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6 16: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任务一 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Flash引导层动画》是学生在学习过“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之后的进一步知识延伸,属于承接运动补间动画探究的十分重要的应用课型,在Flash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我认为,这节课比较适合学生体验创意策划,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掌握Flash引导层动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学会熟练运用元件制作引导层动画。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简单引导层动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挥想象、涉及动画场景,激发学生对Flash的兴趣,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动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前面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知识,因此对引导层动画的学习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对于层的知识学习较少,可能还有少数学生对于层的概念存在问题,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还要对层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 【教学重点】 ①理解引导层动画的基本原理。 ②熟练掌握引导层的添加、引导线的绘制,引导层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③学会使用引导线控制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①能够理解引导层中只绘制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中设置补间动画。 ②能够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引导层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创意的构建、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制作素材(半成品)、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教师演示讲解和学生探究、讨论交流等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复习回顾,对比引入 1、展示上节学生做的补间动画。(飞舞的蝴蝶) 2、情境导入: 教师导入:同学们,这是我们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来完成的一幅作品,大家看看这个有什么不足之处? 3、开展对比,引出课题。 教师评价并小结直线运动动画的制作方法,强调直线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下面看老师制作的两个影片(展示用引导层做的动画) 导入课题:引导层动画 学生回答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体会。 复习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运动轨迹以及实现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求知欲,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 我们现实中看到的蝴蝶,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它的闲逛路线就变得弯弯曲曲了,这个动画是怎么实现的呢? 1、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引导层动画相关理论知识,介绍引导层动画制作一般步骤后并演示操作 2、分组练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组进行练习,并以组为单位探索以下三个问题: 探索(1):引导层在动画运行中可见吗? 探索(2):引导线的颜色、粗细,影响动画吗? 探索(3):哪些工具可以绘制引导线?21cnjy.com
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引导层动画
学生积极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
基本任务,重点落在引导层的添加和引导线的绘制上,强调运动对象在起点和终点对象都必须吸附在引导线上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强调引导层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采用展示上节课学生上交的动画作品,让学生说出动画不足,从而引出引导层动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有意强调路径,便于更加自然的学习引导层,体会引导层的作用。 其次,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通过适当的案例情景、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为学生做练习而准备的大量素材图片,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整节课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任务分成两部分,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实践,学生掌握情况很好;任务二是是知识拓展部分,在掌握引导层动画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体会知识的实用性。这节课我把“任务一”作为授课重点,认真详细的加以讲解演示,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二作为延伸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进一步认识引导层。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过渡,实现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真正做到“即学即用”。 最后,评价时,通过自荐、他荐、老师推荐来参评,各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用客观的、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