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测试卷1(45分钟)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测试卷1(45分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2-03 21: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测试卷1
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时,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B. 25℃时,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9 C. 25℃时,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D. 90℃时,纯水的pH=6.2,所以加热可以使水呈酸性
2.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CH3COOH+OH﹣?CH3COO﹣+H2O B. S2﹣+2H2O?H2S+2OH﹣ C. CH3COOH+H2O?CH3COO﹣+H3O+ D. NH4++H2O?NH3?H2O+H+
3.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 , 则( ) A. x为弱酸,Vx<Vy B. x为强酸,Vx>Vy
C. y为弱酸,Vx<Vy D. y为强酸,Vx>Vy
4.室温下,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70℃,其结果是( )
A. 溶液中c(CO32﹣)增大 B. 水的电离程序不变 C. KW(水的离子积)将变小 D. 溶液的碱性增强
5.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编号
纯净物
混合物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明矾
蔗糖
NaHCO3
CO2
B
天然橡胶
石膏
SO2
CH3CH2OH
C

王水
H2SiO3
Cl2
D
胆矾
玻璃
H2CO3
NH3
A. A B. B C. C D. D
6.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Kh=Kw ⑤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7.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纯水加热到95℃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B. 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C.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c(H+)减小,Kw不变 D. 向纯水中加入盐酸,将抑制水的电离,Kw变小
8.如果慢慢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溶液,可以得到该溶液溶质固体的是( )
A. 高锰酸钾 B. 亚硫酸钠 C. 硝酸铝 D. 碳酸钾
9.关于35℃的0.1mol/L NaOH溶液,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Kw>1×10﹣14 B. 水电离的c(H+)>1×10﹣13 mol/L C. pH>13 D. c(OH﹣)=c(H+)+c(Na+)
10.在室温下,将PH=3的酸和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则该酸和碱的组合可以是( )
A. 硝酸和氢氧化钠 B. 盐酸和氨水 C. 硫酸和氢氧化钾 D. 醋酸和氢氧化钡
11.下列现象不能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的是( )
A. 泡沫灭火器利用Al3+、HCO3﹣相互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B. 使用热的纯碱水洗手时更容易除去手上的油脂污垢
C. 明矾能用于净水 D. 铜绿的生成
12.0.1mol/L NH4Cl溶液中,如果要使c (NH4+)接近于0.1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B. 加入少量盐酸 C. 加入少量水D. 加热
13.室温时,将xmL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x=y ,且a+b=14,则pH>7 B. 若10x=y ,且a+b=13,则pH=7 C. 若ax=by ,且a+b=13,则pH=7 D. 若x=10y ,且a+b=14,则pH>7
14.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时,当溶液的pH等于7,则此时( )
A. 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 B. 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 C. 氢氧化钠过量 D. 醋酸有剩余
15.化学上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沉淀就达完全.已知:常温下Ksp[M(OH)2]=1×10﹣21 . 则溶液中M2+沉淀完全时的pH为( )
A. 7 B. 6 C. 5 D. 4
16.对Ca(OH)2(Ksp=5.5×10﹣6)、Mg(OH)2(Ksp=1.2×10﹣11)、AgCl(Ksp=1.56×10﹣10)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OH)2的溶解度最小 B. 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 AgCl的溶解度最小 D. 同一温度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7.室温下 10mL0.1mol/L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 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也增大 D. 再加入 10mL0.1mol/L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18.0.1mol?L﹣1K2CO3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 c(K+)>c(CO32﹣)>c(OH﹣)>c (HCO3﹣)>c(H+) B. c(K+)+c(H+)=c(OH﹣)+c(HCO3﹣)+c(CO32﹣) C. c(HCO3﹣)+c(CO32﹣)+c(H2CO3)=0.1 mol?L﹣1 D. c(OH﹣)═c(H+)+2c(H2CO3)+c(HCO3﹣)
19.室温时,在由水电离出c(OH﹣)=1.0×10﹣12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HCO3﹣、Cl﹣ B. K+、MnO4﹣、Br﹣、Cl﹣ C. Na+、Cl﹣、NO3﹣、SO42﹣ D. Al3+、NH4+、Cl﹣、SO42﹣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COOH+H2O?HCOO﹣+H3O+ B. CO2+H2O?HCO3﹣+H+ C. CO32﹣+H2O?HCO3﹣+OH﹣ D. HS﹣+H2O?S2﹣+H3O+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L﹣1 , 则此时水中的c(OH﹣)=__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 , 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_______.
22.25℃时,0.1mol/L的HA溶液中 =1010 , 0.01mol/L的BOH溶液pH=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HA是____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下同),BOH是________.
(2)HA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mol/L
(3)在加水稀释HA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字母).
A. B. C.c(H+)与c(OH﹣)的乘积 D.c(OH﹣)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B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常温下pH=12的BOH溶液100mL,加0.01mol/L NaHSO4使溶液的pH为11.(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应加 NaHSO4____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3.现有常温下的下列五种溶液:[已知:Ka(CH3COOH)=Kb(NH3?H2O)].
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0.01mol?L﹣1的氨水; ④0.01mol?L﹣1的NaOH溶液;
⑤0.01mol?L﹣1 CH3COOH溶液与0.01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1)将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pH:①________②(填“>”、“<”或“=”).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3)上述五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取①、②溶液各10mL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Zn粒,反应完全后产生等量H2 , 则:________(填序号)溶液中所放入Zn的质量较大.
(5)若改变温度后,测得④溶液pH=10.在该温度下,将①、④混合后,测得溶液pH=7,则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________mol?L﹣1(填精确值).
24.根据问题填空:
(1)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为10,简述测定该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2)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无色气体和絮状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A.醋酸的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导致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十分之一,所以醋酸溶液浓度小于4,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稀释后,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用来的百分之一,所以pH=9,故B正确; 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醋酸的浓度大于0.001mol/L,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其溶液浓度是0.001mol/L,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导致混合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 D.加热促进水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仍然相等,所以纯水仍然呈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醋酸的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根据稀释后氢氧根离子浓度确定溶液的pH; 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 D.加热促进水电离,但不能使水变为酸.
2.【答案】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A.为醋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不是水解离子反应,故A不选;B.硫离子水解离子反应为S2﹣+H2O?HS﹣+OH﹣、HS﹣+H2O?H2S+OH﹣ , 故B不选; C.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故C不选; D.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水解离子反应为NH +H2O?NH3?H2O+H+ , 故D选; 故选D. 【分析】A.为中和反应; B.硫离子水解分步进行; C.为醋酸的电离; D.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
3.【答案】C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解:从图象看,稀释10倍,x的pH值变化1,y的pH值变化小于1,说明x为强酸,y为弱酸.pH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反应中弱酸还继续电离,故弱酸消耗碱的量大,即Vx<Vy , 故选C. 【分析】根据稀释相同倍数酸x、y的pH变化,判断强酸、弱酸,pH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反应中弱酸还继续电离,弱酸消耗碱的量大.
4.【答案】D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溶液中c(CO32﹣)减小,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错误; C、温度升高离子积常数增大,故C错误; D、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显碱性,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溶液中离子积常数增大;
5.【答案】D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解析】【分析】蔗糖是纯净物、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A不正确;天然橡胶是混合物,石膏是矿物,也是混合物,SO2是非电解质,B不正确;王水是混合物,冰是纯净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因此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概念的理解、物质的组成以及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6.【答案】A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OH﹣、CH3COO﹣ ,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故①正确;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若减小生成物,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但是生成物浓度会减小,故②错误; ③CaCl2和NaCl溶液中都含有氯离子,都抑制了氯化银的溶解,且氯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程度越大,所以AgCl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③错误; ④Ka= 、Kh= ,Ka?Kh= × =c(OH﹣)×c(H+)=Kw , 故④正确; ⑤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活泼性较强的杂质铁、锌等先放电,而阴极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所以阳极溶解的铜与阴极析出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故⑤错误; 故选A. 【分析】①溶液中一定满足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判断; ②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但是生成物浓度减小; ③CaCl2和NaCl溶液中都含有氯离子,所以都能抑制氯化银溶解,且氯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程度越大; ④根据Ka= 、Kh= 计算出Ka?Kh即可; ⑤粗铜中含有铁、锌等杂质,所以电解过程中,阳极失去电子的铜与阴极析出的铜质量不相等,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7.【答案】C 【考点】水的电离 【解析】【解答】解:A、△H>0,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降低,故A错误;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的氢氧根使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是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升高,Kw不变,故B错误; C、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加入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但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故C正确; D、由于HCl是强电解质,加入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但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 B、一水合氨是弱碱,加入后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增大; C、通入氯化氢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D、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8.【答案】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加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A错误; B、亚硫酸钠在溶液在加热时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2SO4 , 故B错误; C、硝酸铝在蒸干过程中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硝酸,硝酸易挥发,所以蒸干时得到氢氧化铝,灼烧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所以最终得到氧化铝,故C错误; D、碳酸钾溶液蒸发的是水,得到碳酸钾,灼烧后得到碳酸钾固体,可以得到该固体溶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说明该溶质性质较稳定,蒸干、灼烧过程中不发生分解、不发生水解,据此分析解答.
9.【答案】C 【考点】水的电离 【解析】【解答】A.35℃时,水的离子积大于25℃时的水的离子积,故A正确; B.常温下,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 mol/L,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正确; C.此时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小于13,故C错误; D.由溶液呈电中性得出:c(OH﹣)=c(H+)+c(Na+),故D正确,故选C. 【分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据此判断即可.
10.【答案】D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室温下,将pH=3的硝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若对应的酸碱均为强电解质,则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溶液的pH=7,故A错误; B.盐酸为强酸,氨水为弱碱,氨水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的pH大于7,故B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钾都是强电解质,则混合液中强碱恰好反应,溶液为中性,溶液的pH=7,故C错误; D.醋酸为弱酸,氢氧化钡强碱,则弱酸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酸的浓度远远大于碱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性,混合液的pH小于7,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室温下,将pH=3的酸和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若对应的酸碱均为强电解质,则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 若酸为弱酸而碱为强碱,由于弱电解质部分水解,则弱酸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酸的浓度远远大于碱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若酸为酸为强酸而碱为弱碱,由于弱电解质部分水解,则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酸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碱过量,因此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解答.
11.【答案】D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HCO3﹣水解显碱性,Al3+水解显酸性,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HCO3﹣+Al3+=Al(OH)3↓+3CO2↑,故A正确; B.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CO32﹣+H2O?HCO3﹣+OH﹣ , 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油脂在碱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便于洗去,故B正确; C.明矾电离产生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用于净水,所以能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故C正确; D.铜绿的生成是铜、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非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HCO3﹣水解显碱性,Al3+水解显酸性,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B.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C.明矾电离产生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用于净水; D.铜绿的生成是铜、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
12.【答案】B 【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解析】【解答】解:A、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4+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 B、加入少量盐酸,能抑制NH4+水解,使c (NH4+)接近于0.1mol/L,故B正确; C、加入少量水,促进NH4+水解,不能使c (NH4+)接近于0.1mol/L,故C错误; D、加热促进NH4+水解,不能使c (NH4+)接近于0.1mol/L,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由于NH4+水解,溶液显酸性,导致溶液中c(NH4+)<0.1mol/L,如果要使c (NH4+)接近于0.1mol/L,则应该抑制其水解,据此分析.
13.【答案】D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n(NaOH)=x×10-3×10a-14mol,n(HCl)= y×10-3×10-bmol。 故,分步讨论: (1)若x=y,,则n(NaOH)=n(HCl),二者恰好反应,pH=7 (2)若10x=y,且a+b=13,则n(HCl)=100n(NaOH),HCl过量,pH<7 (3)若ax=by,且a+b=13,则(因a>7,b<7),HCl过量, (4)若x=10y,且a+b=14,则,NaOH过量,pH>7 所以答案选D。 【点评】混合溶液pH的计算要注意过量问题。
14.【答案】D 【考点】中和滴定 【解析】【解答】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发生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此时溶质为CH3COONa溶液呈碱性,若中和后pH为7,加碱量不足,溶质为CH3COONa和CH3COOH。 【分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的盐的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盐类的水解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M(OH)2的Ksp=(M2+)×c2(OH﹣),M2+完全沉淀时,c(M2+)小于10﹣5mol/L,c(OH﹣)≥ =1×10﹣8mol/L,c(H+)= mol/L=1×10﹣6mol/L,pH=6, 故选B. 【分析】当M2+完全沉淀时,c(M2+)小于10﹣5mol/L,根据Ksp=(M2+)×c2(OH﹣)计算该题.
16.【答案】C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解析】【解答】解:由Ca(OH)2与Mg(OH)2化学式结构组成相似,而且Ca(OH)2的Ksp大于Mg(OH)2的Ksp,所以Mg(OH)2的溶解度较小; c[Mg(OH)2]=c(Mg2+)= = ×10﹣3mol/L,c(AgCl)=c(Ag+)= = ×10﹣5mol/L,所以AgCl的溶解度比Mg(OH)2的溶解度小,故C正确、AB错误; 化学式结构组成不相似的难溶物,不能直接根据Ksp比较溶解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化学式结构组成相似的难溶物,Ksp越小,溶解度越小;化学式结构组成不相似的,不能直接比较,要根据Ksp求出其浓度,再比较溶解度大小;当Qc>Ksp时,可以实现沉淀的转化,据此进行解答.
17.【答案】B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醋酸溶液,促进醋酸电离,醋酸电离产生的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数目增多,故A错误; B. = × = ,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则 不变,故B正确; C.加水稀释,促进电离,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降低,故C错误; D.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所以c(H+)<c(OH﹣),PH>7,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醋酸溶液,促进醋酸电离,醋酸电离产生的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数目增多浓度减小,根据醋酸的电离程度确定溶液中微粒个数变化.
18.【答案】B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A.CO32﹣水解显碱性,且水解分步进行,可知离子浓度为c(K+)>c(CO32﹣)>c(OH﹣)>c (HCO3﹣)>c(H+),故A正确; B.由电荷守恒可知,c(K+)+c(H+)=c(OH﹣)+c(HCO3﹣)+2c(CO32﹣),故B错误; C.0.1mol?L﹣1K2CO3溶液中,由物料守恒可知c(HCO3﹣)+c(CO32﹣)+c(H2CO3)=0.1 mol?L﹣1 , 故C正确; D.由c(K+)+c(H+)=c(OH﹣)+c(HCO3﹣)+2c(CO32﹣)、c(K+)=2[c(HCO3﹣)+c(CO32﹣)+c(H2CO3)],可知c(OH﹣)═c(H+)+2c(H2CO3)+c(HCO3﹣),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K2CO3为强碱弱酸盐,CO32﹣水解显碱性,且水解分步进行,溶液中遵循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此来解答.
19.【答案】C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解:室温时由水电离出c(OH﹣)=1.0×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HC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nO4﹣、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a+、Cl﹣、NO3﹣、SO4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Al3+、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室温时由水电离出c(OH﹣)=1.0×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B.高锰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氯离子;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D.铝离子、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20.【答案】C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A、是甲酸的电离方程式,故A错误; B、是碳酸的一级电离方程式,故B错误; C、是碳酸根的水解方程式,故C正确; D、是硫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弱离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弱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方程式用可逆号.
二.填空题
21.【答案】2×10﹣7mol?L﹣1;8×10﹣11mol/L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解析】【解答】解: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L﹣1 , 则此时水中的c(OH﹣)=2×10﹣7mol?L﹣1 , 该温度下Kw=2×10﹣7mol?L﹣1×2×10﹣7mol?L﹣1=4×10﹣14(mol?L﹣1)2 , 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 , 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8×10﹣11mol/L,故答案为:2×10﹣7mol?L﹣1;8×10﹣11mol/L. 【分析】水电离的c(OH﹣)=c(H+),温度不变,Kw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 , 则c(OH﹣)= ,以此计算.
三.综合题
22.【答案】(1)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2)HA?H++A﹣;10﹣12 (3)B (4)碱;A﹣+H2O?HA+OH﹣;c(B+)>c(A﹣)>c(OH﹣)>c(H+) (5)8.18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解:(1)25℃时,0.1mol/L的HA溶液中 =1010、c(OH﹣).c(H+)=10﹣14 , 则该溶液中c(H+)=0.01mol/<0.1mol/L,所以HA是弱酸,则HA是弱电解质; 0.01mol/L的BOH溶液pH=12,该溶液中c(OH﹣)= mol/L=0.01mol/L=c(BOH),所以BOH是强碱,则BH是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2)HA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A?H++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c(OH﹣)= mol/L=10﹣12 mol/L, 故答案为:HA?H++A﹣;10﹣12; (3)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溶液中HA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溶液中c(HA)、c(A﹣)减小,溶液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 A.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n(H+)增大、n(HA)减小,溶液体积相同,所以 增大,故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n(A﹣)增大、n(HA)减小,溶液体积相同,所以 减小,故正确; 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H+)与c(OH﹣)的乘积不变,故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溶液中HA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溶液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错误; 故选B;(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B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BA,BA为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则c(OH﹣)>c(H+),但其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电荷守恒得c(B+)>c(A﹣),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B+)>c(A﹣)>c(OH﹣)>c(H+),其水解方程式为 A﹣+H2O?HA+OH﹣ , 故答案为:碱性; A﹣+H2O?HA+OH﹣;c(B+)>c(A﹣)>c(OH﹣)>c(H+);(5)常温下pH=12的BOH溶液中c(OH﹣)= mol/L=0.01mol/L,硫酸氢钠是强酸酸式盐,其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相当于强酸性溶液,硫酸氢钠溶液中c(H+)=0.01mol/L,混合溶液pH=11>7,混合溶液中 mol/L=0.001mol/L,则混合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 =0.001mol/L,x=81.8mL, 故答案为:81.8. 【分析】(1)25℃时,0.1mol/L的HA溶液中 =1010、c(OH﹣).c(H+)=10﹣14 , 则该溶液中c(H+)=0.01mol,根据c(HA)与c(H+)相对大小确定酸强弱; 0.01mol/L的BOH溶液pH=12,该溶液中c(OH﹣)= mol/L=0.01mol/L,根据c(OH﹣)与c(BOH)相对大小确定电解质强弱;(2)HA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c(OH﹣)= mol/L; (3)加水稀释促进HA电离,溶液中HA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H+)减小,溶液中c(HA)、c(A﹣)减小,溶液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B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BA,BA为强碱弱酸盐,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则c(OH﹣)>c(H+),但其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电荷守恒判断离子浓度大小;(5)常温下pH=12的BOH溶液中c(OH﹣)= mol/L=0.01mol/L,硫酸氢钠是强酸酸式盐,其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相当于强酸性溶液,硫酸氢钠溶液中c(H+)=0.01mol/L,混合溶液pH=11>7,混合溶液中 mol/L=0.001mol/L,则混合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 =0.001mol/L,据此计算x值.
23.【答案】(1)< (2)< (3)⑤;c(CH3COO﹣)=c(NH )>c(OH﹣)=c(H+) (4)② (5)9.9×10﹣6或(10﹣5﹣10﹣7)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1)加水稀释时,醋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盐酸中不变,所以pH相同的因素和醋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故答案为:<;(2)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与氨水混合恰好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使溶液pH=7,加入氨水物质的量应大于盐酸,故答案为:<;(3)Ka(CH3COOH)=Kb(NH3?H2O)说明其电离程度和离子水解程度相同,0.01mol?L﹣1 CH3COOH溶液与0.01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①②③④溶液显示一定的酸碱性,抑制水的电离,醋酸铵因为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⑤,溶液显中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H3COO﹣)=c(NH )>c(OH﹣)=c(H+),故答案为:⑤;c(CH3COO﹣)=c(NH )>c(OH﹣)=c(H+);(4)醋酸为弱酸,盐酸是强酸,其pH相等时醋酸浓度比盐酸大,相同体积时,醋酸物质的量多于盐酸,完全反应醋酸需要锌的质量多于盐酸,现在加入质量不等的Zn粒,反应完全后产生等量H2 , 说明反应掉锌的质量相等,有一种溶液中锌有剩余,剩余锌的只能是盐酸,所以盐酸溶液中加入的锌质量大,故答案为:②;(5)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有c(Na+)+c(H+)=c(OH﹣)+c(CH3COO﹣),该溶液Kw=10﹣12 , pH=7,说明c(H+)=10﹣7mol/L,则c(OH﹣)=10﹣5mol/L,所以c(Na+)﹣c(CH3COO﹣)=c(HO﹣)﹣c(H+)=9.9×10﹣6或(10﹣5﹣10﹣7)mol/L,故答案为:9.9×10﹣6或(10﹣5﹣10﹣7). 【分析】(1)醋酸为弱酸,盐酸是强酸,其pH相等时醋酸浓度比盐酸大,加水稀释时,醋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盐酸中不变;(2)pH=2的盐酸浓度为0.01mol/L,氯化铵溶液显酸性;(3)外加酸碱导致溶液的酸碱性越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4)醋酸为弱酸,盐酸是强酸,其pH相等时醋酸浓度比盐酸大;(5)0.01mol?L﹣1的NaOH溶液中c(OH﹣)=10﹣2mol/L,氢离子浓度为c(H+)=10﹣10mol/L,计算其Kw=10﹣12 , 联系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解答.
24.【答案】(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CO32﹣+H2O?HCO3﹣+OH﹣ (2)Al3++3HCO3﹣=Al(OH)3↓+3CO2↑ (3)NaOH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试纸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溶液显示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 故答案为: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CO32﹣+H2O?HCO3﹣+OH﹣;(2)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3HCO3﹣=Al(OH)3↓+3CO2↑;(3)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 , 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NaOH,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水解, 故答案为:NaOH. 【分析】(1)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促成了水的电离;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3)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并解答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