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月球之谜
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这是鲁教版三年级下册中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与《太阳》、《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文共同构成科普文学习单元。本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谜”,当然,有的谜已解,有的则没有得到答案,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前置性自学题纲
一、我会读
⒈我认真地读课文五遍,然后圈画出生字新词和比较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
⒉自主识记“我会认”“我会写”中的生字,并把“我会写”中的生字认真抄写两遍。
3、解释词语(写在书上)
皎洁 遐想 奥秘 曾经 估计 神秘 探索
其它需要重点体会的词语: (写在书上)
二、动脑想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默读思考
(1)课本讲了月球哪些未解之谜?
(2)在书上画出文中反问句、感叹句。(学着改成陈述句)
三、做个有心人
1.抄写75页写月亮的古诗,并再写两句。
2.通过查阅资料你还知道关于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的另一个星球──月球。
师:(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看到了这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仰望这轮明月你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优美的词句、古诗?
(预设:)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生: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么不少美好的遐想。对这一个神奇的月球,人们有许多不解之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生字正音,课文诵读。
师:课前同学们都认真的预习了课文,那我们来检查一下字词是否掌握,课文是读通顺。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文。文章不长,但有些词句比较难念,比如这句:
课件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悬挂、皎洁、遐想”这些有生字的词呈现红色,降临的“临”呈蓝色,表示此字要求书写)生: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师:这句话生字非常集中,你念得不错。请大家跟他一起读一遍。
预设生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师:要读好这句话,我们还要理解一个词的意思,谁知道“遐想”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查过字典,字典里关于“遐”的解释有两种,请你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预设:认为是“远”的意思或是其他答案。
师:那“遐想”就是想得—— 预设:很远很远
师:你知道人们曾经对月亮产生过哪些遐想呢?
预设:《吴刚伐佳》《嫦娥奔月》等。
师:围绕着月亮,人们的遐想无限。让我们再一起读好这句充满浪漫色彩的句子。
生齐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师:请看这个蓝色的字,如果要写好这个字,你想提醒自己和同学注意什么? 预设:(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同时“临”这个字属于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两竖应是一短一长。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主笔占格的位置等)
师总结:右下角不是个四字,一定要注意,看老师写一遍。
教师板书,学生观察 师:请大家在书上也写一个。生:临字书写
师:这篇课文中,还有哪句话你觉得难念的,敢挑战吗?
预设: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师评价
三、整体感知,读懂课文
师: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关于月球的那些谜吧!比比谁的动作最快?生边读文章边画句子。
师:现在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预设:课文写了很多关于月球的谜。 人类对于月球之谜的探索。
师总结:课文写了很多关于月球的迷,以及人类对月球之迷的探索。
四、深度对话,语言实践
(一)读文激情,初步感受探索精神
师:说得真不错!这么多的谜,难怪作者要觉得月球那么神秘,所以,他这样写道,读。
生: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师:不知道其他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继续”这个词,既然是“继续”,说明在这之前人们已经有过探索。你能在课文中找到写人们以前探索月球奥秘的句子吗?
预设: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师:哪个词最能说明这种探索早就已开始的?预设:古往今来。
师:这个词很特别,有两对反义词藏着呢?你能找出来吗?
预设:古与今。 往与来。
师:这是一个由两对反义词组成的成语,汉语中有很多像这样的词,老师找了一些,同学们读一遍,记一遍
你来我往 大同小异 有去无回 喜新厌旧
师:让我们回到刚才那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读读两句相关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人类对于探索月球有着一种怎样的精神?
预设:人类对于探索月球之谜的历史源远流长。
师:“源远流长”,说得多好啊!而且这种探索还将继续,读!
预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师:你们愿意继续吗?愿意
(二)深研语言,品味谜之已解
师:就等你们这句话。我们继续研读这些谜团。请联系课文,想想:哪几个谜是已解之谜?(板书:已解之谜)请在课文中划出描写谜底的句子。
师:你划出了哪句话?读出来。
出示: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师:知道环形山吗?请看投影与资料袋。环形山其实就是一些圆形坑洞,这些洞里或洞外除了土就是石,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所以,作者做了结论。他说——生:月球是一片荒漠。
师:“荒漠”就是这样的。读:生: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师:真不错,有些词,不用查字典,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读懂它的意思,真是省心省力,要再试试吗?奇异,你觉得哪句话写出了奇异的具体现象?请读出来。
预设:这里的天空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师: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分句拆开来看,你还会有奇异之感吗?
预设:没有,这样的天空我们都见过。生:灿烂的阳光我们也见怪不怪了。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原句。
生齐读:这里的天空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师:“对比”让这种不可思议油然而生。请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惊讶读出来。
生:这里的天空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师:你们都强调了“却”字。是啊,这个“却”字饱含了景象的奇异与我们的惊讶。
(三)深研语言,品味谜之未解
师:由于科学的发展,古人的遐想已经不再是遐想,因为这些谜已解。但有些谜却依然未解。课文中这样写道: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谁来读出到底有多费解?
生: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师:感觉还不够,继续深入。一连串实验结果说明实验不止一个,第一个实验是哪一段,谁读出来?
出示: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特别令你感到惊奇的?
预设:一下子
师:如果我们把”一下子”去掉,请你来读一读。
预设: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师:感觉怎样?
预设:“一下子”能说明杀菌速度很快,我们的疑惑才会强烈。去掉就没了。
师:说清楚”没了什么”?预设:没有高强的杀菌本领。
师:所以,你的好奇心也大大减轻了,是吗?生:是的。
师:所以,科学家也深深疑惑——生: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师:既然是一连串,必然有第二个实验,读出来,
出示齐读: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师:又是对比,这一段的对比比比皆是,你能说说都是什么跟什么做对比吗?
预设:两个实验做对比。玉米与水藻作对比。地球的尘土与月球的尘土做对比。
师:不管是哪种对比,留给人类的,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读:
出示齐读: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师:有了一连串的实验,才可能有对比,才那么令人费解。如果说这里作者是通过对比写出谜的,那么这段文字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谜的呢?
出示: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师:这种说明方法叫作列数字说明。数字讲究精确,但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一个“估计”这样的词,显得极不精确,,请同学读想想这个词能不能不用?生:不可以。师:为什么?
预设:没有估计,读的人就是认为月球的年龄就是46亿年,其实可能是46亿年又多几年。
师:当然也可能没有46亿年是不是?生:是的。
师:不精确但真实。真实,这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希望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这种问题。让我们把这种科学精神读进句子里去。读:
生: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师:正是这种求真的精神,推动着人类这样执着地探索那些未解之谜。(板书:未解之谜)让我们回过头来轻轻地读读这两句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师: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努力”到底有多大呢?人类历时千百年的努力,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全球为之欢呼。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欢呼的背后,有多少人为这种探索付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播放课件,描述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历程。)
师:月球的奥秘,是人类用什么换来的?
预设:是生命。是鲜血。是智慧。
师:让我们带着对那些生命与智慧的敬畏之情,读读这句话。
出示读: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师:正是人类的求真的执着,所以,作者这样写道:
生: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师:有人说,当我们了解了更多, 我们便会不懂更多。所以文章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没有文字,只有一个——
生:省略号
师: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预设:省略了人类对月球一个又一个的谜;省略了人类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省略了作者没有写出来的疑惑;省略了人类更多的为探索付出的生命。……
五、总结延伸,引发未知之谜
师:老师布置一项课后的思考,请同学们继续去了解月球。也许,你会找到更多的谜团呢!(板书:未知之谜)
师:记住,结果可以省略,但,探索的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六、作业: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七、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已解之谜 未解之谜
省略号──谜(很多)
课件24张PPT。18 月球之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pái huái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临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小组合作要求: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关于月球的那些谜吧!比比谁的动作最快?谜之四:月球的 火山活动是否比地球早?
月球之谜?谜之一:月球上的 尘土有 杀菌的本领吗?谜之二:为什么水藻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就长 得那么青绿?谜之三:月球比地球的年龄大?……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你来我往 大同小异
有去无回 喜新厌旧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环形山其实就是一些圆形坑洞,这些洞里或洞外除了土就是石,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人类第一次登月活动 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成功发射载人登月的阿波罗号飞船。四天之后,飞船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月球轨道,人类首次登月行动开始了。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面。这时的阿姆斯特朗感慨万千:“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 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
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
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 想象写作 :
假如30年后我登上了月球,我会……
(写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