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3.1.1 长方体的认识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3.1.1 长方体的认识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06 08:09:21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 1 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3 长方体和正方体R 五年级下册 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长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的长、宽、高探究点 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1.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并且用手摸一摸,
看有什么发现?
2.根据你的发现完成课本19页上面的表格。
3.把你的发现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面棱:面与面相交的线段顶点:棱和棱的交点提示:面面相交即成棱,棱棱相交即成点。(1)长方体有____个面。 (4)长方体有____条棱。(6)长方体有____个顶点。 6 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12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每个面是长方形(特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
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
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归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1.面:长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的,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2.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探究点 2长方体的长、宽、高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1)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
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归纳总结:长方体的长、宽、高:
1.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
的长、宽、高。
2.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所有的长相
等,所有的宽、高也分别相等。小试牛刀剪下本书附页中上面的图样,按要求做。
(1)把图样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2)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3)量一量所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米?
(4)观察这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面:长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的,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
完全相同。
2.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长方体的长、宽、高:
1.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
长方体的长、宽、高。
2.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所有
的长相等,所有的宽、高也分别相等。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相对的面(     )。可能这几个面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  )个面是(    )。
(2)长方体有(  )个顶点。
(3)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4)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  )组,每组有(  )条。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6)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6完全相同2正方形812相等34长宽高32.仔细观察,填一填。

(1)上图中长方体的长是(  ),宽是(  ),高是(  )。
(2)前面是(   )形,长(  ),宽(  ),它和(  )面是完全相同的。
(3)左面是(   )形,长(  ),宽(  ),它和(  )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15 cm,宽12 cm的是(   )面和(   )面,它们都是(   )形。
(5)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15cm12cm6cm长方15cm6cm后长方12cm6cm右上下长方132cm3.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相对的棱的长度都不相等。 (  )
(3)在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  )
(4)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5)粉笔盒、牙膏盒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  )辨析:长方体的6个面中有可能是长方形。××√××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6题、第7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长方体的特征巧应用4.选择。
(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完全相同。
A.2    B.4    C.8
(2)在长方体中,至少有(  )条棱的长度相等。
A.2 B.4 C.8
(3)如果一个长方体中有4个面完全相同,那么其他两个面一定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不确定BBB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7 cm,宽是16 cm,高是12 cm,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27+16+12)×4=220(cm)
答:它的棱长总和是220厘米。6.用一根长2 m的铁丝恰好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它的长是22 cm,宽是16 cm,高是多少厘米?2×100÷4-(22+16)=12(cm)
答:高是12厘米。 Thank you!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3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始终采取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体验,自己找出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