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蚂蚁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www.21-cn-jy.com
2、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
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21·世纪*教育网
2.学生猜谜语。
3.小结引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19、蚂蚁)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蚂蚁的特点。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
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观察的物体大小合适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教师交待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www-2-1-cnjy-com
1.小组观察。
每个小组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
3.再次观察。
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画蚂蚁身体简笔画)2·1·c·n·j·y
4.汇报总结。
(1)让学生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
(2)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21教育网
(3)让学生在黑板简笔画上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本资料
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
(课件出示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
活动二、认识其他昆虫的特点。
1.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
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2.课件展示:
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
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哪些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我们把它叫做昆虫。
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4、介绍昆虫: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三、自由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判断又快又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
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
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为什么说它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
四、制作昆虫模型。
1.请你用手中的橡皮泥或泡沫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你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21cnjy.com
六、活动拓展。
师:对昆虫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写出像《昆虫记》一样的传世佳作。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