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教学课件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教科版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概念.
3.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4.学习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一、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 cm、20 cm、30 cm和40 cm所用的时间?实验思考: 如果气泡运动太快,时间不易测量,
该如何改进 ?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器材(装置:如图)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进一步研究:实验原理(公式):0.020.020.020.024.79.714.819.604.75.05.14.8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3、描坐标点.4、用光滑曲线把坐标点连接起来.s/mt/s0路程—时间图像201612840.010.050.040.030.02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______的.正不变二、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机械运动的分类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计算式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反映的是某段路程(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这个平均速度值等效,而这个平均速度不一定与其他路程(时间)段运动的快慢等效,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VAB =例如:某物体在AB段上的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在这段时间或
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2、求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都要计算在内.平路A段:行驶时间是50 s,路程是500 m;平均速度是10 m/s
上坡B段:行驶时间是50 s,路程是400 m;平均速度是8 m/s
C段: 休息,没前进,休息时间是50 s,速度为0.下坡E段:推行时间是50 s,路程是100 m;平均速度是2 m/s
上坡D段(推行):行驶时间是 50 s,路程是1 000 m;平均速度是20 m/s发展空间“自我评价” 4题“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禁止驶入禁止通行环岛行驶向左转弯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限制质量双向通行反向弯路最低限速限制高度禁止鸣喇叭1. 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C.路程相等,位置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变化不同 B2. 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 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 )
A.0.1min
B.0.1s
C.0.1ms
D.0.1us C3. 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 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 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 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 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
A.126 km/h B.70 km/h
C.52.5 km/h D.30 km/h D4. 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 m用了8 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 )
A.6.25 m/s B.6.25 km/h
C.400 m/s D.0.16 m/s A5.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B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