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新闻评论,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时事问题。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导致了科索沃危机。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科索沃的原因,科索沃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
重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难点
(1)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原因。
(2)如何理解科索沃战争中“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001年第21期《瞭望》杂志发表了题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文章,文中谈到“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军事冲突、选举风波、恐怖事件、政局剧变一连串似乎出人意料的事件将世界搅得无法安宁,也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吗?我想同学们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今天我们就简单聊一聊,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结合现实思考冷战后的世界发展趋势。)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一超多强
多媒体演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后欧洲国家国名的变更和地域的变化,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两极格局已经崩溃这一主题。
(生:思考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苏联解体。)
教师解释“世界格局”的含义: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生:了解概念含义。)
教师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比喻成五角星,以动态形式演播。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国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生:阅读教材注解,认识到“一超多强”中所指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捕捉有效信息,得出结论。
材料一 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字表。
材料二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称,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洲大陆上的超级大国”。
材料三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GDP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思考: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材料一 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为3.4%,发达国家为2.6%。
材料二 教材中有关2000年人权委员会改选,美国落选一事。
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材料说明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B、科索沃战争
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你认为世界形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有人认为是走向缓和,也有人认为是越来越紧张和动荡。你同意哪种观点呢?组织小组辩论。
(生:有的同学引用数据,也有的同学出示图片或剖析典型事件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进行小结: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生:阅读教材,归纳分析: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多媒体展示材料:克林顿曾宣称,20世纪圆了美国的梦想,21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到2015年前将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
播放录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的录像片段。教师提出问题:在录像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许多无辜平民的死亡,充分说明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教师利用动态地图演示科索沃问题的由来和美国插手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两极格局解体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不断爆发。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造成不稳定因素,严重干扰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教师播放录像“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抗议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录像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索沃战争给你怎样的启示?
(生:各抒己见)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要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战略性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是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我们青少年要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