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07科学中考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1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07科学中考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1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12-29 22: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巩固达标与检测(十二)
(测试范围: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浙江 罗丰裕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体细胞基本结构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你能从白熊的体色体形判断它的生活环境吗 (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 D.雪地
3.番茄的果实是由几种不同的( )构成的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物质
4.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人们基本生活资源严重短缺,卫生条件极度恶化,之后伊拉克南部又爆发势头凶猛的霍乱。霍乱为一种非常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弧菌。霍乱病原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何种成分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5.把一段带叶的茎下端插入装有稀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用肉眼观察茎的横切面,染红的结构是 ( )
A.导管 B.筛管 C.木质部 D.韧皮管
6.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最好的方法是叶绿体保持在细胞的深处时,转换高倍镜观察 ( )
A.使用粗准焦螺旋,并开大光圈
B.使用细准焦螺旋,为了得到最适宜的光线而调节光圈
C.使用细准焦螺旋,并关闭整个光圈
D.使用细准焦螺旋,并用反光镜聚焦直射阳光
7.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浮游生物
C.不同地带中的所有竹蝗 D.同一地带中的全部竹蝗
8.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9.在种群的性别比例中,雄多于雌的生物多见于 ( )
A.白蚁 B.猩猩 C.鸡 D.海豹
10.雀鸟、煤山雀、血雉等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分层次地分布,这体现了 ( )
A.种群的密度 B.种群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11.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是 (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2. 生活在田野中的一只东方田鼠所处的环境是 ( )
① 田野中的其他不同种生物 ② 阳光、温度、空气、水和土壤等 ③ 田野中的其他东方田鼠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13.下列关于森林作用的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
A.森林是为人类提供木材的基地      B.森林是动物的栖身场所
C.森林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   D.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4.在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对保持生态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5.我省近年来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原生于热带地区作物的热潮,并取得了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影响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水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16.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以下的食物链:牧草→鹿→狼。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 )
A.先稳定,后一直增加 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再稳定 D.先减少,后增加
17.狼在美国西部原来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后来由于农场为了安全而大量被捕杀,于20世纪初基本灭绝。1996年,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并放生于荒野。这主要是为 ( )
A.发展观光旅游业,吸引游客 B.使本地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C.捕食那些对农业生产有害的动物 D.防止草原鼠害
18.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上游的天然林,几万林业工人由伐木者变成育林者,这项措施对上游地区来说,主要是为了 ( )
A.改善大气质量,防止温室效应 B.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
C.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D.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减少洪灾
19.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十分强调在开发的同时要保护西部的生态,要在开发和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改善西部生态。下列观点中不代表我国政府观点的是 ( )
A.人类是可以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
B.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C.人类的发展不一定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
D.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却不能改造生态环境
20.有三组生物,第一组中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同时增减;第二组中,当第一中生物的数量增加时,第二种生物的数量减少,当第二中生物的数量增加时,第一种生物的数量减少;第三组生物两种生物之间没必然的数量关系。那么这三组生物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 )
A.捕食、寄生、共生 B.寄生、捕食、共生
C.共生、捕食、寄生 D.寄生、共生、捕食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 的总和,叫做种群。种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特征。
22.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________的总和,叫生物群落。群落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面。
23.下图为种群年龄组成3种类型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 图示A、B、C各为什么类型?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 种群C的密度会______,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图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种群密度会逐年________。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力争使人口年龄的组成趋于__________(填代号)。
(3) 濒于灭绝的生物其年龄组成的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填代号)。
24. 据报道:全球有四个沙尘暴中心:澳大利亚、北美、非洲和亚洲中部。我国是沙尘暴的频发地区,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暴多次袭击西北地区。据此回答:
(1)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生态因素分析,目的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中 因素;
(2) 为搞好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我国政府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强调树种和草种的多样性,其目的是增强生态系统的 能力。
(3) “西气东输”工程已于今年10月1日全线投产。来自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正源东进4000公里,成为上海等东中部省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为新疆每年带来10亿元的财政收入,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5. 如图表示陆地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图中a、b分别表示空气中的两种物质。问:
(1)图中的箭头“→”表示生物在白天主要吸收和排出物质a和b的情况。则物质b是___ ________;
(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2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CO2、H2O、N2组成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正确书写一条图中的食物链 。
27.下图表示4种不同森林环境的树干样品,在一个大城市附近的森林环境中释放了1000只白色的和1000只黑色的飞蛾。三周后重新捕捉到778只白飞蛾和135只黑飞蛾。
(1)该城市附近的森林的树干很可能类似于 ;
A.Ⅰ B.Ⅱ C.Ⅲ D.Ⅳ
(2)如果100年后重复做这个实验,发现了950只黑色的和55只白色的飞蛾,那么,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减少了 B.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增加了
C.大气中悬浮颗粒性的污染物增加了 D.飞蛾的进化速率降低了
(3)对第(2)个问题,对你所选择的答案的合理解释是: 。
28.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小华同学成了“生态迷”,他对校园内的两个池塘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池塘内有下列生物:草履虫、水螅、河虾、鲫鱼、鲤鱼、青蛙、黑藻、睡莲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水草。
(1)他发现两个池塘内河虾的数量不同,由此对影响河虾生长的因素作出假设:鲫鱼数量越多,河虾数量越少。请你也提出一种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他采集了较多的海藻、水螅、河虾和鲫鱼,放入家中的大鱼缸里,鱼缸底部放有从池塘中取来的底泥,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探究。 ① 请你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华在鱼缸中设计并安装了一盏日光灯和一台氧气泵。你认为日光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C 5. C 6. B 7. D 8. D 9. A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C 16. C 17. B 18.C 19. D 20. C
二、简答题
21.同种生物个体 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22.各种生物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23.(1)增长型 稳定性 衰退型 (2)越来越小 A 增大 B (3)C
24. (1) 非生物 (2) 自动调节(平衡)(3)甲烷(或CH4)。
25. (1) 二氧化碳(或CO2) ;(2) 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26.(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2)(略)
27.(1)B (2)C (3)因为大气中悬浮颗粒的污染物增加,使得森林中树木的树干由过去的第Ⅱ类变成第Ⅳ类,飞蛾是夜间出来活动的,这样白飞蛾更易被天敌所发现和被捕食,而黑飞蛾因与环境的颜色接近不易被发现和捕捉,故数量白飞蛾多。
28.(1)海藻数量越少,河虾数量越少(提示:从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方面回答)
(2)海藻 水蛭 河虾
(3)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太阳光
H2O CO2 N2
细菌和真菌

螳螂
黄雀

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