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动物[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常见的动物[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1 09: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步进行”这一分类策略,能够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动物的名称。
[科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
在理解逐步分类的思想上,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对丰富多彩的动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主动去了解它,学习它;对逐级分类的思想会用到生活中去,并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使分类思想得到质的飞跃。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常见的动物》这一内容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科学领域中的“生命科学”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生物逐级分类的思想,这是植物分类,物质分类等的基础。具体说就是利用“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对动物进行分类,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方法为今后的分类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对动物进行分类,并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内容分析]
本内容在教课书的第34-45页,它先设计了四种动物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让学生建立分类的理念,知道分类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分类可以逐级进行,为以后学生对复杂事物的区别,打下基础。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标准、五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初步体验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体验动物与人类生活、健康关系很密切。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要学生了解五大脊椎动物是基本特征,理解逐级分类的思想,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多次的参与、尝试、交流、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实现。
[学情分析]
就学生的生活经验、常识积累,每位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知道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昆虫等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知识上的准备基本具备。从方法上看,学生从前一节,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已学会基本的分类思想,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法点拨]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初一学生的认识特点,本堂课利用游戏、图片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有组织有目的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而且能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达到超出常状态,教学时,恰如其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方法及时间,共同探讨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
[经验介绍]
学生对常见的动物特别感兴趣,有一种亲切感,学起来非常有劲。
三、教学文档
[课前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各种动物的投影片,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分类表、有益昆虫、有害昆虫投影片。游戏用的动物卡片。
[教学流程]
(一)课题引入
游戏:老师买东西(让两位学生扮演商人的角色,给他们一纸箱杂乱的文具作为商品。老师买东西是要精挑细选,让同学们意识到商品杂乱放置很不方便,这时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想一个解决的办法,促使学生进行商品分类,吸引学生对分类方法的注意。
欣赏:用多媒体放映一段动物图片配音乐欣赏,同时有老师插一段充满感情的解说。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及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在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动物的种类繁多。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方法对学习动物会很有帮助,从而引出新课的内容。)
(二)新课内容
小组合作:动物卡片分类
每组分发辅助卷和几种动物的卡片,选出每组的组长和发言人填写在卷上,每组讨论将自己的卡片进行第一次分类,当时机成熟时,请各组“发言人1”汇报成果,并有老师给予评价。完成后请各重新选定一个标准进行一次分类,然后请各组发言人2汇报,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三次分类。各组在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得出结论。
结论:分类必须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如果分类的标准不一样,那么分类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使用辅助卷进行引导,降低操作难度,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大多数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观察:利用多媒体放映课本36页的图2—10,让学生不看课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得出:根据动物身上有没有脊椎的标准,我们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HYPERLINK "http://www./mzpic/animal/animal-2/012001_38.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www./mzpic/animal/animal-2/012001_38.jpg"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游戏;抓特务
请全体同学拿好自己的动物卡片,根据卡上的动物种类,按自己的想法,认为是脊椎动物的到讲台左边集合,认为是无脊椎动物的到讲台的右边集合;请大家举起手中的卡片,相互看看,找出特务——也就是走错了的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这,也能学生对更多的动物有所了解。游戏最后一定要同学和老师对出现的错误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但趣味盎然且行之有效。)
游戏:找朋友
请手拿无脊椎动物的同学留在原地,然后请手拿鲨鱼、青蛙、蛇、白鸽、牛的图片的同学各自找一张桌子坐下来;再请手拿脊椎动物的同学,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在鲨鱼、青蛙、蛇、白鸽、牛中找到自己的朋友,找不到的到老师身边集合,,最后由老师和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有找错了朋友的同学,帮助找不到朋友的同学认清他们的朋友,并讲清理由。
得出: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脊椎动物有相同的形态、生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我们把脊椎动物又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五大类。
小结:
类别 动物名称 归类理由
哺乳类 牛 体外有毛,胎生,哺乳
鸟类 鸽子 体外有羽毛,骨骼中空
爬行类 蛇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两栖类 青蛙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上陆生活,用肺呼吸
鱼类 鲨鱼 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无四肢,有鳍,有鳞片
(设计意图:在“找朋友”中,自然而然地对有脊椎动物又进行了分类,把学寓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学到知识,突破了难点,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一种科学方法的使用,谁能说说是什么方法?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还有我们了解了动物的分类和脊椎动物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
四、学业诊断
根据同学的特征,将你所在的大组中的同学进行多种分类。
五、精彩存盘
1、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陆生或水生 B、食草或食肉
C、有鳞片或无鳞片 D、会飞或不会飞
2、下列动物属于我国珍稀动物中的两栖动物的是
A、大熊猫 B、娃娃鱼 C、扬子鳄 D、白鳍豚
3、在各类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卵生的有___;必须在水中产卵并完成受精的是___。
六、资料链接
3、 鸟类之最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0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 quot;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4、 动物分类:
在动物分类学上,按物种或类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不同程度,主要由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级别等来划分它们的等级序列,其中种为分类系统中最自然和最基本的分类阶元,因此纯粹是客观性的。种也称为物种,每一个物种的成员不仅彼此在形态构造和生理上十分相似,而且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范围,在自然界中组成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繁殖能力的种群,把它们所具有的特征传于后代,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