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多媒体课件雷 电 颂郭沫若(选自历史剧《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代表剧作有《屈原》等。作者简介: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体裁,与诗歌、小说、散文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基本要求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其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按语言表达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戏剧常识:全剧分为五幕 “橘颂”
“受诬”
“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
历史剧创作是“失事求是”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雷电颂《屈原》字的读音:
睥睨pì nì 波澜lán 发泄xìe 鞺鞺鞳鞈tāng tà 污秽huì稽首qǐ 迸射bèng 罪孽niè 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 贮立zhù 木梗gěng 驰骋chí chěng
虐待nüè 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忏悔chàn 郢yǐng 词语积累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评击。
雷霆: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踌躇:犹豫。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驰骋;奔驰。
徘徊;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疑不 决。 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浮动、起伏。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 叫。
污秽:不干净的东西。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研讨: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第一层次 (1-8)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次(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课文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屈原的形象 正义和光明的化身。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奸佞们战斗到底。对风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屈原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1: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文中事物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思考2:(1)风、雷、电; (2)洞庭湖、东海、长江; (3)无形的长剑; (4)小岛; (5)土偶木梗。(1)风、雷、电:
——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2)洞庭湖、东海、长江:
——人民群众。
(3)无形的长剑:
——坚定的信念。
(4)小岛:
——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5)土偶木梗: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统治集团。 举例说明文章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思考3:(1)拟人、呼告; (2)反复; (3)排比; (4)比喻; (5)反问。拟人、呼告: 或热切呼告和歌颂风雷电,或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作用:直接表达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 增强表达效果,有力表达了爱憎感情,感人肺腑,撼动人心。
加以文章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1、内心独白想像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雷电颂》即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最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品昧语言 理解句子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的咆哮吧!”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渴盼!风就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理解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硬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一连串的反复,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理解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的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理解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深刻的指出了产生黑暗的社会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雷电颂》既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的创作个性,古今两大诗人的激情合而为一,达到了物我同化的境界。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是流淌着的民族兴盛的合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