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2017·黑龙江尚志市期末)人讲话依靠声带 的振动发出声音,鼓声依靠鼓面 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琴弦 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空气柱 的振动发出声音。?
2.
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发声物体停止了振动 。?
3.(2016·山东新泰市校级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4.夏天打雷时,发出雷声的原因是(B )
A.人的耳朵鼓膜在振动
B.发生雷电处空气的振动
C.打雷时发出强光
D.空气很潮湿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5.人们把耳朵贴近铁轨,就可以听见远处火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海洋中的海豚能听到互相呼唤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传播中所利用的介质分别是铁轨 、空气 、水 。?
6.
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固体 和气体 都能传声。?
7.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其原因是(D )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知识点3 声速
8.(2017·云南澄江模拟)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 。?
9.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声速变大 B.声速变小
C.声速不变 D.无法确定
10.(2016·甘肃凉州区期中)小明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贝贝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C )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人耳的错觉
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D.外界杂声干扰
知识点4 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1.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C )
A.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
B.平时听到别人的谈话声
C.吃饼干时听到的咀嚼声
D.鱼在水中听到岸上的说话声
12.贝多芬患了耳疾以后为了创作,他用一段木棍顶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 )
A.利用骨传导听声音
B.牙齿可以发出声音
C.利用气体传声
D.贝多芬不同于凡人,有特异功能
考点1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3.(2015·辽宁锦州中考)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液体(水) 能够传声。?
14.(2015·山东东营中考)“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5.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 而产生。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以声波 形式,靠空气 传到人耳的。?
16.(2017·湖北随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7.(2016·江苏无锡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考点2 回声与声速的应用
18.(2016·甘肃凉州区校级月考)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D )
A.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
C.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
D.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
19.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 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2 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
答案984 m
20.
(2016·天津建昌县二模)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 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1.有一天雷雨交加,同学们在物理实验室中利用“声速与气温的关系图”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小单同学看见一个闪电后尖叫起来,小挺同学看见闪电后又过4 s听到了雷声。小挺同时也观察了实验室的温度计,室温为15 ℃,他们经过计算安慰小单同学,打雷处离他们很远,不要怕。
(1)求出打雷处离他们距离为多少?
(2)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回声测声速。测得某一障碍物离他们173 m,经过1 s听到了回声,则此时声速为多少?请你利用声速跟气温的关系图,求出当时的气温。
答案(1)1 360 m (2)346 m/s 25 ℃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知识点1 音调与频率
1.(2017·江苏无锡模拟)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从壶内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 传到我们的耳朵,天翔同学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探究。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声音,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用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音调变高 。?
2.甲同学说话时,在5 s内声带振动1 500次,乙同学说话时,在1 min内声带振动7 200次,乙同学发声的频率是120 Hz,甲 同学的音调高。?
3.在试管中加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吹气,如图甲所示,则试管中的水面上方空气柱 (选填“玻璃管”“管中的水”或“水面上方空气柱”)会振动 而发声。小华用几只试管制作了试管乐器,如图乙所示。调节水面高度后,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能分别吹出“1(Do)”“2(Re)”“3(Mi)”三个音调,则与这三个音调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b、c 。小华还发现,不用嘴吹,用筷子轻敲三只试管边沿,它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次发声的声源是试管和水 。?
知识点2 波形图
4.(2017·云南双柏县期中)仔细观察下图中所示两个波形图,甲 图音调高。?
5.图示为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高的是(B )
考点1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6.
(2016·安徽模拟)图示为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
7.(2015·北京海淀区校级期中)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 有关。向一个空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瓶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短 ,气柱发出的音调越高 。?
考点2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8.(2015·江苏盐城校级模拟)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D )
9.(2016·江苏连云港期中)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 131
2
30
2.0
1 284
3
50
2.5
656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金属管,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 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 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
(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增加一根长度为20 cm、直径为2.0(或2.5) cm的金属管。?
10.
(2015·福建模拟)图示为用一个纸盒、两根木条和a、b、c、d四根依次变粗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四根橡皮筋,音调最低的是(D )
A.a B.b C.c D.d
11.(2017·山东滨州中考)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C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
12.(2016·安徽模拟)如图,用话筒M接收音叉发出的声音,送到示波器S显示。保持示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示波器显示B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比A发出的密,则B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选?
填“高”或“低”)。
13.(2016·上海模拟)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甲
乙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 的关系。?
②若他要探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a 和b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 点,最低的是按住B 点。?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知识点1 响度
1.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 产生的;鼓面的振幅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
(2017·福建南安市校级期中)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可演示(D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D.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知识点2 音色
3
(2015·广西梧州中考)“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说话者的身份,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振动 产生的。?
4.(2016·湖南张家界中考)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B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5.(2017·广州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 )
A.演奏钢琴时,是琴的振动产生声音
B.在1 s内钢琴的发声部位振动了4次
C.音叉的音调比钢琴的高
D.音叉与钢琴的音色相同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6.
(2015·江苏江阴市二模)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通过绷紧鼓皮 (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
7.小明早晨打开收音机,调至音乐广播电台后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是周杰伦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不同;接着他又调节了音量按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
8.(2016·江苏南通中考)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C )
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
B.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
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
D.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
9.(2016·江苏宿迁中考)《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B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0.(2016·湖北鄂州中考)某电视台举办了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D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1.(2016·辽宁锦州中考)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音色 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
12.(2016·湖南长沙中考)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3.(2017·山东德州中考)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A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4.(2016·湖南益阳中考)图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15.在“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让乙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甲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看到与乙音叉的叉股接触的小球会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并听到较小的声音。
(3)保持人耳到音叉的距离不变,用橡皮槌用力敲击甲音叉,可以看到小球被乙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并听到较大的声音。
上述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 中传播;这里硬泡沫塑料小球所起的作用是将音叉叉股的微小振动放大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这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 的关系;实验结论: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知识点1 声音与音乐和建筑
1.(2015·辽宁鞍山模拟)“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 很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天坛的回音壁”是声音反射 造成的。?
2.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主要是为了(C )
A.提高装饰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只向一个方向反射
D.增加声音的响度
知识点2 超声和次声
3.超声波能将水雾化,给房间的空气加湿,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利用声呐进行深海捕鱼,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
4.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B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5.下列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不正确的是(C )
A.利用超声波检测心脏工作情况
B.利用超声波探测钢板有无裂缝
C.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上两座山的距离
D.利用超声波给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
6.人们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A )
A.用仪器监测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B.用声呐测海底的深度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知识点3 噪声
7.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甲 图是音乐的波形,乙 图是噪声的波形。?
8.听音乐会时,观众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 减小噪声。?
9.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市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C )
A.绿化居住环境 B.减少光污染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10.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D )
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B.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
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
考点1 声的利用
11.超声波疗法是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超声诊断和治疗等,超声诊断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的特点;超声治疗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的特点。?
12.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应用事例中,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A )
13.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倒车雷达
B.有些高科技新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4.(2015·湖北黄冈模拟)图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考点2 控制噪声污染的途径
15.(2017·辽宁沈阳中考)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声源处 (选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 改变了。?
16.图示为“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17.(2017·湖北南昌中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 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
18.(2016·湖北荆门中考)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19.(2016·江苏常州中考)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D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20.(2016·湖南湘潭中考)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B )
A.在道路两旁植树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
21.(2017·河北正定县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 000 Hz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传声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3 0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