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7.2《昼夜与四季》教学设计
课题 昼夜与四季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昼夜的形成原因。(2)理解地球公转的运动的基本特征。(3)掌握地球公转运动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重点难点 (1)地球自转、昼夜现象的成因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重点)(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与四季形成的原因。(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反映昼夜现象的地球卫星照片。欣赏完图片,提出问题:1.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有白昼和黑夜之分,这是为什么?2.是不是白昼永远是白昼,黑夜永远是黑夜?3.那昼夜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学生欣赏图片,讨论,回答问题,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通过欣赏奇妙的图片,老师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
讲授新课 (一)昼夜的形成 活动:1.用一个台灯代表太阳,离台灯稍远处放置一个地球仪,其高度与台灯相平。2.开亮台灯,在地球仪上标出你所在位置,使其对着台灯,此时,标记处被照亮,处在白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4.可以看到,地球仪每转动一周,标记处的昼夜就交替一次。小结: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于是出现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播放视频: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关系。(二)四季的形成 提问:1.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哪里?拓展延伸:思考: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在哪里?探究: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2.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3.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小结:读图总结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读图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1)国庆节这天,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我国的季节是( )。(2)该日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再过三个月,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活动:1.清晨、正午和黄昏测量校园内旗杆的影长并做好记录,分析它的影长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连续一年记录旗杆正午的影子长度,看看有什么变化?请你根据学到的地球公转知识来解释这些变化。展示24节气名称和日期表出示24节气歌,便于熟记 学生分组做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很容易得出结论。学生欣赏视频。学生回答:1.斜着身子,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有66.5度的夹角。2.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学生思考回答: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上各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学生讨论、探究,回答问题: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2.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3.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学生读图说出:春分日,昼夜等长;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昼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秋分日再次昼夜平分;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之间,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次年春分日,再次昼夜平分。学生读图,回答问题:(1)南 秋季(2)短 长 短 长短 长 长 短学生课前进行活动,并做好记录,课堂上总结:1.清晨,太阳高度角小,旗杆的影子长;此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子越来越短;到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下午,随着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影子又会越来越长;到黄昏,影子最长。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2.夏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最大,旗杆的影子最短;此后,随着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影子越来越长;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再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影子又会越来越短。到第二年夏至日,影子又最短。原因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学生看表,熟悉24个节气的名称及日期。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加容易理解。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观看视频,有助于加强理解。活学活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小组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读图练习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24节气表,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明白24节气在农牧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巩固提升 1.形成四季更替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2.我国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冬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距北半球远,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夏天则相反。所以我国冬天比夏天冷。3.下列城市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A.哈尔滨 B.北京C.武汉 D.海口4.从夏天到冬天,北京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 )A.变长 B.变短C.不变 D.先变长后变短 学生做练习。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昼夜的形成主要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四季的形成主要是由地球的公转造成的。重点学习了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点。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堂反思 本节课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大量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较了抽象的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本节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要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进行分层设计、分层练习,使其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昼夜的形成
昼夜与四季
四季的形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昼夜与四季》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
2.我国某学校的天文小组正午时观测太阳,此时人的影子位于人的( )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
3.北半球一年中,旗杆的影子最短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 )
A.气候变化 B.四季变化 C.昼夜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5.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时间计量单位定义为( )
A.日 B.月 C.年 D.秒21cnjy.com
6.下列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春夏秋冬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北京是白天,纽约是黑夜
7.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考察南极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在下列我国的各个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儿童节 B.国庆节 C.元旦 D.春节
10.北京的小朋友放暑假时,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读图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当太阳运行到④位置时,在一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节气是 ,这一天,南极昆仑站见到的景象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1·cn·jy·com
(3)国庆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到 (序号代号)附近,地球运行到该点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 http: / / www.21cnjy.com / )2.A
解析: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太阳的位置偏南,正午时分,人的影子位于人的正北。故选A。
3.B
解析:一年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此时的影子最长,冬至日则相反。故选B。
4.C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而地球公转则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故选C。21教育网
5.A
解析:地球不停地自转,每转一周,称为一个周期,一个地球自转周期是1日。故选A。
6.A
解析: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是白天,纽约是黑夜这三种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而春夏秋冬四季的则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故选A。
7.D
解析: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每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故选D。
8.D
( http: / / www.21cnjy.com / )9.A
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6月21或22日),四个节气中最接近夏至日的是儿童节(6月1日)。故选A。www.21-cn-jy.com
10.D
解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所以当北京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冬季。故选D。
二、读图题
1.(1)冬至 极昼
(2)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3)③ 昼夜平分
解析:
(1)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当地球运行到④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在一年中的节气是冬至日,而南半球此时是夏季,所以南极昆仑站见到的是极昼现象。
(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为一年中的夏至日,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2·1·c·n·j·y
(3)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运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③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为一年中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10月1日国庆节时地球运行位置距③最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第七章第二节 昼夜与四季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活 动:
1.用一个台灯代表太阳,离台灯稍远处放置一个地球仪,其高度与台灯相平。
2.开亮台灯,在地球仪上标出你所在位置,使其对着台灯,此时,标记处被照亮,处在白天。
3.按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均匀地转动地球仪,此时可以看到标记的地方逐渐变暗,当标记背着太阳时,处在黑夜。
4.可以看到,地球仪每转动一周,标记处的昼夜就交替一次。
(一)昼夜的形成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
昼夜现象
地球 自转
昼夜交替
新课讲解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新课讲解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二)四季的形成
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有66.5度的夹角,随着地球的公转,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所受到的太阳光照射是不同的。
新课讲解
春分日
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秋分日
冬至日
次年春分日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思考: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在哪里?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回归线上各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昼半球
夜半球
探究1:
新课讲解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极昼
极夜
昼半球
夜半球
探究2:
新课讲解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极夜
极昼
昼半球
夜半球
探究3:
新课讲解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短
小结: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最短
夜最长
新课讲解
(1)国庆节这天,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我国的季节是( )。
(2)该日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再过三个月,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
南
秋季
短
长
短
长
短
长
长
短
读图练习
新课讲解
清晨、正午和黄昏测量校园内旗杆的影长并做好记录,分析它的影长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清晨,太阳高度角小,旗杆的影子长;此后,影子越来越短;到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下午,随着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影子又会越来越长;到黄昏,影子最长。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清晨
黄昏
正午
上午
下午
活 动:
新课讲解
连续一年记录旗杆正午的影子长度,看看有什么变化?请你根据学到的地球公转知识来解释这些变化。
夏至
春分和秋分
冬至
夏至日,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旗杆的影子最短;此后,随着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影子越来越长;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再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影子又会越来越短。到第二年夏至日,影子又最短。原因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活 动:
新课讲解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日期
春 季 节气名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日期 2月4或5日 2月19或20日 3月5或6日 3月20或21日 4月4或5日 4月20或21日
夏 季 节气名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日期 5月5或6日 5月21或22日 6月5或6日 6月21或22日 7月7或8日 7月23或24日
秋 季 节气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日期 8月7或8日 8月23或24日 9月7或8日 9月23或24日 10月8或9日 10月23或24日
冬 季 节气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赛
日期 11月7日或8日 11月22或23日 12月7或8日 12月21或22日 1月5或6日 1月20或21日
新课讲解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新课讲解
1.形成四季更替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一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二是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有66.5 的夹角。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我国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
冬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距北半球远,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夏天则相反。所以我国冬天比夏天冷。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 下列城市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4. 从夏天到冬天,北京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先变长后变短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昼夜的形成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四季的形成主要是由地球的公转造成的。重点学习了地球公转带来的四季变化、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昼夜与四季
昼夜的形成
四季的形成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