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讨论
动物和植物给自然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4节、细胞 cell
一、细胞发现史:
1、秦汉时期:《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并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
2、17世纪前:人们试图回答植物和动物的组成,但受观察工具的限制。
3、1590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4、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665年,[英国]罗伯特 胡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细胞发现史:
5、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6、德国诗人歌德提出:是否存在一种组成生命现象的“原型”。
7、德国科学家提出:自然界存在一种构成生命的“原液”。
8、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施旺
施莱登
二、细胞学说的内容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谈一谈
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近200年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它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思考
了解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后,你急于想了解细胞的哪些知识呢?
如:细胞的大小、细胞的结构、颜色等。
[问题]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观察细胞呢?
借助仪器:光学显微镜。
胡克所用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观察工具发展史
细胞发现史
实验室中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使用导航
你好!
请点击你所要认识的显微镜的部位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油镜三种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镜座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柱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支持作用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握镜作用
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又名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又名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镜头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物镜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弹簧夹片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使光线通过
遮光器(光圈)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调节通光量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9
请指出图中标号的名称
单击鼠标后,答案将依次出现
1、目镜
2、粗准焦螺旋
3、细准焦螺旋
4、镜臂
5、物镜
6、镜柱
7、镜座
8、镜筒
9、弹簧夹片
10、载物台
11、遮光器(光圈)
12、反光镜
点 击
此处进入显微镜使用的学习
使用导航
绝大多数细胞
都很小,不能用肉
眼观察,要借助显
微镜来观察。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左手托。
2、放台边,略偏左。
(距台边约5-7cm)
3、安镜头,莫出错。
二、对光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与载物台相距2cm)再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左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三、放置玻片标本
将写有“上”字的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
缝隙处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
四、观察
思考:在镜筒下降,物镜接近标本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眼睛看着物镜?
五、收放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转换器、低倍镜、左眼看、转反光。
三、放置玻片标本
● 压标本、放中央
四、观察
降镜筒、侧面看; 左眼看、升镜筒;先动粗,后动细。
五、清洁收镜(收放)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如上图,物象在视野的下方,若要移至中央,则装片应向下方向移动。
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镜臂侧
镜臂侧
注意事顼
1、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或会损坏仪器。例如,光线若对不好,物像就看不清,准焦螺旋如不按规定操作,就容易砸碎装片或切片,甚至损坏物镜。
2、必须保护好镜头。不能用手抚摸透镜,以防止汗渍沾污,更不能让透镜与硬物接触,以防止损坏透镜,擦拭镜头一定要用专用的擦镜纸。
3、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让装片或切片上的水流到载物台上。
4、不要任意转动镜头转换器和准焦螺旋。转动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脱落。调节失灵。
5、使用显微镜时,一定要稳重、谨慎、轻拿轻放。显微镜不要在实验桌的边缘,以防跌落地面.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再转动镜头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保存。
讨论
1.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时,镜筒上升下降的幅度变化有什么不同 调节时应注意什么
利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的下降幅度较大。因此,
在利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要注意镜头的位置,缓慢下降,防止镜头下降速度过快,将玻片标本和物镜头损坏。
2.在不同强度的光线时,怎样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显微镜观察时,若光线过强,容易损伤眼
睛,一些较薄的材料也不易看清,这时要降
低光的强度。要降低光的强度,可以使用平
面反光镜,并使用遮光器上较小的光圈。
在光线较弱时,不便看清观察对象,这
时可以使用凹面反光镜和遮光器上较大的光
圈,增加进入镜筒的光。
3.显微镜下看到的“上”字与玻片上的“上”字有什么不同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为玻片标本上物像
的倒像。
4.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由于在显微镜中的物像的倒像,所以,
应向相同方向移动玻片。若物像在视野的
右下方,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练习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10X,放大倍数是 ;目镜10X,物镜10X,放大倍数是 ;目镜10X,物镜40X,放大倍数是 。
3、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
50倍
100倍
400倍
取镜安放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
观察
收放
4.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最小放大倍数是 ,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选用的目镜为 ,物镜为 。 5.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5×, 物镜---40×
C. 目镜---10×,物镜---10×
D. 目镜---10×,物镜---40×
15×
600×
50×
10×
A
6.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 )
A.b B.d C.q D.P
7.当显微镜的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C.目以物镜倍数为准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D
C
B
9.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D
小结:
1.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物体。
2.物象是倒象,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
反。
3.物象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
反。
4.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
5.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视野中个
体数越少。
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细胞:
精子细胞
平滑肌细胞
色素细胞
石细胞
毛细胞
四、动物细胞结构: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核 cell nucleus
细胞质 cytoplasm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作用:
作用:
内含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作用
作用:
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的基本结构是: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运用显微镜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作用:
内含纤维素,保护和支持细胞,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
作用:
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有细胞液)
植物细胞的结构:
1、高大的树木之所以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
2、植物的叶为什么通常是绿色的?
思考
细胞中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有一定的形状。
植物的叶片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内含叶绿素。
§2.4 细 胞
说说下列细胞结构的名称及各部分的作用。
§2.4 细 胞
说说下列细胞结构的名称及各部分的作用。
受精卵
生物个体
?
分裂、生长、分化
你知道吗?
一个小小的人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个婴儿的呢?
一、细胞的分裂: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母细胞
染色体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母细胞中会出现染色体。
子细胞
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请注意!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呢?
细胞分裂刚结束时,子细胞和母细胞在结构、形态、大小上是否一样?
思考
(一)细胞的分裂
2、细胞分裂后有何变化?
①两子细胞与母细胞在结构上是完全相
同的。
②子细胞只有母细胞大小的一半。
③细胞分裂意味着老一代有细胞生命的
结束。
计算
一个母细胞分裂六次可得到多少个子细胞?
[思考]细胞分裂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何意义?
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一)细胞的分裂
3、细胞分裂有何意义?
①对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使生物
个体数目增加。
②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使生物
体内细胞数目增加。
二、细胞的生长:
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三、细胞的分化: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的会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常常是相伴而行的;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母细胞
分裂
生长
生长和分化
分裂
生长和分化
生长
(二)细胞的分化
(二)细胞的分化
1、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是否同时进行的?
2、能分化的细胞占分裂后形成的许多细胞中的大部分吗?
想一想
讨论
1、人体的伤口为何会愈合?
3、将蚯蚓切成两段,为什么剩下部分会重新成为新的个体。
2、人的头屑脱落的现象。
试从细胞的角度对下例问题进行思考。
1、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
3、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什么?
细胞壁、叶绿体、大的液泡
小结:
4、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情发生在(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6、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物个体。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