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对它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草原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组渲迂玻璃渲染迂回玻璃琉璃xuànyūbōlí我能行襟虹蹄涩跤胸襟彩虹蹄筋苦涩摔跤jīnhónɡtísèjiāo我能行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 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 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我理解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默读并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课文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一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读一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读一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请同学们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请同学读一读课文,讨论交流:(1)说说为什么辽阔无边的草原却没给人迷蒙,空荡的感觉呢?(2)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作者把草原和羊群比作什么?又为什么说小丘像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勾勒的中国画? 老舍先生以满腔热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草原辽阔而不空荡,宁静而不死气沉沉、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我们可以通过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体会到草原动态美和静态美。 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说话训练 课文不仅写了草原的景美,还写出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根据课文的描述,小组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 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这一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内蒙古风光和风情。说之前可列出提纲,然后围绕提纲介绍,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小导游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 课文总结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下来。2.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