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9、钱学森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04 16:30:21

文档简介

19、钱学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介绍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 二(2) 三(3~4) 四(5~6) 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4)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读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爱国之心 一刻也没有忘记 报国之志 一刻也没有动摇
课件32张PPT。 钱 学 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前额 富裕 贡献 诚恳 袒露 兴奋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 载 zǎi ① 年 。
② 把事情记录下来。
载 zài ① 用运输工具装。
② 充满。

前额 富裕 贡献 诚恳 袒露 兴奋 运载火箭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这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设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强烈地表达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用“ ”画出来,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作简单的批注。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资料: 冯·卡门——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被称为“现代宇航技术之父”、“超音速飞行之父”,是当时空气动力学的顶尖人物,地球上的一个陨石坑还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想报效祖国)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填空:

他放弃的是 ,
而面临的是 的待遇, 的
生活, 的工作。
填空:

他放弃的是 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面临的是 微薄 的待遇,贫苦 的生活,艰苦 的工作条件。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他坚信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从(??? )走向(???? )。
他坚信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贫穷??? )走向(富有??? ),从(?落后??? )走向(?先进),从(?弱小?? )走向(??强大?)。?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一心想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绝 钱学森提出回国申请后,美国当局千方百计加以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陷他为间谍,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15天,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斤。被营救出来后,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他的自由,要他每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不准他离开洛杉矶。特务一直监视他,时常闯入他的研究室和住宅捣乱。他的信件和电话也都受到了检查。这种变相软禁的生活整整过了五年。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