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4 20: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知道西欧、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史实;了解并认识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认识其建立的原因,了解其转化为欧盟的必然性,认识两者建立的历史影响。知道日本经济发展后在政治上的新动向,感知这种动向的现实影响。
通过分析评价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用经济常识观察和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有关数据、图表,锻炼学生利用图片和数据资料解说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总结欧日经济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回顾战后美国独特的经济优势,对比德国首都柏林废墟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导入新课;简述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史实及原因,对重点原因做一定的评价;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及作用,阐明欧共体演变到欧盟的必然性,分析评价它所产生的新作用;介绍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史实,分析和评价其原因;点评其中的重点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借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的活动及其影响;对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进行归纳,寻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建议对欧日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点评,以增强学生对这些原因所产生作用的理解;由于本课比上一课难度略有降低,建议用启发方法,对一些深度不大的问题,在教师的辅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加以解决;建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片和数据说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深刻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促使学生树立起崇尚科学的意识;建立起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形成虚心学习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态度;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科学的热情。
重点
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二战后的欧洲城市》、《德国妇女清理废墟》。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后西欧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当时人们对战后欧洲的重建普遍不抱希望,有人甚至断言:仅把柏林市的瓦砾清除干净就需要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简直比登天还难。事实果真如此吗?导入新课。
(生:谈感受)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A、欧洲的联合
在二战结束初期,欧洲各国的工业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1/2。通过这个数据,你认为战后欧洲各国当务之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战后西欧经济得以恢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思考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从主观方面分析是西欧国家技术基础好;从客观方面分析是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
那么,西欧国家技术基础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回忆思考并回答问题: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工业化的摇篮,两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这里,因而技术经验丰富)
1.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及原因
丰富的技术经验只要有资金,就能恢复生产。那么,资金从何而来?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130多亿美元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由此可见,美国在西欧复兴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
(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为西欧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资金,按今天的美元值计算就是200多亿,其中90%以上属无偿赠款)
组织学生讨论:美国给予西欧大量援助的目的何在?
(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为了对付苏联)
2.欧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多媒体显示地图《15个欧洲联盟成员国》(到2003年为止),请大家仔细观察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
(生:指图回答)
你知道欧盟的前身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吗?这些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内容节选,引导学生分析欧共体的经济目标是什么?
(生:思考并依据教材内容,回答问题:面对美国商品、资本大量进入西欧,有必要在经济上加强合作)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并结合史实分析西欧各国还希望通过建立欧共体,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呢?
(生:认真阅读材料,并通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西欧各国希望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西欧各国试图以此来消除战争阴影;两次大战都以欧洲为主要战场,西欧各国人民都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教师强调: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
请你联系当前时事分析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对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欧洲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影响: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B、日本的崛起
多媒体展示材料:1950~1975年间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通过这些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生:几组数据说明了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那么,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材料)中说了些什么?
(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原因。主观方面:日本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重视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客观方面:美国的扶植)
美国是怎样扶植日本的?为什么要扶植它?
(生:从世界形势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美国为了争霸世界,把日本变为对抗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的结论)
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予以点拨、归纳,共同点: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启示:(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正是因为日本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渡过经济危机之后,在80年代经济还能进一步发展。而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什么?是它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日益膨胀。请大家联系当前国际时事,看看哪些能反映出日本想圆政治大国之梦的企图?而这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生:联系当前实际,自由发表看法。也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材料,在课上互相交流探讨)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互动课堂”习题。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西欧和日本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六、开放练习,拓展新知
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