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4课 开启网上学习之旅 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4课 开启网上学习之旅 课件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4 21: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件的设计一、关于网络教学的基本思考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三、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
四、网络教学平台的未来发展
五、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六、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目 录一、关于网络教学的基本思考师生在地理位置上分离,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迫使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与帮助者,网络教育完全以学生为中心,鼓励、甚至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师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分离,但可以同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突破了传统远程无法实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
广泛的可访问性,网络打破国家与区域的限制,几乎可无限制的扩大学习的群体与学习资源,在未来社会,网络连接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网络技术具有很好的包容性,能够实现传统远程教育技术的绝大多数功能,即能体现传统远程的优势,也能避免传统远程的局限;网上教育的基本特点网上教育的要求网上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远程教育无法实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它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绝不仅仅是简单将教学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是:
要求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感觉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而不是在向计算机学习,要有人性化的交流;
要求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要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要求网络提供良好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诊断工具,便于教师了解学习者的主体特征与学习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改进教学。
要求传统教学中的核心教学环节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地实施,如授课、学习、考试、作业、讨论、评价、答疑图书馆、笔记记录等;
要求通过网络来实施素质教育,将传统地知识教育转化成能力教育,要求网络能够支持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基于问题的探索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
要求网络能够提供传统校园中文化氛围、人文精神,将校园的潜在影向在空间上延伸,要求提供内在精神的物化工具,如图书馆、虚拟社团、虚拟学术演讲厅、学生社区、教师社区等。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帮助者、促进者,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活动,从课堂授课转变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
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听课、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记录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
实施网上教育的关键因素首先是从教育观念上转变,从重视“教”到重视“学”,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引进以“建构主义”等指导“学习”的学习理论,要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新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其次,要有一套能够很好地支持网上教学(学习)的支持工具,要能够使教师能很方便的实施新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很方便在网络上进行学习。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网上教学支持系统
网上教务管理系统
网上课程开发工具
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用户功能视图 本系统针对三类用户,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系统管理人员,每类人员在本系统中所能使用的功能如下图所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个性化的教学空间课程学习主界面系统特色一体化的解决
支持多种网络课件形式
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丰富的资源库
完善的评价体系
公式与多媒体素材的支持
强大的评测系统
系统功能模块一览多媒体授课
课程信息维护
作业和考试
智能答疑
教学评价
资源库
师生交互
自主学习
个人信息维护
教务管理
在线课程开发工具视频课件点播多 媒 体 授 课视频与讲稿同步授课实况转播(广播)同步视频教鞭同步视频课件录制电子黑板(白板)录象资源转换连接速率自适应无视频讲稿(PowerPoint、HTML网页等)的声画对位课程信息维护课件上传:WEB方式和FTP方式
课程知识内容信息维护: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计划与安排
发布课程公告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维护
助教选择评测系统试题的录入和审核
手工的测试布置
自动布置作业和考试
联机作业和考试
考试、作业的横向和纵向分析
考试,作业的属性微调智能答疑根据关键词对提问进行智能搜索
对关键词表进行维护
问题的整理
问题和问题的关联
问题和章节的关联
问题收藏
问题统计和管理答疑系统我的问题、答疑中心
问题资源、新 问 题
解答回答、定制访问 答疑中心相关问题检索学科资源库按学科和媒体类型共同组织资源
多种资源检索方式
开放性的资源库:
根据需要建立各个子库
从各种渠道获得资源——资源上载
资源教育性的保障:资源审核
个性化:资源定制和个人文件夹
前台资源浏览
主界面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浏览某个的资源资源的个性化定制资源管理系统选择要上载的资源文件上载的资源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对系统性能的评价
调查问卷的生成
评价纬度的维护
评价项目的维护师生交互提供同步和异步两种交互方式
讨论组
咖啡屋
电子邮件系统
实时答疑
在线交互
交互工具异步讨论
查看文章、回复文章、发表文章、文章树状结构显示、表情符号支持、修改、删除文章、发表的文章管理同步讨论
实时显示发言、图文同屏显示、表情定义、动作定义、动作与表情图标化表示、不限人数的小组讨论、发言记录、发言监控自主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策略设计
头脑风暴
辩论式学习
讨论式学习学习辅助工具笔记本答疑专区电子邮件
日程安排
笔 记 本
个人档案
个人主页
个人答疑中心网络教学管理个人信息维护注册信息的维护
日程安排
笔记本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学分获取的认证(学科教师)
学生毕业申请的批准(教务管理员)系统信息维护专业信息维护
课程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维护
课程授权
考试,考点信息维护
成绩录入
考试审核系统信息维护人员、费用信息
学籍管理
教师审核
评价信息维护
黄色信息过滤,维护不健康词汇表
管理员个人信息维护在线网络课件开发工具教学内容的表示:多媒体集成工具
教学逻辑的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图
课程的快速生成:模板和向导
素材的组织与生成
自动测试自动判题:生成联机的练习与测试
网络化学习模式:多学习策略支持
制作视频课件:流媒体教学内容的生成(上载)
流媒体课件录制
流媒体教鞭
流媒体的编辑
视频资源的转换
本地文件上载,ZIP压缩文
件自动解压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课件与平台的集成过程1.建立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批准与任课教师授权
3.主讲教师上载课件的文件:直接COPY到课程目录下、ZIP文件上传、使用专用的FTP客户端
4.设立课程大纲、教师信息、课程公告
5.录入试题、录入资源、录入常见问题、设置讨论论题
三、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的发展现状 Virtual-U(http://virtual-u.cs.sfu.ca/vuWEB/)
WEB CT(http://www.webct.com)
WISH(http://projects.cac.psu.edu/WISH/)
WEB Course in a
Box(http://madduck.mmd.vcu.edu/wcb/wcb.html)
BlackBoard CourseInfo(http://www.blackboard.net)
LUVIT(http://www.luvit.com)
LearningSpace(http://www.learnspace.com)
Vclass(http://www.elec.bnu.edu.cn)
AnswerWEB(http://www.dlc.sjtu.edu.cn)典型的网络教学平台介绍网上教学支持:
在线聊天、讨论组:所有
实时视音频教学:LearningSpace、Luvit
流媒体点播: LearningSpace 、BlackBoard、 Luvit 、
Vclass(支持电子教鞭)
在线测试:VirtualU、BlackBoard、Vclass 、AnswerWeb
智能组卷: Vclass
多学习策略支持: Vclass
网上答疑:Vclass、AnswerWeb
网上教务管理:
学生注册、权限控制 :所有
教学进度追踪、词汇表生成: WEB CT
非量化评价:Vclass
教学资源管理:WISH、Virtual-U、 Vclass
网上课件开发:WEB Course in a Box、WEB CT
教学设计支持: Luvit、 BlackBoard
个性化设置: BlackBoard
简明功能对照表四、网络教学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网络教学支持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广播式网络(DVB、VBI)的廉价交互的问题,如何解决共享式网络(IP)中大范围广播的问题?
如何解决远程教育中需要广泛网络接入的问题?
如何处理单结点负载过重,多结点负载平衡、数据同步的问题?如何保证适合远程教学特色的Qos?
如何解决大范围远程教育中,分布式教学与管理的问题?
如何保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远程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是什么?
远程教育中如何适应学习群体能力分布差异大的现实情况,如何实现适应性学习?
在课件开发过程中,如何体现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如何让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在课件开发时运用教学设计的成果?
如何在教学系统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关键技术问题如何在自动答疑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的答疑?
如何通过智能代理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节省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教与学的Agent行为有哪些,如何在远程教育中实现?
有效协作学习条件与模式是什么?协作学习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如何实现?
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远程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教育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教与学的评估)系统?如何与现有学校管理体制衔接?
如何在远程教育中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虚拟实验?
如何用计算机的数据结构来描述学习者的特征,如何构造一个良好的学生模型?
如何实现远程考试?如何实现网络化自动考评,如何在现有简单客观题判别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如何实现远程监考?
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全国范围的共享?如何统一资源的描述?
如何将各地最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在网络教育中广泛共享?
五、网络课程开发的理念网络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石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最大的知识源泉是网络,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地位也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网络学习环境不再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用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发展、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网络课程是不是传统课程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不是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发布?
复杂交互功能是在课件中,还是在教学支持平台中?
网络课程开发应包括哪些内容?
常用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有哪些?
网络课程中的素材资源如何组织?
网络课程如何作为资源纳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中?网络课程开发的五个基本技术问题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狭义理解)
远程教育并非传统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依赖教学支撑平台来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其最终目标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探索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在教学的授课、学习、作业、答疑、测试等诸多环节中,必须采用专用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来使这些活动得到基本保证,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能根据远程教学的特点,提供方便、灵活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针对各教学环节特点高效地实施和管理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学习策略、教学评价和跟踪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性人才,远程教学支撑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教学中所有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关键教学环节的支持,都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来支持,而现有Internet技术并没有提供这些工具,因此需要进行网络教学工具开发。此外网上交互式的程序设计,是一般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因此,需要开发一套网上的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屏蔽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于教学,也使得网上教学从简单的教学信息发布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需要功能强大的教学平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