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雷电颂[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21 13: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雷 电 颂郭沫若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
代表作:诗集《女神》 历史剧 :《屈原》
《棠棣之花》
《虎符》
《高渐离》
《南冠草》
屈原:(约前340-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作品《楚辞》(西汉刘向辑)其中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写作背景:全剧分为五幕 “橘颂”
“受诬”
“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
历史剧创作是“失事求是”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
(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此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是屈原的内心独白。研讨: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第一层次 (1-8)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次(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课文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研读赏析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⑵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风雷电
洞庭湖、东海、长江
无形的长剑
土偶木梗形象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象征人民群众;指坚定的信念;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委婉曲折含蓄 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可感象征手法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黑暗势力 光明力量
(秦国) (楚国)
张仪 国王 屈原
南后 婵娟
靳尚 河伯
郑詹伊 卫士甲
子兰
宋玉邪恶、阴暗、卖国
(蒙面、诡谲地登场、怕“惹出乱子”,战战兢兢这帮魑魅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妥协,对内专制的象征 黑暗势力 光明力量
(秦国) (楚国)
张仪 国王 屈原
南后 婵娟
靳尚 河伯
郑詹伊 卫士甲
子兰
宋玉 狠毒阴险 伪善 楚国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威胁利诱、狼狈为奸的状况 深刻而具体地象征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光明力量
(楚国)
屈原
婵娟
河伯
卫士甲

真、善、美的化身 烘托屈原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形象 下层士兵、汉北人民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精神,也体现了正义的感召力量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雷电颂》即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最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品昧语言 例:“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
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布置作业:
1、练习三
2、背诵1-6节
3、拓展阅读历史剧《屈原》,全貌性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写出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