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5 20: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辽、西夏建立的时间、人物等。
2、辽、西夏的一些措施。
3、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 的原因是什么?隋唐时期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带去先进的技术契丹人接受汉文化,学会农耕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
2.建立者:
3.时间:
4.都城:
契丹(辽)耶律阿保机(辽太祖)10世纪初上京临潢府考察报告:契丹的兴起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时间: 11世纪前期民族: 党项族建立者: 元昊都城: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2.西夏政权的建立: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
并鼓励垦荒,
发展农牧经济,
还创制了西夏文字。图表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汴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考察报告: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关系如何?
(2)西夏为什么要与北宋和谈?
(3)宋夏和约的内容是什么?
(4)议和的影响是什么?战争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回顾: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1、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
2、战争与交往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秦汉时期,北击匈奴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崭露头角
战争与和平辽
西夏宋辽和战
宋夏和战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澶渊之盟
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宋夏和议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