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探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7-11 14:49:0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科学探究一定是科学家的事吗?你们会探究吗?
紧急信息:
s o s 求 救 !
我出故障(不亮)了,大家
快来帮我排除故障!
手电筒
手电筒为什么不亮了?
可能电池没电了
可能电珠灯丝断了
可能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
装新电池
换小电珠
接对正负极
……
电池没电了
灯丝断了
正负极接反了
……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1)
(1)
(1)
(2)
(2)
(2)
(3)
(3)
(3)
科学探究并不神秘,它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学会观察, 善于质疑,勤思考,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创造。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很重要的方式。
科学家也是这样进行探究的
琴纳医生发现天花疫苗的过程
大致可以分成哪些步骤?
①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预防天花
②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
③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提出假设:
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发现问题:
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收集证据:
作出解释:
把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人通过得轻微的天花后,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
为什么录音机放不出声音呢
是否停电、重插电源、
原来是磁带卡住了
调大音量、检查磁带
……
传说很久以前,在四川省有一户人家,一天,父亲突然被强盗抓走,不知下落,母女二人非常着急。她的母亲公开宣布说:如果有谁能平安把她丈夫救回来,就把女儿嫁给他。刚说完,她家里的白马就挣脱缰绳跑了出去。过了几天,父亲就骑着白马回来了。可父亲不忍心把女儿嫁给一匹马,于是就狠心把马杀死了,并剥下马皮晾在院子里。   
一天,当女儿路过时,忽然那张马皮跳起来,卷起她就飞走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在树上有一张马皮,而女儿已变成了蚕,正在不停地吐出亮晶晶的细丝把自己缠起来。又过了几天,女儿骑着马来看望父母,哀痛地说自己已经变成了神仙了,说完就飞走了。
从此,世界上有了一种新的动物,叫做“蚕”。蚕是由“缠”字变化而来的。又因为姑娘是在树上丧失生命的,大家就把这种树叫“桑(丧)”。从此,那个女孩就被当成蚕神崇拜。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蚕花娘娘的来历.
蚕花娘娘也叫马鸣王菩萨或马头娘,在四川和江浙一带,都可见到塑有蚕花娘娘塑像的蚕神庙:是一个骑在白马上的美丽的小姑娘!
请结合你收集材料讨论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探究 实验
蚕是不是只吃桑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
检验评价
合作交流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小明提出了许多引
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
自己家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灯泡接触不良;可能
是灯丝断了...
    例子: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忽然,悬挂在天花板
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
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这是需要
找出证据来证明的.
1、小区可能停电了?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
   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
   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
     灯亮了。
结论4:灯泡坏了。
小明思考:为什么灯泡坏了?他仔细观察
了灯泡,发现灯丝断了。爸爸告诉他:
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如果这时灯泡
晃动时,灯丝就很容易断裂;另外灯泡使
用时间长,灯丝会变细,也容易断裂。
  小明终于明白电灯熄灭的原因。
你能说说小明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
电灯熄灭
的原因何
在?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观察户外
的、别的
房间的灯、
线路、灯
丝、灯头
作出解释:
灯头里的灯丝断了
3、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明肚子为什么疼了?
可能是吃了不清洁的东西;可能是受凉了;可能是吃的太饱了;可能是盲肠炎……
检查疼痛的部位;用听诊器听诊;化验等等……
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小明肚子疼了
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发现一具女尸。凶手是谁呢 在现场上留下一行脚印。 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 “这个罪犯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走去。” 公安人员按照“脚印专家”的判断,从南窑村查出13个25岁左右,身高1米7,男青年,逐一分析,其中有一个青年嫌疑最大。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证明这个男青年确实就是罪犯。  
脚印的故事
脚印的用途
1、可以判断个人的体重和胖瘦程度
2、可以大致判断个人的年龄和体力情况
3、可以大致发生的时间
少年罪犯步子短,脚印瘦小,脚印之间的距离往往不规则,步行的路线往往弯曲。
青年罪犯往往脚印大,步子跨得大,脚印间的距离均匀,走直线。 中年罪犯走路稳、慢,脚印间的距离变短。
老年罪犯的步幅变得更短,足迹中脚后跟的压力比脚掌重。
步伐很乱,脚印间距离不匀,说明罪犯可能精疲力尽,或者已经受了伤。 脚印的后跟凹印很深,前掌浅,说明走路的人挺胸收腹,身子比较直。
午夜,下了一场雨。脚印上有许多麻点,说明是雨前留下的。麻点少而浅,说明是在雨快住了的时候留下的。脚印光滑,没有麻点,那无疑是雨后留下的。   夏秋之夜,上半夜留下的脚印,上面往往有昆虫爬过的痕迹。下半夜留下的脚印,由于地面比较潮,泥土易碎裂,脚印的边缘往往不很清楚。
各种脚印
脚印探究案例
提出问题:
人脚印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建立假设:
(你认为什么关系呢?)
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呢)
收集事实证据:
(记录和处理数据)
检验假设:
(你的结论对了吗?)
交流:
拿结果和你的同学交流
提出问题
(1)能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从科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
这些问题
(3)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1)能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2)能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比如: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可能成比例
关系或者其它的可能,都可以假设
建立假设
(1)明确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3)认识到制定计划的作用。
可设计从不同人群中来收集数据,分别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人群中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实验数据。
(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
(3)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求平均值)
收集事实证据
表格和图象等是很好的记录方式
(1)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2)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3)认识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是必不可少的。
检验假设
可以求身高和脚印长度的比值,然后
求平均值
(1)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2)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3)有合作精神。
(4)认识到必须有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交 流
短短的45分钟过去了,我们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