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四节 细胞
(第一课时)胡克用的显微镜带照相机的光学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虎克用自己制造的比较完善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他观察到软木中有一个个小室,各个小室之间有壁隔开,像蜂房一样。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在一到几十微米左右。你知道1微米=?米显微镜的使用2.显微镜的操作顺序3.用显微镜观察动物、植物细胞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原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原理1、镜座2、镜臂3、倾斜关节4、载物台5、压片夹6、遮光器7、反光镜8、镜筒和物镜转换器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11、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2、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掌握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
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
怎样升降?3、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们,使其对准通光孔4、调焦距:(以“上”为例)
(1)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
载玻片;
(2)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要张开,并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动“粗”,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3)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显微镜的放大率(总放大倍数)是:
放大率=——— ×—— = ——
5、观察(1)、把观察结果用铅笔画出来
(2)、继续观察,慢慢将玻片向上移,所年看到的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
(3)、继续观察,慢慢将玻片向左移,所年看到的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
6、收镜7、整理实验台(1)上升镜筒,物镜呈“八”字形朝前下降镜筒
(2)关掉集光器,垂直反光镜。
(3)装入箱子,放在桌子左边。别忘了:显微镜使用方法(1)观察对象的放大倍数跟什么因素有关?放大率跟观察的物象有什么联系?(4)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3)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2)分别将玻片向上、向左移动,观察所看到的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讨论1、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象,最好使用(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练习:2、用油性笔在载玻片上写了小小的“F”,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形状是( )A、
B、
C、
D、3、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番茄果肉细胞近
似球形,这种细胞不同形态的维持,主
要依赖于下列哪种结构(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这时观察到的表皮细胞数目和大小如何变化?( )A、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B、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小;C、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大;D、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变小;4、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黑点,移动装片时:(1)黑点也动,则黑点在____上.(2)黑点不动,则黑点在____上.镜头装片5、显微镜的目镜是5╳的,物镜是10╳的,此时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5倍
10倍
15倍
50倍D7、欲使观察到的物像向右后方移,就要将玻片移向( )左后方
右前方
右后方
左前方D8、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①②④③
①④③②
B5、用高倍镜观察的操作顺序是 ( )1、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3、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
4、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
A、2341 B、1243
C、2143 D、2314
9、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物像,下列述叙正确的是(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A11、从视野观察到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角,为将图像移到中间,则装片应向____方向移.左下角
左上角
右下角
右上角D10、下列各组代表每台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则哪一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10╳ 40╳
12.5╳ 10╳
5╳ 40╳
12.5╳ 4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