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学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 ) 攲斜( ) 沐浴( ) 祷告( ) 膝盖( ) 并蒂( ) 菡萏( ) 徘徊(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匿笑: 并蒂: 菡萏:
徘徊:
攲斜:
荫蔽:
4、文学常识:
作者: 文体:
二、体味诗情,理解诗意。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小结
归结本文写法: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写法。
7、《荷叶母亲》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8、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
9、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
10、“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小结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
三、拓展延伸
1、你能也用一种意向来抒发对母亲的爱吗?
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四、作业
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
《散文诗两首》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金色花》结尾 “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4.《荷叶 母亲》的结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
二、能力提高: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三、开放探究
1.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2.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
(2)老师的话像________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
3.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印度 泰戈尔 冰心 谢婉莹 《繁星》 《春水》 《寄小读者》
2.D
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4.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二、能力提高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总之,是孩子想为妈妈做点事。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三、开放探究
1.房子——主人? 主人——客人? 客人——喝水? 喝水——茶? 月亮——太阳? 太阳——大地? 大地——花园? 花园——花。
2.(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3.(1)排比 拟人 (2)发展 贡献 牺牲 (3)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在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激发关爱
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金色花图片,让学生欣赏: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三、整体感知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 3、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 (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四、精读品析
1.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 2.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教师板书) 五、小结
教师归结本文写法: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写法。 六、练习朗诵比赛。 七、作业 感情真挚的背诵这首诗。 板书 ????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
母子情深???????????????????????????????? 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爱。(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 3、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 (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三、精读品析
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 (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 (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 四、小结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 五、拓展延伸1、你能也用一种意向来抒发对母亲的爱吗? 2、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六、当堂达标检测七、作业 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 ??????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 ??????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
课件25张PPT。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读准并解释下列词语祷告
匿笑
沐浴
罗摩衍那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再读课文,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3.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再读课文,思考:4.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 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拓展延伸: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作业: 感情真挚的背诵这首诗孩子 天真调皮、热爱母亲,
母亲 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母子情深。荷叶 母亲冰心作者: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字词检查并蒂 花瑞 慈怜
菡萏( )
徘徊( )
荫蔽( )
欹斜( )hàndàn páihuái bì qī 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思考: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的思路写作的?示例: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合作探究:1. 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先练读,然后美美的读一读读,细细地品一品,可以“我喜欢 (段),因为 ”的句式表达。 示例:我喜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示例:我喜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因为这几句话写出了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的痛苦得到安慰,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颂,深化了主题。质疑提升 :你还有什么问题?(1)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质疑提升 :你还有什么问题?(2)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拓展延伸: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