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4 20:2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工业强国的表现;认识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知道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了解此时美国政府的经济改革措施及其作用与局限;知道美国经济在90年代出现转型,认识其原因;认知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感知新经济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用经济常识去观察经济现象,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的多层次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对新经济的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感知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趋势与潮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美国经济在二战中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破坏,而且还由于战争刺激而急剧膨胀,战后又进一步发展,导入新课;介绍美国战后经济繁荣的表现、特征与主要原因;介绍70~8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及其原因,分析美国应对危机措施的得与失;最后介绍90年代美国经济的转型,解释新经济的特征,分析新经济出现的原因,揭示新经济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因本课难度较大,学生活动减少,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在分析与说明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例要贴近现实生活;对一些浅显道理,尽量启发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联想、对比得出;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以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辩证认识,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强的自我调节与完善能力;形成对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树立起经济实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观念。
重点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难点
涉及经济学的名词与知识较多;对一些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展示图片《硅谷》。你知道吗?图中的地方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可以说“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那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生:观看多媒体图片)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战后的繁荣
多媒体展示《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图。提问: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生:图中的数据表明美国在经济上已成为世界霸主)
提问:你能结合有关二战的史实说明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吗?
(生: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回答:二战初期,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军事工业迅速发展)
多媒体展示《美国地图》。战前美国传统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向“阳光地带”西部和南部转移,你能结合地理、历史知识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1.西部、南部环境优越,而美国传统工业集中的东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2.二战期间由于美国西部靠近太平洋战区,因而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3.西南部拥有新兴工业原料——石油、有色金属)
提问:西部、南部的这些原料适宜哪些工业的发展?
(生: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多媒体展示图片《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从月亮上看地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提问:我们从图片和文字资料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这些正是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B、危机和经济调整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和小字部分内容,提问:
美国经济有没有持续繁荣下去呢?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情况)
老师进一步总结:不仅如此,70年代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提问:进入8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又如何呢?
老师解释通货膨胀的概念,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然后联系当时的世界局势指出:
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
C、新经济的出现
提问: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新经济”?
(生:根据自己已搜集的材料自由发言,理解新经济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教师应指出“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组织学生讨论:新经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首先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次美国政府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减规”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国经济能长时段增长;最后美国企业活力的增强和服务业的兴盛也是美国经济长时段增长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展示材料:1993年9月,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于1994年全面实施。日本于年初宣布采取措施,以促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当时的欧共体表示希望与美国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中国也加入了这场竞争。
问题:你知道这个设想是谁提出的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设想?它能为美国乃至世界带来什么?
(生:可以通过课前查阅克林顿当政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图片或总部设在硅谷的知名大公司的相关资料图片,在课上互相探讨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多媒体出示下列表格,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完成,作为本课小结。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七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
美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