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2 12: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探究式教学情境设置模式之研究》教案 课题负责人:蔡呈腾
本章累计20个
教学内容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内容分析(教材处理)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通过实例列举的方法向学生阐述生物适应性的普遍意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落实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培养学生善待生命、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环境观,建立人类与生物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素质
教学难点 建立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的基本理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情境设置 情境一: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请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是什么?情境二:组织游戏:隐身蝴蝶(1)取一张纸(任意颜色);(2)在纸上贴上纸蝴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使得蝴蝶不易被人察觉。交流游戏成果(取其中一些作品,贴于黑板上)。情境三:多媒体:录像——“昆虫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每两人为一小组,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游戏。情境四:除昆虫具有对环境的适应外,其它生物呢?(植物的向光性和土壤温度的分布特点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情境五:组织讨论:人作为自然界的主宰,我们要不要适应环境呢?怎样适应?情境六: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组织讨论:上面材料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呢?生物种类繁多,那么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益还是无益呢?情境七:多媒体展示:武松打虎图片,组织学生讨论:武松打虎的利弊学生按正反两方组成两个辩论小组进行辩论,阐述各自理由。(师不予评价)情境八: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组织讨论:你认为生物的灭绝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如果就这样进行下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这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武松打虎”的事件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情境九:多媒体:1.录像——“自然保护区”,2.我国稀有动物和植物.设问:生活中你们如何做到保护生物?
教学过程 边教边悟
情境一: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请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是什么?生:小结:引入课题。情境二:组织游戏:隐身蝴蝶(1)取一张纸(任意颜色)(2)在纸上贴上纸蝴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使得蝴蝶不易被人察觉。交流游戏成果(取其中一些作品,贴于黑板上),评价:提问:1.若你们是蝴蝶的天敌,哪些蝴蝶最容易成为你们的食物呢?2.若使蝴蝶能够“隐身”,背景与蝴蝶的颜色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若你们是蝴蝶的话,会怎样选择环境?生:小结:蝴蝶的颜色与背景相一致时,蝴蝶能够“隐身”,概括出“保护色”的含义。情境三:多媒体:录像——“昆虫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每两人为一小组,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游戏。生:小结:了解昆虫的自身保护的方式。体会生物具有适应性的特点。情境四:除昆虫具有对环境的适应外,其它生物呢?(植物的向光性和土壤温度的分布特点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生:小结:向日葵等植物的向光性;仙人掌对干旱的适应;骆驼对沙漠的适应……情境五:组织讨论:人作为自然界的主宰,我们要不要适应环境呢?怎样适应?
生:小结:自然界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500万种,仅史料记载就有175万种,这么多种形形色色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情境六: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的结子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达尔文组织讨论:上面材料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呢?生物种类繁多,那么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益还是无益呢?情境七:多媒体展示:武松打虎图片,组织学生讨论:武松打虎的利弊学生按正反两方组成两个辩论小组进行辩论,阐述各自理由。(师不予评价)生:小结:1.生物种类丰富多彩;2.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情境八: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1988年,全世界有120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50万种~100万种)将消失。”组织讨论:1.你认为生物的灭绝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如果就这样进行下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这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2.“武松打虎”的事件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生:多媒体:1.录像——“自然保护区”,2.我国稀有动物和植物.设问:生活中你们如何做到保护生物?生:小结:环境的破坏、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狩猎、捕捞等原因造成生物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存。应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课堂小结: 课内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原因3、动物的"伪装"——保护色、拟态(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4、生物的多样性5、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
课外作业
探究: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分布特点
教后反思
PAGE
- 1 -
课题成员:杜琼侠 汪 浩 蔡呈腾 教案初稿撰写:蔡呈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