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用图片美化电子小报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用图片美化电子小报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5 16: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任务一 用图片美化电子小报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用图片美化小报》这一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本课围绕给学生在小报中穿插图片这个主题展开的,《用图片美化小报》的学习是为了使小报变得更加漂亮、美观。图文并茂对于电子小报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图片在小报中的穿插编排,不仅可以给整个版面增色,还可以使信息更直观、更有效地表达出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我所施教的班级是一所农村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小学阶段有许多村小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因而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对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相对一大半的学生都是零起点,只有一部分学生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大部分学生文字输入能力较弱。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我采用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力求做到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小报。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预习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练习书本上P17——P18页“做中学”,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及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通过设计电子小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插入图片(包括剪贴画,文件图片)以及利用文件图片做背景,达到图文并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合理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至用。 五、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比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模式基本环节: 对比确定目标→激发兴趣→演示操作→任务驱动→指导探索→作品点评→总结评价→反馈矫正 3、模式特点: 要求在网络教室,容易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利于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吸收率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及时反馈,调整教与学,落实教学目标,对学生全面评价,有利于学习的巩固提高。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计算机网络教室、PPT课件,教材。 七、教学过程:21教育网
导 入 新 课 复习旧知 针对下图1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上节课“文章的排版”内容,如文本框的链接、段落排版等知识,使学生对本节课新授内容在知识上做好准备。 复习上节课内容,为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作铺垫。 讲授新课 创设 情境 引出 课题 1、演示 通过课件演示下面两篇内容完全一样的电子小报:①未插入图片的小报。②插入图片的小报。 图1: 图2: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篇电子小报,它们分别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哪?比较喜欢哪篇文稿?试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喜欢第二篇,因为加入了图片) 教师总结:在小报中加入图片,可以使小报生动、形象、突出文章的主题,起到美化小报的作用。 通过提问,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用图片美化小报”。 培养学生分析和观察的能力。 2、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评价作品,并对照检查自己作品。 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环节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1、课件演示: 在编排小报时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考虑插图在版面中所占面积,每张图片都不能太大或太小。 ②、在一个版面中图片不可插入太多,不能 完全以图片代替文字。 2、让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 3、课堂作业:书本P17——P19页“做中学”。 课后作业:自己制作电子小报,图文并茂。 强调在制作小报过程中注意事项 总结收获。 设置课后作业,巩固加深本节课内容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