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6课件+教案+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6课件+教案+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04 16:31:41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拼音长廊。看拼音,写字组词。(8分)
1.ɡuō( )芙蓉特别 xiàn mù( ) dù juān( )的美丽。
2.詹天佑不顾外国人地miè shì( )、cháo xiào( )、jī fěnɡ ( ),pān shān yuè lǐnɡ( ) kān cè ( )线路。21cnjy.com
二、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个是( )
A.袒dǎn露 B.埋藏zàng C.轻蔑mì D.魂牵梦绕rà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个是( )
A.羡幕 B.曲指一算 C.赞叹不己 D.毫不犹豫
3.下列词语改变字序意思没变的是( )
A.雪白——白雪 B.犯罪——罪犯 C.代替——替代 D.儿女——女儿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王选 D.詹天佑
5.议员们对林肯说“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的意思是( )
A.林肯的父亲是鞋匠,林肯还是做鞋匠比较好,没必要做总统。
B.总统不好做,要管理全国,林肯是鞋匠的儿子,缺少管理的能力。
C.讽刺嘲弄林肯,鄙视林肯出生卑微,地位低下。
D.希望林肯做了总统后,也要像他父亲做鞋匠一样优秀,做个优秀的总统。
三、按要求答题。(22分)
1.锦上添花。在括号里填上用“精”组成的词语。(2分)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还要( )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 )准备和周密的计算,凭着( )的技艺,终于提前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
2.句子天地。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我们为别人花费精力和时间。 我们的生命会开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热烈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荟萃。根据语境写诗句、名言。(2分)
(1)中秋佳节,万家团圆,触动了游子钱学森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故乡啊,我何时才能回到你的身边?21教育网
(2)读了巴金爷爷写给我们的信,我深深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不能虚度光阴啊!21·cn·jy·com
4.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他生前为我们 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如__________________等。2·1·c·n·j·y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设计了我国第一条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___铁路,该铁路从________到________,全长_________公里,尤其是青龙桥路段还设计了“________”字形线路。让外宾_________ (填成语),也为我们中国人________ (填成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有一次,刘邦征战回来,路过家乡,设宴招待众乡亲。酒过三巡,刘邦即席唱出气势磅礴的《________》,内容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际。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访谈节目,然后完成下面的内容。(6分)
(1)谈论的主要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最“妙”的语言有哪些?

(3)嘉宾和观众对此有何反映?

四、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5分)
(一)鞋匠的儿子(节选)(11分)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 竞)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持 维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1·世纪*教育网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1分)
2.这个片段中最能反映林肯反对国家分裂态度的词语是 。最能反映林肯做总统后对国家贡献大的句子是: 。(2分)
3.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什么?(2分)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5.在课外,你一定阅读过有关林肯的资料,你能简单说说你对林肯的了解吗?(3分)


(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4分)
2001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一条长长的 “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www-2-1-cnjy-com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2-1-c-n-j-y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21*cnjy*com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筑路大军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来源:21cnj*y.co*m】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出处:21教育名师】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版权所有:21教育】
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1.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成语,写在横线上。(8分)
银装(  )(  )  七零(  )(  )  严阵以(  ) 不翼而(  )
杯水(  )(  ) 废寝(  )(  ) 始料不(  ) 夜以继(  )
(1)用一杯水去营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帮助不大,无济于事。

(2)顾不得吃饭,忘了睡觉。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 请你欣赏。(5分)
(1)“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这两句话都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 ”“ ”“ ”等词语赋予了风火山、冻土以人的思想情感,从中你可以体会出 。www.21-cn-jy.com
(2)“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从中你可以体会出

3. 概括带“★”的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铁路建设者们遇到了哪些困难?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说说建设者们是怎么解决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句子,领会作者写作意图。(4分)
(1)“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作者引用西方媒体的这个预言是想说明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多次在文中出现,属于一种什么写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6. 请你概括。(2分)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经过,赞扬了西部建设者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至少写三个词)。
五、妙笔生花。(请另附纸)(30分)
生活是调色板,它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甜蜜的微笑,也有辛酸的泪水……
请以“生活,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展现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答案与提示
二、1.D 2.D 3.C 4.B 5.C
三、1.精密 精诚 精心 精湛 2.(1)只要我们为别人花费精力和时间,我们的生命就会开花。(2)难道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已经出世了吗?(3)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
四、(一)1.画去:竞 维持2.坚决反对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3.林肯反对国家分裂,领导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4.林肯借此比喻要求人民拿起武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5.林肯家境贫寒,母亲早逝,两次经商,但都以失败结束,十一次参加竞选,有八次失败,但他不屈不挠,终于当上美国总统,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1. (1)杯水车薪 (2)废寝忘食 2. (1)拟人 狰狞的面目 下马威 逞凶一时 (2)风火山 拦路虎 青藏铁路 铁龙 攻克万年冰山是很困难的 3. 写筑路大军历经艰难攻克在冻土里喷射混凝土的难关。4. 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为解决缺氧问题,科技人员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5. (1)引用西方媒体的这个预言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2)反复的写法,“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的共同心愿,表现了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6.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不畏艰险、勇于探索、顽强拼搏
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颠倒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颠倒词的特点,明白有的颠倒词的意思相同,有的颠倒词的意思不同。
2、朗读《大风歌》理解诗句内容,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语颠倒过来就 成了另一个词语,我们听一段相声:
(2)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的文字来听听。
(3)学生练习这段相声。
(4)学生说出每组加点的词语区别
(5)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颠倒词语的规律。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颠倒词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
(2)让学生说一说
(3)要求学生把所想的颠倒词语补充到相声中去
(4)拓展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示范读,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颂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学生自由讨论感受
(3)拓展
(4)师生评议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说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从名言中受到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思想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目要求,回忆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那句名言?这句名言给 了你什么启发?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同学之间互相提议
(4)分组练习说话
3、练习(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演说
??? (2)师生评议
课件14张PPT。练 习 6●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欣赏下面的相声片段,体会一下带点词的意思。
老师的话:
倒顺词,就是一个双音节词在字序上发生了变换后,会变成另外一个意思相近或完全不同的词。
甲 有些词倒过来念,就成了另一个词,意思也不一样了。你知道吗?
乙 这有什么新鲜的!你能正站念,我就能把它给倒过来。
甲 你能行?
乙 不信咱们试试。
甲 你听着,妈妈经常给我计故事。(就是讲述的一件事情。)
乙 这容易,市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指意外的灾祸。)
甲 非常正确。“故事”倒过来变“事故”,意思不一样了。乙 还别说,挺好玩儿。再来。
甲 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我国的一座城市名称。)
乙 海上的风真大呀! (指大海之上。)
甲 曹雪芹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是有名的意思。)
乙 《红楼梦》是他的名著,我非常爱读。(有价值的著作。)
…………
甲 对得不错。什么时候学的?
乙 那还用学?本来就会。
甲 别得意,来点高难度的。
乙 奉陪到底!
甲 犯罪的人叫罪犯。
(犯罪:指做出危害社会、依法应处以刑罚的事。)
(罪犯:是有犯罪行为、正在依法被执行刑罚的人。)
乙 架笔的文具叫笔架。
甲 我用牙刷刷牙。
乙 我拉警报报警。
…………
--------摘自
赵建华《有趣的倒顺词》
牙刷:是刷牙的刷子。
刷牙:是用刷子清洗牙齿。
警报:是通过电台、电视台或用
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
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
报警:指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
况或向有关方面发出紧信
号。●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组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
雪白—白雪 鸡蛋---蛋鸡 蜂蜜---蜜蜂
演讲---讲演 样式---式样 代替---替代
老师的话:
这六组倒顺词中,第一行的三组意思完全不同。
“雪白”形容颜色像雪一样白;“白雪”指白色的雪。
“鸡蛋”是鸡所产的卵;“蛋鸡”是为获取鸡蛋而饲养的鸡。
“蜂蜜”指工蜂用采集到的花蜜酿成的黏稠液体。
“蜜蜂”是一种昆虫。
第二行的三组词语意思相同。
“演讲”和“讲演”都是向听众讲述;
“样式”和“式样”指人工制造的物体的形状;
“代替”和“替代”意思都是以甲换乙,并能起到乙的作用。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倒顺词吗:
意思相同的:积累—累积 退后---后退
寂静---静寂 登攀---攀登
互相---相互 妒忌---忌妒
询问---问询 离别---别离
意思不同的:名人---人名 奶牛---牛奶
工人---人工 马上---上马
领带---带领 肉鸡---鸡肉练一练: 大风歌 理 解:
大风起兮云飞扬, 对往昔戎马生涯的追忆。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对今日的感慨,好不得意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表现了刘邦的深思远虑。
-----刘邦诵读与欣赏兮---表示语气的词, 类似现在的“啊”。
海内---四海之内,也
就是全国。
故乡---指刘邦的故乡沛县。
安得---怎样才能得到。
猛士---勇士。 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字季,秦泗水郡沛县人。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10月进抵霸上,攻占咸阳,推翻秦朝暴政,被封为汉王。后经过长达四年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围歼楚军于垓(gāi)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击败项羽,刘邦即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名言。相互交流一下,你最喜欢那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你那些启发?把你喜欢的名言做成小书签送给你的朋友。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名言,人人都会用自己喜欢的名言作为你自己的座右铭,人人都会用自己喜欢的名言鼓励自己、教育自己。 名人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有不少同学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中,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6 人小组门交流练讲,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小组评议并推出代表。用下列句型造句:
我也有自己喜欢的名言,这句名言是:————(写名言)这句名言出自————(什么时候的人)时期————(什么家,如:教育家)————(谁)的口中。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