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一 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6 16: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任务一 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Excel中数据的计算》是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对工作表中数据的计算,使学生掌握在电子表格中进行计算的方法,感受Excel软件计算功能的强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Excel中的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2.方法与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协作、自主探究来完成任务。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重点),其中自动填充公式是关键 2.函数概念的理解(难点),其中单元格区域的引用是关键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疑导入:采取设疑的方法,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布置挑战赛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使他们想学。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分小组(邻近的四至五人为一小组),给予学生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交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使他们在互助中自觉地会学。 过程性评价:记录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成果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的同时享受成果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以有趣多样的评价,如:鼓励性的言语,课堂评价表等,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Excel软件 学生准备: 上节课学生自己录入的成绩表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教室软件---红蜘蛛软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
二、演示讲授新课 三、任务驱动, 让学生实战练习 教师通过网络教育软件演示: (打开上节课录入的成绩表)这是我们上节课录入了成绩表,现在我们要计算每位同学的总分,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象我们数学课上的计算一样呢?具体又怎么操作呢? 既然用笔算,那要Excel这款软件干什么用呢?Excel本身就有强大的计算功能那我们就试试,输入90+86+93再回车确定看看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会是原样显示“90+86+93”呢? 我们来试试在总分单元格上输入“=90+86+93”,回车确定看看结果 总分“269”终于算出来了 如果我们只是输入“=90+86+93”,虽然结果是算出来了,但是也只是一个同学的总分,那也没什么意思。Excel还能自动计算呢 我们来试试在总分单元格上输入“=C2+D2+E2”再回车看看结果 在公式“=C2+D2+E2”中,把代表各科成绩的单元格的名称代替各个具体数字,通过前面我们学过的“填充”命令就能实现自动计算 同学们动手, 用公式方法将各同学的总分计算出来。领悟得快、做得快的同学在自己小组里做 个小老师,指导一下 学生七嘴八舌的在议论,都想在着该怎么计算?? 有学生说用笔算出总分再输入就得了 有学生说直接输入90+86+93?? 学生又是七嘴八舌地在议论“怎么会这样呢?“ 学生哗然:原来是这样 学生又是议论纷纷21教育网
学生动手练习,小组内讨论,互帮互学,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设疑,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思考 否定了学生提出的用笔算的想法 通过尝试,直接在总分单元格上输入90+86+93,回车确定后单元格内还是原样显示“90+86+93”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揭示了公式使用的关键:“公式必须以‘=’开头” 一步步的把学生引向深入 “怎么自动计算呢?”又引出一个知识点---“单元格的引用” 学生实战练习 四、再设疑继续演示讲授新课五、任务驱动, 学生再实战练 习 六、展示成果 通过练习,同学们都能用公式的方法计算出总分了。 大家想想有没有比刚才学到的方法更方便快捷的方法来计算总分呢? Excel中还有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方法—函数方法。 Excel中的函数跟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函数有点类似,但也有区别。这里的函数是一个已经定义好计算方法的公式,我们只需学会引用函数就行了。 同学们,请将刚才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总分删掉,在总分单元格中输入“=SUM(C2:E2)”确定后看看结果如何 这里,“SUM”是函数名,“(C2:E2)”是参数 同学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尝试,同样的,组内学习得快的 同学充当小老师,做适当的指导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演示操 作,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尝试输入函数进行计算 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演示成果,收获成功的喜悦 通过再设疑,引人入胜学习单元格区域的引用方法21cnjy.com
六、教学评价设计 《Excel中数据的计算—计算总分》这节课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总分(公式法和函数法),让学生从中学习了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的引用方法,复习了填充命令的使用,理解了函数的含义及使用方法。从而感受了Excel计算功能的强大和方便快捷。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掌握了操作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线,教师演示讲解为辅线,操作由浅到深,层层深入,不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也适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对Excel软件和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七、课后反思 1.《Excel中数据的计算—计算总分》主要以学生操作学习为主,采用了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 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清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教师通过不断的设疑,探讨解决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4.通过完成任务,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6.个别学生的操作能力差,操作步骤跟不上,先让组内学得快的同学指导,老师再单独辅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7.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Excel的欲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