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导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导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4 08: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一、知识点梳理
(一)九一八事变
1. 中国人民局部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2. 1931年,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不到半年,日军就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
3. 1932年,日本扶植早一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 ,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4.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 ,组织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 。中国人民的 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 。
6.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为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7.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的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 运动。
(三)西安事变
8.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 ,又叫做 ,发动者 、 。
9.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主张???? 解决。党中央派???? 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0.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二、重点突破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城,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答案】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开局部抗战从此开始。
2. 西安事变后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以问答题的形式,直接设问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依据题干“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知识。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为了团结抗日。
3. 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解题思路】本题直接设问考查西安事变的发动人、目的及意义。依据题干“西安事变”“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意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为了停止内战,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的:为了停止内战,逼蒋抗日;意义: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初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基础过关
1.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2.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5.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
6.在小说《青春之歌》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在中共北平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次学生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五二〇”惨案
C.“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D.一二九运动
7. 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何梅协定》 D.七七事变
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B.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平型关大捷
10.右图是沈阳的城市纪念建筑之一,该建筑是为了警示国人勿忘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 )

A.四一二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四、能力拓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电令是谁下达的?这份电令说明对日本的侵略持什么态度?这份电令造成什么后果?
(2)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件事?
(3)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度评价,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原因。
2.读材料并简答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去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夺回那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夺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3. 尊重历史事实,粉碎不良居心。2017年1月,我国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14年抗战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即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这更加全面的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抗战历程。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学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其发动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历史教科书宣称:“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为了保护日本安全才发动的;对于南京大屠杀,也加以否定;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也消失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阿帕酒店在客房内防止否认侵略历史的书籍……这些都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场战争。”
对此,你校团委准备开展“铭记惨痛历史,立志强我中华”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一件史实证明从那时起,中国抗战已经开始。
(2)当前,国家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现实意义。
4.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936年12月,张学良承诺:“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实现承诺,12月12日,他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张、杨接受了共产党的什么主张?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针?
(3)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5.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2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一)九一八事变
1. 九一八事变。
2. 九一八事变。
3.溥仪。
4.抗日义勇军;杨靖宇;游击战争;局部抗战。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华北。
6.1935年。
7. 一二·九运动。
8.1936年;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9. 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周恩来。
10.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初步。
1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二)基础过关
1.C。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故选C。
2.A。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知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和各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并日益加剧。因此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
3.D。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联共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故选D。
4.B。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终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B。
5.C。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知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等力图讨伐张杨,想乘机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他的统治地位。故选C。
6.D。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故选D。
7.B。本题考查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故选D。
8.C。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意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选C。
9.C。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由1936年12月的新闻报道“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可知,这指的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故选C。
10.B。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有关内容。依据题干的时间和图片中的数字“18”可知,这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故选B。
能力拓展
1. 解析:(1)本题考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产生的后果。材料一中的电令是蒋介石在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给张学良的密电,说明蒋介石对日本心存幻想,实行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北三省沦陷。 (2)本题主要考查对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评价。根据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可知,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这是错误的。 (3)本题主要考查“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的原因。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本题主要考查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度评价,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原因。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共同努力,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可见,张学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答案:(1)蒋介石;对日本心存幻想,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 (2)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是错误的。 (3)原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共同努力,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可见,张学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2. 解析:(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据材料可知《松花江上》这首歌反映的是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相关史实,所以材料中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指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后,我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2)本题考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后果。因为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3)本题考查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思想感情。这类题可从材料入手,此题从歌词入手,“森林煤矿”“大豆高粱”“衰老的爹娘”都表达了东北人民热爱自己家乡的强烈感情,而“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表达了家乡被日本侵略后的悲愤之情。
答案:(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2)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4)提示:只要能围绕“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谴责,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3.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表述,表明了我们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求真精神,展示了我们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决心意志。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都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知耻后勇,奋发图强,为中国梦不懈奋斗。
答案:(1)九一八事变,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求真精神,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决心意志。知耻后勇,奋发图强,为中国梦不懈奋斗。
4.解析:(1)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背景及目的。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相关知识。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意义。依据所学知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答案:(1)“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逼蒋抗日。 (2)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3)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4.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解释及目的。据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可知,日本污蔑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压迫所致,日本出于自卫。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是掩盖其侵略罪行,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本题主要考查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的政策及结果个根本原因。据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民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及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因为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集中兵力进攻红军。
答案:(1)诬蔑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压迫所致,日军出于自卫。目的:掩盖其侵略罪责。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政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根本原因: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集中兵力进攻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