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复式统计表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教材第36~37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发现一种现象,每到周三下午,同学们就特别兴奋,各自拿着自己的工具奔走在走廊、校园里。急急忙忙去干什么呀?(参加活动呀!)我们学校的活动特别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瞧!(出示课件)我们就先看看这个班的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好吗?
课件呈现情境图:
谈话: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每个同学最喜欢的活动的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用什么方法整理好呢?
引导学生明确:利用统计表整理相关信息会更清楚。
1.填写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情况统计表。
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到统计表里吗?填表前有个温馨提示:①每个小组合作完成。②要求填得既快又准确。(当然可以分工合作,核对数据)
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填写统计表,教师巡视。(评价小组合作效果)
集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从每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游戏:“快问快答”——抢答。提示:看着你们手中的小统计表回答。(准备好了吗?)问:最喜欢哪项活动的男生最多?最喜欢哪项活动的女生最少?最喜欢看书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全班的总人数是多少?
谈话:为什么我快问你们不能快答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答案来呢?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两张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大统计表。
【新课讲授】
1.认识复式统计表。合并、完善统计表。(课件逐步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谈话:合并,好主意!如何合并呢?合并后的统计表会是什么样子呢?
先独立思考,想好后组长组织小组交流。(交流完的小组请举手示意)
集中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讲解。
引导学生在黑板上板出“复式统计表”。
教师请同学们先认真的观察这张表,想一想,表中的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观察“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活动”是对哪一行的概括?(是对第一行的概括)“性别”是对哪一栏内容的概括?(是对第一栏即第一竖行内容的概括) “人数”是对表中哪些部分内容的概括?(是对所有空格里的数字的概括)对这张表还有什么问题吗?
2.填写统计表。学生先独立填写。
小组内交流。先填什么,再填什么,最后填什么。
集中交流:统计表的填写顺序。提醒完成统计表后要注意核实数据,并填写填表日期!
3.比较新、旧统计表的不同。
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优点?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各项活动人数,不便于比较不同活动的男、女生人数,合成的这张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丰富。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这张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先进行全班调查,再填表,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复式统计表
这个表中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
本课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单式统计表的不方便,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然后分小组讨论复式统计表该是什么样的,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统计表,带领学生一起经历设计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另一方面凸现统计数据源于实际且必须真实可靠,整个课堂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能轻松地获取知识。
课件30张PPT。第 3 单元 复式统计表3 复式统计表R 三年级下册 问题1:课余时间,你最喜欢什么活动?(每人限说一种。)问题2:下边有一些活动,你认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会有不同吗?怎样验证你的想法?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探究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活动: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合并统计表,回答问题像这样的表可以合成一个表,怎么合呢?问题1: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2: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提示:利用两个表的共同点确定行数和列数。归纳总结:复式统计表:
1. 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个表格里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2. 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复式统计表,简单又明了。
表头三个格,内容很重要。
收集和整理,对应要记牢。
分析和发现,能力会提高。小试牛刀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下面哪种电视节目。1.在班里选三名同学,把他们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小试牛刀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略。复式统计表:1. 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个表格里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2. 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1.你能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吗?
1千克黄豆所含营养成分统计表成
分含
量
/克物品1千克黄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502002801.你能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吗?
1千克花生所含营养成分统计表
(1)上面的两个统计表,统计的物品( ),统计的营养成分的含量也( ),但统计的营养成分( ),所以可以合编在一个统计表里,叫( )统计表。成
分含
量
/克物品1千克花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270410230不同不同相同复式1.你能把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表吗?
(2)请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千克黄豆和1千克花生所含营养成分统计表成
分含
量
/克物品1千克黄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502002801千克花生2704102302.根据上面完成的统计表回答下面问题。
(1)1千克花生中( )的含量最高,
1千克黄豆中( )的含量最高。
(2)1千克黄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1千克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多少克?
(3)如果你有一个身体肥胖的同学,你建议他(她)多吃花生类制品,还是多吃黄豆类制品?为什么?脂肪蛋白质280-230=50(克)
答:1千克黄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1千克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50克。多吃黄豆类制品。因为1千克黄豆比1千克花生含脂肪少。3.下面是明明三次检测的成绩表。
根据成绩表判断。
(1)每次都是语文成绩最好。 ( )
(2)数学一次比一次考得好。 ( )
(3)英语考试成绩每次都在进步。 ( )
(4)语文考试成绩第二次退步了。 ( )科目分数/分检测次数×√×√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38~39页练习八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1.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2.对所给数据进行整理,完成复式统计表4.下面是“物美”和“乐佳”两个水果超市某天销售水果情况的统计表。
(1)物美水果超市卖出的( )最多。
乐佳水果超市卖出的( )最少。西瓜梨种类销售量
/ 千克超市4.下面是“物美”和“乐佳”两个水果超市某天销售水果情况的统计表。
(2)哪个水果超市的销售总量多?销售总量相差多少?
物美:160+185+105+90=540(千克)
乐佳:180+200+130+110=620(千克)
620 > 540 620-540=80(千克)
答:乐佳水果超市的销售总量多,销售总量相差80千克。种类销售量
/ 千克超市4.下面是“物美”和“乐佳”两个水果超市某天销售水果情况的统计表。
(3)对于销售总量低的水果超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略(答案不唯一)种类销售量
/ 千克超市5.下面是某校四年级所有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1)男生在( )身高段的人数最多,有( )人。
(2)女生在( )身高段的人数最少,有( )人。
(3)该校四年级一共有( )人。
(4)通过比较,发现该校四年级( )生身高整体上偏高一点。
1.16米~1.25米41 1.15米及以下 15 245 女身高 /米人数性别5.下面是某校四年级所有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一个并解答出来。(答案不唯一)例如:四年级女生有多少人?
15+49+45+21=130(人)
答:四年级女生有130人。身高 /米人数性别6.三年级二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单位:次)
(1)将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三年级二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
成绩
/次人数性别287327926.三年级二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单位:次)
(2)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哪段的人数最多?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哪段的人数最多?
(3)你还知道什么信息?写出两条。
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60~79下的人数最多。
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在80~99下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例如:三年级二班有男生20人。
三年级二班有女生20人。7.在2016年奥运会上,中国获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美国获得46枚金牌,37枚银牌,38枚铜牌;英国获得27枚金牌,23枚银牌,17枚铜牌。
你能在下面的统计表中把上面的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成绩
/次人数性别261826463738272317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