕作性;白色污染还释放添加剂,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家畜误食,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因为白色污染物具有不易回收、难以降解、分解、毒性较大等特点,因此,对于白色污染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尽量减少农用地膜、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对部分地膜、塑料袋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浪费;废弃地膜、塑料袋等要集中回收,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个人在治理“白色污染”中应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减少一次性塑料袋、餐盒的使用。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
材料二 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中国
70
20
5
5
材料三 垃圾处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
(2)解释材料三图中的中转站的主要功能。
(3)评价材料三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
(4)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
【思路点拨】 解答材料题,最重要的是认真阅读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审读和归纳总结。比较同一地理事物,异同点比较时,相同点要具有概括性,不同点要分析的细致;优缺点比较时,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最常见的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措施,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二给出的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垃圾处理都以填埋为主;而其他处理方式所占比重恰好相反。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关系可以得出答案。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填埋垃圾会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垃圾被填埋后,经雨水的浸渍和发酵后会产生二次污染。垃圾填埋技术要求不高,因而投资少。第(4)题,解决我国垃圾问题要从减少垃圾的产生、合理处理垃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来展开分析。
【答案】 (1)相同点:以填埋为主。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2)合理分类、暂时处理。
(3)有利: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不利:填埋垃圾占地面积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是火灾及爆炸的隐患。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至少答出3点)
教材P67图4-2-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主要有: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以及占用土地。
2.其对人体的主要影响为: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大气被吸入人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人通过饮用水及食用水产品将有害物质摄入人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污染物最后在人体内集聚。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会造成多种污染,其中以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为主
B.固体废弃物中的毒素可能在食物链中传递,但其毒性会减弱
C.固体废弃物不会影响土壤,只是使毒素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D.海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石油运输
【解析】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固体废弃物中的毒素会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积蓄,增强其毒性。固体废弃物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毒液会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自净能力。海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地上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 A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71页思考
【答案】 1.由案例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生物发酵、堆肥、回收等多种方式。
2.要调查自己所在地垃圾的主要种类,产生了怎样的危害,应采取什么治理措施,当地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处理垃圾,存在什么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对当地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一、选择题
1.城市垃圾的特点不包括( )
A.数量大
B.品种多
C.变化大
D.易降解
【解析】 垃圾中的许多成分,自然环境下难以自行转化降解,特别是新技术革命后新产生的报废物品。
【答案】 D
2.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并不能减除其危害性。某些电子产品焚烧后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或者有引爆的危险。因此①和④不能作为处理电子垃圾的方法。
【答案】 C
二、综合题
3.日益突出的“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下图给出了垃圾处理方法的优选原则,读图回答问题。
(1)垃圾能源化利用,相比于填埋处理“优”在哪里?
(2)要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必须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中最迫切、最关键的是减量化。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途径有哪些?
【解析】 垃圾能源化利用常见方式如建电站,可达到减小填埋量,减小因填埋垃圾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焚烧后,可以使垃圾减量,大幅度减小占用空间等。垃圾能源化利用,可以使垃圾减量,少占空间;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能够发热、发电,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化害为利。
【答案】 (1)垃圾能源化利用,可以使垃圾减量,少占空间;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能够发热、发电,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化害为利等。
(2)转变消费观念;改善产品(包装)设计;落实垃圾分类;垃圾分散化处理等。
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本题结合电子商务热点考查固体废弃物的类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两方面。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备选答案
①光化学烟雾 ②污染水体 ③大气 ④土壤 ⑤堆肥
农业污染的防治
项目
内容
类型及污染源
农作物及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水体污染: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白色污染:温室农业中的废旧塑料
大气污染: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
特点
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
危害
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污染土壤和环境,通过灌溉渠道或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②大量使用农药提高了农业成本,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增加了害虫抗药性,灭杀害虫天敌,破坏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人畜中毒事件也频繁发生;③重金属污染
防治措施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施用化肥
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防治病虫害
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
发展有机农业
实质
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
施用肥料
作物秸秆、绿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防治病虫害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防治
优势
产品是不受污染的有机食品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原因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出了土壤净化能力,就会使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受到抑制和破坏而削弱土壤生产力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措施
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
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来支撑。一方面,某些地区单位面积耕地上的氮肥使用量甚至高达5
000千克/公顷,而有机肥的使用量却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我国每年使用的近千种农药中,高毒、剧毒品种居多。农药污染每年造成约10万人急性中毒,尽管如此,虫害仍然大面积发生。
材料二 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下图是不同防治措施下害虫种群密度和作物污染变化图,其中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的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
(1)材料二中,生物防治始于图中的( )
A.A点
B.E点 C.F点 D.H点
(2)生物防治最突出的优点是( )
A.作物增产幅度大
B.促使生物种群数量最多
C.对环境影响小
D.降低生产成本
(3)农药导致人类中毒的渠道有哪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挖掘两则材料隐含的信息。第(1)、(2)题,考查生物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对图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E点开始农作物的污染指数迅速下降,害虫种群密度迅速降低,表明生物防治起到作用。第(3)题,农药导致人类中毒主要是农药污染了饮用水和食物产生的。
【答案】 (1)B
(2)C
(3)农药通过污染水源、污染农产品而使人类中毒。
1.如今,化肥、农药已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也是提高、保证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其结果是( )
A.改善了土壤结构
B.改善了土壤的墒情
C.有利于环境的净化
D.土壤酸度增大,板结变硬
(2)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
B.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成本相对较高
C.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生物防治病虫害是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之一
【解析】 第(1)题,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会污染土壤和环境。第(2)题,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之一。
【答案】 (1)D (2)B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都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措施
①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人手。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
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05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解析】
依材料可知,游客剧增是河水污染的原因,游客增加反映旅游服务业发展较快,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会增加。治理措施自然要从减少污水排放,以及对污水进行治理等方面考虑。
【答案】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效率。
2.(2014·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东北与西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知,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开发区污染最轻,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多,工业污染严重造成的。
第(4)题,土壤污染可以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备选答案
①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②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③生物物种锐减 ④水土流失 ⑤臭氧层破坏 ⑥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表现
内容
实质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
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
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
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
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
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下图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文明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了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文明结构不同。图中坐标横轴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纵轴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横轴刻度分别表示:原始社会时期为农业与狩猎采集劳动力之比,农业社会时期为狩猎采集与农业劳动力之比,工业社会时期为工业与农业劳动力之比,知识社会时期为工农业与知识产业劳动力之比。圆圈代表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包含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等。
(1)根据材料,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地关系是不可能和谐的
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最和谐
C.人类一直在努力使人地和谐
D.知识社会和原始社会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2)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人地关系是________,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人地关系开始不和谐;工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开始________,知识社会时期,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地关系,努力使其和谐发展。
(3)为了使人类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走________的道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地关系发展的过程:由图可知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人地关系基本和谐;农业社会环境问题开始加剧;工业社会进一步恶化;知识社会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发展。历史证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人类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答案】 (1)D
(2)较小 基本和谐 严重(加剧) 恶化
(3)可持续发展
1.读下面的“人与环境关系结构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2)下列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
【解析】 从图中分析人类主观要求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客观属性、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故A填对立。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说明人类与环境是统一的,故B填统一。人类的生产既有自身生产,也有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C填物质资料生产,D填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最后E填改善环境质量,F填人类与环境统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四个阶段,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地关系思想是谋求人地协调。
【答案】 (1)④ ⑥ ⑤ ③ ① ②
(2)D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将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将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 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针对部分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应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材料你如何进行反驳。
(2)试分析我们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
【解析】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材料二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一直是降低的(幅度有所波动),说明提高能源利用率。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
【答案】 (1)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2)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适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
2.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 第(1)题,读图发现2003年较1992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B项错误;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 (1)D (2)A备选答案
①ISO14000 ②技术 ③区域 ④污染源 ⑤学校 ⑥国际环境公约 ⑦绿色 ⑧行政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联系和区别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含义
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联系
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区别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绿色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二到三年时间转换期
绿色食品没有转换期的要求
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
绿色食品在数量上没有严格要求
读图,回答问题。
(1)图A是________(国家)的环境标志,图B是________(国家)的环境标志。某商品带有环境标志,就意味着该商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图C是________(国家)的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的正圆形意味着________。
(2)倡导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采用环境标志认证为什么能达到环保的目的?请阐述其中的道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境标志的意义和作用。“环境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国家政府部门或某个具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颁发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是一种印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图形的样式因国而异。贴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则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等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一个产品获得环境标志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实施环境标志国家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答案】
(1)中国 加拿大 在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低毒少害 节约资源 中国 保护
(2)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益于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和安全。
(3)环境标志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心目中衡量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商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企业的效益;其次,环境标志引导公众购买绿色产品,促进人们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企业以生产绿色产品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所以,实施环境标志认证是保护环境、引导企业走向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
1.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解析】 第(1)题是关于什么是绿色食品,这是个环保常识问题。另外从题干中得出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意义,对居民是一个导向,既然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措施,必然与“安全、无公害”联系起来,选项中“绿颜色”、“叶绿素”属于干扰信息,“高经济附加值”与题干的要求更无任何联系。第(2)题的选项更为简单,“白色污染”虽属于新名词、新概念,但也是早已耳闻目睹。而其他“白色烟尘、粉尘、建筑废料”虽是污染物,但不属于“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特指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这个范畴。
【答案】 (1)D (2)C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
(1)类型
(2)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环境贸易制裁、强制性绿色标志、严格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等。
(3)应对措施
2.绿色产品
(1)概念: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
(2)公众购买绿色产品的意义
促进人们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企业以生产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和途径;促使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码①~⑤填到图中A~E处,⑥~⑨填到图中F~I处。
①使用/复用 ②原材料采集和处理 ③运输销售
④废弃/再循环 ⑤产品的加工制作 ⑥商品 ⑦原材料 ⑧产品 ⑨废品
(2)以下环节中,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 )
A.使用
B.加工制作
C.运输
D.原材料的采集
(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 )
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
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
(4)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解析】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污染。生产时,加工制作过程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产品多层包装会导致新的浪费和污染。从“绿色消费”的角度来举例。
【答案】 (1)A-② B-④ C-⑤ D-① E-③ F-⑦ G-⑨ H-⑧ I-⑥
(2)B (3)B
(4)节约用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出行多乘公交车,少用空调,使用节能灯;选购环保产品;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一次性制品,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吃野生动物等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绿色GDP=GDP-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据此完成(1)~(2)题。
(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
(2)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在增长的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因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来获取GDP的高速增长。第(2)题,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出口企业可以依据生产产品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消费特点,对企业生产进行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答案】 (1)B (2)A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 2.结合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难点)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1)原因: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
(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1)原因: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无视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对抗开始出现,例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1)原因: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与自然:人们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3)标志: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斯德哥尔摩宣言》。
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就是保护自然,不利用自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不正确。人地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保守的维持现状,不敢去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地去开发利用大自然。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传统伦理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环境伦理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关系。
3.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2.《齐民要术》中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伦理观?
【提示】 “顺天时,量地利”反映了因地制宜的思想,体现了应尊重和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观。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简要概括三个发展阶段中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
【提示】 第一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阶段: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2.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人类社会现已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可以为人类带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
3.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
【提示】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制约力则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
表现
原因
存在时期
第一阶段
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
原始社会
第二阶段
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工农业的出现、人类的盲目乐观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第三阶段
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信息社会
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主要原因有:
(1)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前所未有地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大量进入环境,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
(3)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性、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人地关系的演变和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其中,第二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开始对自然环境大肆开发,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析】 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乙图所示的人地关系中,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是开发。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对自然环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则破坏了植被,易引起水土流失,同时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地关系是不同的,可见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因素主要有科技、生产力、人口数量以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等。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学生分组探究二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简述环境伦理的含义。
【提示】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的、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2.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这句话体现了地理上一种什么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有何意义?
【提示】 它体现了地理上的环境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念的确立能使人类明确认识到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已经认识到,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伦理观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解决。
1.在传统环境观支配下的人地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人类陶醉于“伟大的胜利”之中,自认为能为所欲为。人们认为人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其结果: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下图所示:
2.环境伦理观和传统伦理观的比较
伦理观
核心思想
行为表现
行为后果
传统伦理观
人与人
以人类为中心,只重视人类的利益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伦理观
人与自然
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而且人们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伦理观念。只有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国务院秸秆综合利用意见中指出:农村地区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不仅污染环境,严重威胁交通安全,还浪费资源。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是必然趋势。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3)上述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①②③④哪种最符合新型的环境伦理观?简述理由。
【思路点拨】 据给出的内容按因果逻辑关系推导出第(1)(2)两题,用环境伦理观的含义解答第(3)题。
【解析】 本题通过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这一热点问题,考查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伦理观。第(1)题,抓住题干中“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可知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应用符合题意。第(2)题,燃烧秸秆可产生烟尘、灰烬,同时秸秆未还田,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减少,资源浪费。第(3)题,读图可知,四种利用方式分别是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沼气原料。其中作为沼气原料既能给居民提供生活能源,又能将沼渣、沼液等废弃物作为肥料还田,因此最符合新型的环境伦理观。
【答案】 (1)D
(2)引起大气环境污染,造成资源的浪费。
(3)④。该生活方式既注重了人类生存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
教材P6图1-1-4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
1.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资源消耗先上升后下降,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污染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人口增长先上升后下降,人口总量一直在增加。
2.图中分为四个时期。A点,污染程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B点,污染程度达到最大值,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速度下降。C点,污染程度下降到环境容量之内,可以和谐发展。
—————————————————
上图中四个阶段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失调阶段的是(双选)( )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 读图可知Ⅱ、Ⅲ阶段人口增长、污染程度超过环境容量,处于失调阶段。
【答案】 BC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7页思考
【答案】 树木拥有法律地位。树木与人类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组成因子,如果认为树木不具有法律地位而肆意破坏,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所以,人与树木等生物之间必须保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环境伦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约束,也表现在人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关系。环境伦理认为破坏环境从而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破坏环境从而危害物种生存和损害维持系统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教材第8页思考
【答案】 1.(1)阿尔贝特·史怀泽:人类应当保护生命,爱护生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具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生命。
(2)马丁·海德格尔:呼吁人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要拯救地球,也需要改变人的主体地位,即走出“人类中心”的思想误区。
(3)奥尔多·利奥波德:把人看做大地共同体的一员,伦理道德要向大地扩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保持生物存在的多样性、保持土地完整无损的行为就是合乎大地伦理规范的行为。
(4)蕾切尔·卡逊: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5)丹尼斯·梅多斯:目前世界的困境可以通过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五种因素的联系和变动表现出来。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的某一个时候达到极限。人类不要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2.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应当把自己当作是环境中的一员,同其他生物一样,都属于环境的组成部分,走出“人类中心”的思想误区,同其他生物和谐平衡发展,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一、选择题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的文明类型时期是( )
A.后工业文明
B.农业文明
C.采猎文明
D.工业文明
2.材料中设立地球日的做法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 )
A.对立
B.和谐统一
C.征服自然
D.崇拜自然
【解析】 第1题,18世纪至新技术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破坏自然,使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全球。该时期,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第2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是不对的。只有人与环境协调,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因此,面对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必须要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答案】 1.D 2.B
二、综合题
3.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________自然资源,C.生产活动________自然规律,D.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________方向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性。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
【解析】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主宰和和谐。要想和谐发展就要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造成生产规模扩大,会大量开采资源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人类发展不合理致使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更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
【答案】 (1)扩大 滥采滥用 违背 生态环境
(2)恶性循环 对立 协调统一
4.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2)A~B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这一时段属于人类社会________时代。此时人类的人地关系思想为_______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类谋求________发展的结果。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程度都较低。A~B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B点以后经济继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C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较低水平,而此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逐步成熟,环境问题最终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答案】 (1)A点以前 此时段人口数量较少,生产规模小,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承受的范围之内。
(2)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 工业化 人类征服自然
(3)C点以后 可持续第一节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1.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 2.明确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重点) 3.了解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这样一个目的。
2.分类
(1)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包括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利用等。
②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③部门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部门或行业环境规划,处理本系统涉及的环境问题。
(2)按照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四类:
①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用环境保护规划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②污染源管理:政府部门在污染源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消极的“末端管理”,更要积极地推进“清洁生产”。
③环境质量管理:主要内容是组织制定各类环境质量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价标准及监测方法、评价方法,组织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制定防治环境质量恶化的对策和措施。
④环境技术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程、技术政策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以协调技术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又能保护好环境。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制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实施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2)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来进行环境管理。法律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的实施一方面靠立法,另一方面靠执法。
(3)经济手段:就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行为,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以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4)技术手段:就是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5)宣传教育手段: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展览、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1.经济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因此,国家和政府干预环境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当前全球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
1.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特点
(1)问题: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2)特点:这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特点,影响面大,甚至会影响到全球每一个角落,所以需要各国共同参与环境管理,一起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2.全球环境的管理
(1)全球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国际最高层次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2)全球性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3.环境管理的国际行动
(1)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各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2)共同实施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计划:通过区域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解决本国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综合国力,以及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国际事务的能力。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
①目的:是规范全球企业和社团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②效果: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宣布,没有取得环境管理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商品,将在进口时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
(4)国际环境保护科学交流: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科学技术也比较先进,发展中国家要借助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避免走弯路。
2.你认为环境管理中最要紧的国际合作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的内容和要求;(2)“三同时”则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已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是保护环境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
2.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环境的管理,我国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提示】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3.加强环境管理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
【提示】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正确理解环境管理的内涵
(1)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解决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管理实质上是要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
(2)要协调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关系。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也就是说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这是环境管理的着眼点。
2.环境管理的分类及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的内容一般可以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职能和性质划分为不同的环境管理类型。
标准
类型
主要内容
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
资源环境管理
自然资源的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利用
区域环境管理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全国国土的环境管理,经济协作区的管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环境管理,城市的环境管理,水域的环境管理等
部门环境管理
制定部门或行业
环境规划,处理本
系统涉及的环境
问题
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
境管理、农业环境管
理、交通运输环境管
理、商业和医疗等部门
的环境管理,以及各行
业、各企业的环境管理
等
按照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
制定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并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和调整环境规划
污染源管理
不仅要进行消极的“末端管理”,更要积极地推进“清洁生产”;特别注意、根据污染资源的不同特点,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环境质量管理
主要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
环境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等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手段
定义
具体内容
行政手段
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对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财、物等实施管理
法律手段
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
制定环境法律法规;组建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裁
经济手段
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手段间接管理环境
项目
税收和收费制度
财政补贴、信贷优惠
市场交易
押金制度
举例
环境税、资源使用税
补助金制度、税收减免
市场干预,责任保险
-
宣传教育手段
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思想动员
通过环境教育培养环境保护的专门人才;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技术手段
借助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保护环境
我国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
内容和要求
目的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步”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体现了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
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排污者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对可更新资源永续利用,使其不断增值,对不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手段和措施,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和恶化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防治结合
预防的同时,对已发生的环境问题认真治理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上海中部的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把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苏州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1)图中A、B、C三地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附近工厂污染源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3)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思路点拨】 注意读图判断可知三地污染最严重的为C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主要的污染源。正确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是解答(2)(3)题的关键。
【解析】 第(1)题,C地位于A、B的下游,污染最严重。造成河流污染的污染源除工厂外,还有沿岸生活废弃物、河上运输、酸雨等。第(2)题,因为有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单靠技术就能解决的,所以必须借助管理的手段。第(3)题,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答案】 (1)C 来自岸上和水上的生活废弃物的污染;由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三个即可)。
(2)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活动的管理手段。
(3)既要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学生分组探究二 当前全球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为什么比发达国家严重?
【提示】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环境保护,一旦出现了环境问题,又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2.为什么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
【提示】 在地球上,绝大部分污染是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仍是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污染源。因此,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保措施,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该负的责任。
3.我国加强环境管理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有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全球环境的管理
很多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具有全球性,保护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因此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没有各国的合作,任何国际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国际合作在全球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管理的国际行动
环境管理采取国际行动的原因及国际行动
国际合作
含义
当代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必要性
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
原则
国际环保合作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保措施,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该负的责任
中国立场
推进我国的环境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思路点拨】 环境问题因大气环流、河流等影响具有地域联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日本人和韩国人帮助中国治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动因是什么,同时要结合大气环流等知识进行分析、评断。
【解析】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和韩国公民到北京来植树,说明有些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同时也说明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可停留在污染区域很长时间,但这不是日本和韩国帮助中国的原因,③本身叙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
【答案】 C
教材P76图5-1-1 中国的环境保护徽标
—————————————————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表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境管理中实行“三同步”“三统一”方针、“三大环境保护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治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避免工业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
“三同步”“三统一”与“三同时”分别属于( )
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
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
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D.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解析】 “三同步”“三统一”属于环境管理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的内容和要求;“三同时”则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
【答案】 A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74页思考
【答案】 世界上环境保护的标志多种多样,标志不同,反映的环境保护的内容也不同。
图1符号最早来自非洲阿散蒂人玩具娃娃(Ashanti
doll)的造型。它象征着富饶肥沃。古埃及人把它作为生命的象征。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和人与生物圈的三个英文字母缩写(MAB)结合在一起,用来作为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标志。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所有出版物都印有该标志。
图2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图3中这些特殊的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全世界十分流行的循环再生标志,又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它被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上,在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就能找到它。
图4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图5中国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形含义是:标志图案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标志图案直观、简洁、易于识别,涵义通俗易懂。
教材第77页思考
【答案】 德国对农业进行环境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解决环境污染,二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了解决污染问题,德国开始采取降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农地休闲,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贴。政府规定,凡绿色农业产品均贴上专门标志,通过常规渠道或专营小型市场进行销售。政府专门组建质量认证机构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证。
教材第81页思考
【答案】 通过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青岛开发区成功实现了由污染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由开发型发展战略向生态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而向世界递出了一张绿色通用名片。经过三年的发展,开发区的GDP增长了165%,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百姓和入区客商对区域环境质量满意率持续上升,开发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一、选择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保证地下水的储量。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环保部门依法“封杀”自备井的做法,属于环境管理范围的哪类管理( )
A.区域环境管理
B.资源环境管理
C.部门环境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2.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环保部门“封杀”自备井主要保护地下水资源,属于资源环境管理。第2题,环保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主要体现了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管理手段。
【答案】 1.B 2.A
二、综合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我国正式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自此,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材料二 中国环境方面的国际履约压力十分沉重。我国每日耗水量居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目前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猛增。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向我国大批转移钢铁等重污染工业,我们引进的项目虽然比从前有进步,但在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方面,比起不断提高的国际标准,差距反倒越拉越大。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1992年我国提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是否马上可以得到抑制?
(3)《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________的整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________强有力的干涉,利用________手段制止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需要________的积极参与。
(5)我国在1983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________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环境政策。
【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基数大,环境问题严重,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第(2)题,由材料二可看出,我国的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不能马上得到抑制。第(3)题,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第(4)、(5)题,利用以往所学知识较易回答。
【答案】 (1)环境问题严重 人口过快增长 (2)否 (3)可持续发展 (4)生产 消费 国家 法律 公众
(5)环境保护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4.读下面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特别被关注的领域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环境问题属于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________方面的国际合作。其中,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________国家应在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 第(1)、(2)题,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第(3)题,该处由臭氧消耗可联系臭氧层变薄而形成空洞,其原因是人类过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第(4)题,将图中涉及的4种问题进行局部、全球尺度的划分。属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臭氧消耗。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进行国际合作尤其是在环境管理方面,但是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 (1)生物的多样性 气候变化 国际水域 臭氧的消耗
(2)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
(3)臭氧层空洞 工厂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电冰箱等,排放出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4)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臭氧的消耗 共同行动 环境管理 发达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3.正确分析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含义
那些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
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举例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
【提示】 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日趋减少的耕地
(2)土地退化
①原因
②表现形式
③结果:土地质量下降
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2)产生原因
①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②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退化。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如何划分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
【提示】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2.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
【提示】 其再生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部分,因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如图)
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2)经济属性: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地热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需明确能源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其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而根据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又可将其分为太阳能、地球内能和潮汐能。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水能、风能、波浪能等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因为没有太阳辐射,就不会有大气运动和水循环,也就不会有水能和风能。而地热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煤炭自产业革命后就已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石油资源则自20世纪50年代起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水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所以它们都是常规能源。但煤炭、石油是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故同时符合太阳能、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只有水能。
【答案】 B
学生分组探究二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 (1)耕地比重小:我国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
(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面积的2/3。
2.依据教材图2-1-3土壤被侵蚀和图2-1-4过度
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分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由图可知,土壤失去植被保护遭受侵蚀使营养成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是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哪种能源所占比重最大?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提示】 煤炭;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土地资源问题
表现
原因
土地资源问题
耕地减少
世界
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张、工矿道路的建设不断占用土地,而且占用的土地主要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产量高的耕地
中国
近年来,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土地资源问题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过度放牧是导致全世界范围内土地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植被破坏是造成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以及灌溉系统不健全,田间工程不配套,也会导致土地退化;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有毒物质对土地造成的污染,也是土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土壤沙化
土壤盐渍化
土壤肥力贫瘠(肥力下降)
2.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
能源供应紧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
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地理分布
煤炭90%分布在俄罗斯、美国、中国;石油的70%分布在中东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实际消费
占世界人口约26%的发达国家却消耗着世界总能源开采量的77%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煤等常规能源占主导地位,这些储量有限的能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途径
1.我国能源现状
(1)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总体上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尤其是清洁能源,消费量低。
(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应矛盾日益突出。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进口源地”和“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和开发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6月25日第26个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材料二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材料三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思路点拨】 第(1)题,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然后确定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第(2)题,从耕地比重、人口、城市化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两图反映的信息分析作答。
【解析】 第(1)题,a地区为中国东北,农业存在问题是水土流失,黑土地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因此要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水土,增施有机肥,倡导秸秆还田。第(2)题,通过读图可知b、c、d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省,主要分布在浙闽丘陵、两广丘陵,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位于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大,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用地增加,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比重大,所以人均耕地减少。
第(3)题,要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再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的符号,再对应到中国区域的分布,即面积最大;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然后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
【答案】 (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教材P23图2-1-5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2006年)
—————————————————
由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
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为主,而且石油所占比重最大。这种能源构成不合理,因为常规能源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同时,现存的能源结构对常规能源过分依赖,油价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
2.改变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措施主要有: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核电等。
—————————————————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天然气、石油、煤炭等都属于常规能源
C.水能属于清洁能源,应大力发展水电
D.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都是石油所占比重最大
【解析】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最大,但并不是各国都是石油所占比重最大,比如我国是煤炭消费所占比重最大。
【答案】 D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21页思考
【答案】 这两者具有相关性,所揭示的内容呈负相关,即人口增多,人均耕地减少。图2-1-1反映了中国从1954年到2003年近50年人口从6.02亿增加到12.92亿,增加了1倍多;图2-1-2反映了中国从1953年到2003年近50年人均耕地从0.18公顷减少到0.10公顷,减少了近1倍。我国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仍将日趋减少。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我国正在倡导退耕还林还草,耕地总量不会有大的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也是重要原因。
教材第22页思考
【答案】
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的垦殖、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土地污染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有: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加强植被保护,合理放牧,改进灌溉技术,合理实行喷灌、滴灌技术,控制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防止有毒物质对土地造成污染。
教材第23页思考
【答案】 1.咸海湖面萎缩的原因归纳为两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棉田,使咸海从这两条河中得到的河水补给大为减少;其次是全球变暖,该地气候干旱,雨水大大减少而湖水的蒸发加大。
2.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过分地攫取河水发展棉花生产,使注入咸海的两河河水骤减,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主要表现为:①使咸海周围的环境更加恶化,气候干燥,咸海盐度升高,夹带有毒盐粒的沙尘暴天气增多。②有毒的盐尘混合物,撒向咸海周围的草原和田野,污染了蔬菜、水果、地下水,进入人的呼吸道,通过饮食进入人体,使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发病率大增,得病现象比较普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a——自然资源、b——能源、c——矿产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解,正确的是( )
【解析】 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成的,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 B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保护耕地的力度在加大,但耕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未变,不是导致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是( )
A.人口的增加
B.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C.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
D.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 人口的增加会导致我国人均耕地减少,不是导致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也要同时注意D项,近年来,我国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耕地生态退耕,也是我国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答案】 A
二、综合题
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土地类型分布
(1)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___。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___。
(2)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人们的短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受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处良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处耕地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后应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C处应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山地丘陵可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解析】 该题着重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合理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和联系的观点,把我国的农业与气候、生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应根据我国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说明我国各个地方的干湿程度;根据我国地形的分布和非地带性因素,可找出土地生产力差异的原因。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受到大自然不同程度的惩罚,这样就可得到正确的答案。最后,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去考虑各地土地资源的正确利用。
【答案】 (1)湿润、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风蚀、沙漠侵吞 水蚀、土地次生盐碱化、城市工程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4)畜牧业,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 林业,积极扩大森林覆盖率
4.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需妥善解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污染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北京市、西部某省级行政区能源消费总量与废气排放对比
西部该省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状况变化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709.9
777.7
851.7
910.8
941.9
GDP
(亿元)
288.5
335.3
425.7
514.1
575.0
能耗强度(吨标煤/万元)
2.46
2.32
2.00
1.77
1.64
人均能耗(吨标煤/人)
5.05
5.37
5.72
5.51
5.53
(1)据图推测造成北京市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废气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表分析西部该省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的变化特点。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高于西部该省区,原因是北京的经济发达,消耗的能源总量大;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北京均低于西部该省区,是因为北京的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排放的污染物较少;另外,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排放的废气有所差异。第(2)题,从表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5年~2009年该省会城市能源消费量逐年上升,而能耗强度逐年下降。
【答案】 (1)北京市经济发达,能源消费总量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多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北京市工业生产技术先进,二氧化硫与烟尘排放量低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北京市与西部该省级行政区能源消费结构不同,废气排放有差异。
(2)消费量增加;能耗强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