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目睹这满目的黄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跟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展示图片张骞)
进入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
意义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2、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
(二)丝绸之路
自主阅读课本P64~65内容,完成第3题。
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展示图片《海上丝绸之路》,同学们说说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沿着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亚洲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因此,现在仍把它说成“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影响: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道,它最大的贡献在于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及欧洲。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传入中国的。所以,丝绸之路是古代历史上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也促成了这两种文明的相互渗透。?
现今的价值和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利用。
(三)对西域的管理
自主阅读课本P65~66内容,完成第4题。
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限,意义。
(1)公元前60年;
(2)西汉王朝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3)今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了解班超和班超加强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的贡献。
(1)班超的介绍讲(述班超的故事)
(2)班超的贡献(经营西域的活动)
①班超带领36人到达西域的鄯善,用智慧和勇气,使鄯善王决心与匈奴断绝关系,一心归附汉朝;?
②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③班超在西域时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
课件17张PPT。学习目标123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识记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过程,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课程导入 你知道张骞是谁?西域在哪?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结合教材思考:新课讲授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
?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西汉疆域图新课讲授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
?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新课讲授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新课讲授张骞第两次出使西域图新课讲授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新课讲授如何评价张骞? “他(张骞)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历史学家)新课讲授 想象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新课讲授二 、丝绸之路 在疏勒(今新疆喀什)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撒(公元前1世纪)曾经穿过这种丝绸做的衣服。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根据材料思考:中国丝绸是如何传到古代欧洲去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人往来运送丝绸的通道。新课讲授1、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鄯善阳关玉门关于阗疏勒大宛葱岭塞琉西亚西汉大月氏安息秦大匈奴乌孙丝绸之路西安西北和田南若羌巴格达(古 罗 马)海里海黑咸海(波斯湾)喀什敦煌西长安 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1)路线:新课讲授(2)开通后的状况:经济上:中国西方丝绸、漆器、茶叶…… 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文化上:中国西方开渠、凿井、铸铁技术……多种乐器、歌舞……新课讲授2、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孟加拉湾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在马来西亚发掘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现了汉代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穿过马六甲海峡新课讲授3、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和价值:(1)作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汉朝的兴盛;(3)价值: 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新课讲授三、对西域的管理1、时间:公元73年;2、原因: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3、结果: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课堂小结一位人物:张骞通西域,为中西交通畅通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一座桥梁: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友谊之桥。一个事件: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