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教案+同步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1 10:05:25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
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下
导入新知
曾经,有一位诗人,为了表明他坚定的革命意志,他当众砍下自己的根手指,他要苍天作证:为了革命事业,他不惜流血牺牲!十多年后,他被日本人抓住,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他不屈服,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在狱中,他用他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这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土地,用自己的灵魂写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他就是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
整体感知
我用残损的手掌(节奏)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1.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整体感知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整体感知
2.思考:诗歌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诗歌一共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在法国求学期间,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1935年回国后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字词积累
1.给下面的蓝色字注音。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
蘸着(zhàn) 堤上(dī)
蝼蚁(lóu yǐ)
字词积累
2.解释下面词语
锦幛:美丽的屏障。
荇藻:水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课文精读
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表达的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精读
点拨: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诗的前半部分,消极的、冷色调的祖国河山与后半部分积极的、暖色调的解放区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
2.就全诗来看,诗人使用了什么写法?
课文精读
3.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感受表述出来。
点拨:诗人先是摸到一片被蹂躏的土地,凄楚忧愤之情饱含字里行间;继而,诗人摸到的是“那辽远的一角——解放区,诗人的感情转而热切期盼,表现了诗人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课文精读
点拨:从词语运用上说,前半部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
4.结合诗歌内容,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诗歌的特点。
课文精读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5.诗人不仅用词很有特色,饱含情感,在修辞的运用上同样饱含感情。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课文精读
(2)“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2)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
课文精读
点拨:《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像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6.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艺术特色
戴望舒的诗歌大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投身革全以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语言品析
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把对被帝国主义蹂躏地区的描写与解放区的描写对比起来,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还把“这一片”“那一片”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表现在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的中国的现状。
这首诗的语言运用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饱含深情的语言。写敌占区,诗人用到了“灰烬”“血和泥”“蓬蒿”“憔悴”这些让人心生伤感的词语,表达诗人对祖国被蹂躏的痛心;写解放区,诗人用到了“新生”“辽远”“温暖”“蓬勃”“永恒”等让人充满希望的词语,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的坚定信念。
语言品析
三是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用了“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等一系列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浓厚感情。
巩固提升
1.《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国现代诗人 的诗作。诗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 “广大的土地”象征 。
(戴望舒 祖国河山)
巩固提升
2.给下列蓝色字体的字注音
灰烬( ) 河堤( )
憔悴( ) 蓬蒿 ( )
荇( )藻
(jìn dī cuì hāo xìng)
巩固提升
3.理解下面诗句中蓝色字体的词语的含义
(1)因身体不适而无精打采的样子。这里比喻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给中国大地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2)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2)“苏醒”的意思。这里比喻解放区在共产党领导下那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巩固提升
4.《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从词语感彩上说,前半部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
拓展延伸
狱中题壁
戴望舒
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拓展延伸
思考:
1.结合全诗谈谈“他惟一的美梦”指什么。
2.对《狱中题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给朋友的诗竟需要题壁,表明了身陷黑暗潮湿的囚狱中失去自由的状况。
B.这首诗以一个个体的境遇与心情映射了整 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精神。
C.全诗的情绪由激愤流向伤感再流向悲壮, 真切地传达出诗人面临死亡时的心情。
D.全诗表明了诗人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 决心和对胜利终会到来的信心。
提示:C
1.抗战的最后胜利 2.C
课堂小结
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
课后板书
敌占区:残损、彻骨、寂寞
憔悴、阴暗
解放区:新生、温暖、明亮
坚固、蓬勃、永恒
对祖国深深的爱
我用我残损的手掌
对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诗两首—乡愁》教学设计
课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重点 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难点 把握主旨,感受诗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位诗人,为了表明他坚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意志,他当众砍下自己的根手指,他要苍天作证:为了革命事业,他不惜流血牺牲!十多年后,他被日本人抓住,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他不屈服,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在狱中,他用他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这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土地,用自己的灵魂写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他就是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 听,想。 用煽情的语言,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我用残损的手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奏)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思考:诗歌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诗歌一共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听读,把握节奏。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断句的能力。归纳内容。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在法国求学期间,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1935年回国后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了解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字词积累 1.给下面的蓝色字注音。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蘸着zhàn 堤上dī蝼蚁(lóu yǐ)解释下面词语锦幛:美丽的屏障。 荇藻:水草。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笔记 积累生字和词语
课文精读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怎样的情感?点拨: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表达的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就全诗来看,诗人使用了什么写法?点拨: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诗的前半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极的、冷色调的祖国河山与后半部分积极的、暖色调的解放区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感受表述出来。点拨:诗人先是摸到一片被蹂躏的土地,凄楚忧 ( http: / / www.21cnjy.com )愤之情饱含字里行间;继而,诗人摸到的是“那辽远的一角——解放区,诗人的感情转而热切期盼,表现了诗人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4.结合诗歌内容,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诗歌的特点。点拨:从词语运用上说,前半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5.诗人不仅用词很有特色,饱含情感,在修辞的运用上同样饱含感情。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 点拨:(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2)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6.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点拨:《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像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通过诗歌形象分析,理解诗歌主题。对比的运用。对重点词语的品味理解。比喻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整体分析文章的能力。
艺术特色 戴望舒的诗歌大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投身革全以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笔记 了解戴望舒诗歌的分期及艺术特色.
语言品析 这首诗的语言运用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把对被帝国主义蹂躏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描写与解放区的描写对比起来,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还把“这一片”“那一片”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表现在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的中国的现状。二是饱含深情的语言。写敌占区,诗人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灰烬”“血和泥”“蓬蒿”“憔悴”这些让人心生伤感的词语,表达诗人对祖国被蹂躏的痛心;写解放区,诗人用到了“新生”“辽远”“温暖”“蓬勃”“永恒”等让人充满希望的词语,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的坚定信念。三是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用了“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等一系列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浓厚感情。 选择性笔记。 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拓展延伸 课后读戴望舒的<狱中题壁>一诗,更多的了解诗人.狱中题壁戴望舒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思考:1.结合全诗谈谈“他惟一的美梦”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抗战的最后胜利)2.对《狱中题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给朋友的诗竟需要题壁,表明了身陷黑 暗潮湿的囚狱中失去自由的状况。 B.这首诗以一个个体的境遇与心情映射了整 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精神。 C.全诗的情绪由激愤流向伤感再流向悲壮, 真切地传达出诗人面临死亡时的心情。 D.全诗表明了诗人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 决心和对胜利终会到来的信心。提示:C 阅读诗歌,思考问题. 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更多的了解戴望舒.
巩固提高 1.《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我国现代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诗作。诗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 “广大的土地”象征 。(戴望舒 祖国河山)2.给下列蓝色字体的字注音灰烬( ) 河堤( ) 憔悴( ) 蓬蒿 ( ) 荇( )藻 (jìn dī cuì hāo xìng) 3.理解下面诗句中蓝色字体的词语的含义(1)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答: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答: 点拨:(1)因身体不适而无精打采的样子。这里比喻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给中国大地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苏醒”的意思。这里比喻解放区在共产党领导下那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4.《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点拨: 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从词语感彩上说,前半部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 敌占区: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解放区:新生、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用残损的手掌

对祖国深深的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用“/”线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并用着重号标出重音。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2.在诗句“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中,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21cnjy.com
3.“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重要标准。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诗人是怎么描写自己家乡的春天的?写春天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 .
2、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答: .
3、从整体来说,诗人采用的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
4、诗人往往把自己抽象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其具有可感性。请借鉴这种写法,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21·cn·jy·com
答:
课外阅读
读《金黄的稻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黄的稻米
金黄的稻米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塑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该诗所写的时期是 .
2.诗歌中“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 .
3.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米想到了 、 。
4.简要评析“黄昏路上我看见了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答: .
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这里,诗人用第二人称,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那份热爱。
拟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那凄凉情形。
C.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1.答:诗人用“细”“柔”两个字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家乡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其目的是为了和现在的家乡“只有蓬蒿”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控诉帝国主义罪恶这一目的。
2.答:“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是太阳,是春”“驱逐阴暗,带来苏生”这几句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答:使用了对比的写法。诗的前半部分,消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冷色调的祖国河山与后半部分积极的、暖色调的解放区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爱。
4.示例:父爱,就像一座高山,你坚强,你伟大,是你手你那坚实的肩膀,为我支撑起了一片蓝天。
(二)课外阅读
1八十年代
2无数个疲惫的母亲
3母亲 劳动人民
4“皱”是辛勤劳动的象征
“美丽”透露出的人格魅力,奉献精神是美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