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7-14 21:09:0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细胞(三)课前练习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 )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A2、通常位于细胞中央,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B3、细胞的形态各种各样,但细胞的结构一般都有(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核 叶绿体C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有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的过程。
3、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特点:母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
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增加。
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多,产生生殖细胞。next受精卵两个细胞四个细胞细胞团分裂分裂多次分裂返回多细胞生物体能不断生长的原因
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4、细胞生长:子细胞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5、细胞分化: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过程。
分化后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返回二、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装片1、是否观察到染色体?______
2、比较子细胞与母细胞间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关 键染色体 细胞分裂刚结束时,子细胞和母细胞在结构、形态上是否一样? 观察与思考练习1、细胞分裂就是指____个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分裂成____个_____细胞的过程。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情发生在(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3、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_____,经过一系列变化,它被______分配到___________中。 一母两子D染色体平均两个子细胞4、一颗小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就是由于细胞能(   )分裂
生长
分裂和生长
发育C5、细菌的细胞进行一次分裂,老的个体生命即告_______,而产生_____个新的个体。
6、一个小小的兔子的受精卵发育成活蹦乱跳小兔子的过程中是由于_______和_______的结果。结束两细胞分裂细胞生长7、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意义的是(     )单细胞动植物的个体数目增加
多细胞动植物内细胞数目增多
能产生生殖细胞,实现生物的繁殖
能延长生物体的寿命D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是(     )细胞质中出现染色体
生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母细胞增大C9、一粒小小的松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细胞(    )分裂的结果
生长的结果
分化的结果
以上三者都是D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叶绿体
染色体D课件17张PPT。细胞(二)课前练习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和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在显微镜下看字母“b”是( )
A、b B、q C、d D、p
3、用以下4架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其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架是( )
A、40╳ 5 ╳ B、10╳ 15╳
C、 40╳ 10╳ D、 40╳ 15╳BB目镜物镜一、细胞图1、介绍各部分名称。
2、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和特点。
细胞膜:很薄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近似球状,内含遗传物质。【讨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外,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1)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它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2)液泡内的液体叫细胞液,决定植物吸水或失水。
(3)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思考】4、高大的树木之所以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中哪部分结构有关?
细胞壁,因为它由纤维素组成,有支持作用。
5、植物的叶为什么通常是绿色的?
内含叶绿体的缘故,叶绿体为绿色小体。二、细胞学说1、从细胞发现到细胞学说提出的发展过程。
胡克发现细胞后,科学家开始探讨“细胞里有什么”。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随着观察深入和事实材料的增加,科学家开始探讨“细胞是什么”。
歌德与一德国科学家曾提出假设,是否存在一种组成生命的“原型”或“原液”。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讨论】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近200年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科学的发展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细胞发现极不容易。
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练习1、细胞中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是( )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C2、下列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核C3、动植物细胞中含有传宗接代遗传物质的是(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壁
细胞质B4、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是( )叶绿体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A5、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细胞质的主要功能是____,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内有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
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CA6、植物细胞一般呈立方休或多面体的形状,是因为它具有( )叶绿体
液泡
细胞膜
细胞壁D7、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内有______。
8、细胞学说是通过____这种科学方法,从大量科学事实中概括得到的。
9、细胞质是细胞___外,细胞____内的物质,是进行________的重要场所。叶绿体叶绿素归纳核膜生命活动10、下列细胞结构和成分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是(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核
细胞质B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
有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很大
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B课件23张PPT。细胞课前练习1米=____厘米=______毫米
40毫米=_______厘米=______分米
1毫米=_______微米
100微米=________厘米100100040.410000.012、显微镜对光的操作方法:转动____________使低倍_______对准通光孔,接着转动_____让一个较大的_____对准通光孔,用__眼往___镜里看,同时转动____便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整个视野亮度均匀,光就对好了。物镜转换器物镜集光器光圈左目反光镜一、细胞的发现1、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1)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就记载了590多种动植物。
(2)17世纪之前人们试图回答动植物由什么组成,但受工具限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或生活方式等方面。2、显微镜的发现为细胞发现提供了条件。第一台显微镜是1590年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的。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思考】1米=_____微米
10微米=______毫米1060.01二、显微镜1、认识显微镜。(见图)
(1)各结构名称。
(2)物镜与目镜中的10╳代表放大10倍,40╳代表放大40倍。
(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思考】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上标有12.5╳,物镜上标有10╳,则这台显微镜放大____倍.125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右手握镜臂,左手托底座,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于身体左前方。
依次将目镜与物镜装好。注意:装物镜时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物镜,右手旋转,低倍与高倍物镜各装一个。
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牢通光孔,转动集光器,使用大光圈,然后左眼看目镜,右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注意:光线不足时用凹面镜反光,光线充足时用平面镜反光。
将所需观察的物体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
两手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旁观看物镜,以免物镜压破装片或物体损坏镜头。
左眼对牢目镜,两手慢慢地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观察到物像,若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若放大倍数不够则进行如下操作:将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间。
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牢通光孔。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注意:在此操作过程中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观察】当装片向右移时,物像向____移。
当装片向上移时,物像向____移。左下3、临时装片的制作并观察(1)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取载玻片滴一滴清水;
用解剖刀在洋葱内表皮上切一块边长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
用摄子撕下后,放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平;
用摄子取盖玻片,将一侧先靠近清水,待清水顺盖玻片展开后,慢慢放下,盖在洋葱表皮上;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即可放于载物台上观察。(2)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取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清水漱口后,用牙签轻刮口腔上壁;
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涂几下;
用摄子取盖玻片,先将玻片一侧靠近生理盐水,待生理盐水展开后,放下盖玻片;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生理盐水,即可用于观察。(3)画图比例要正确,布局要适当,线条要连续;
明暗用点表示
标线与纸上下边缘平行;
纸张右下角写明图开名称,作图人姓名,作图时间、地点。练习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厘米=______微米
100微米=________厘米
2、一台显微镜的目镜用10╳,物镜上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倍
3、为了将视野中的图像向右下方移,则装片应向___方移。100000.01100左上4、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黑点,移动装片时:(1)黑点也动,则黑点在____上.(2)黑点不动,则黑点在____上.镜头装片5、显微镜的目镜是5╳的,物镜是10╳的,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5倍
10倍
15倍
50倍D6、显微镜的安放,正确的操作应是( )置体前略偏右,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置体前略偏右,镜筒向后,镜臂向前
置体前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置体前略偏左,镜筒向后,镜臂向前C7、欲使观察到的物像向右后方移,就要将玻片移向( )左后方
右前方
右后方
左前方D8、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①②④③
①④③②
B9、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物像,下列述叙正确的是(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A10、下列各组代表每台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则哪一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10╳ 40╳
12.5╳ 10╳
5╳ 40╳
12.5╳ 40╳
D11、从视野观察到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角,为将图像移到中间,则装片应向____方向移.左下角
左上角
右下角
右上角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