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江苏泰州市济川中学初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江苏泰州市济川中学初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06 18: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川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7.12.5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提示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汉字。(4分)
漫步钟灵毓秀的泰州,你可以见到wèi( )蓝如洗的天空、绿意àng( )然的大地,可以领略到底yùn( )深厚的文化、淳朴和谐的风情。近年来,泰州围绕“文化泰州”“生态泰州”“精致泰州”“打造世界名城”等主题进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yìng( )的名城。

2.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王国维讲后主词》选自《人间词话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B.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小学择校热会更火爆吗?学区房价格会更高吗?大医院、好医生会更紧俏吗?都是老百姓热议的话题。
C.“我们都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杨绛女士说,“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D.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3. 下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周末来到泰兴鼓楼商业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B.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对习总书记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受启发,不禁都鼓起掌来。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兴》,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兴的众多美食。
D.通过市教育局的现场作文比赛,济川初级中学有5名学生不孚众望地进入了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的决赛。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 生不用封万户侯,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为民者宣之使言。
③ 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 。 ④ ,志在千里。
⑤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⑦《曹刿论战》中,曹刿通过观察敌人的车辙战旗,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鲁庄公下令追击,从而获胜。
【名著阅读】(6分)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捕鸟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活无常
图一: 图二: 图三:
6.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A.《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先生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B. 《父亲的病》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C. 《琐记》中,鲁迅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的是江南水师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读《天演论》;后又进入南京矿路学堂,感受到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D.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E. 《范爱农》中写辛亥革命使范爱农变得兴奋和勤快,说明他是个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最后这位倔强的知识分子被逼上绝路,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7.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今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两条信息。(2分)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3) 爱尔眼科集团浙江省区人力资源总监周杰被评选为“2017浙江省优秀职业经理人”。他说:“除了梦想和远方,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小天同学听了以后不以为然,说“我是学生,我不需要有匠人精神。”你在初二时就阅读过《匠人精神》,如果你是小天同学的朋友,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劝他,让他认识到我们学生也需要有匠人精神。(3分)www-2-1-cnjy-com

二、阅读分析(共60分)
(一) 阅读杜审言的《送崔融》,完成第8题。(6分)
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⑥,秋风古北⑦平。
【注】①行:将要。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③祖帐:为送别设的酒宴帷帐。④河阙:河,黄河。阙,宫殿。指京城。⑤军麾:军旗。⑥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烟尘:这里指战事。⑦古北:指北方边境。21*cnjy*com
8. (1)颔联中加点的“连”、“动”两个动词用得贴切传神,请作简要赏析。(3分)

(2)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请结合链接以及本诗的尾联作简要分析。(3分)
【链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①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②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傅③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⑤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
【注释】①黥(qíng)劓(yì):与下文的车裂都是古代刑法。②刻深:(刑罚)严酷苛刻。
③傅:做太子傅。④代:继承王位。 ⑤仇雠(chóu)仇人。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⑴期年之后 ( ) ⑵赏不私亲近 ( )
⑶然刻深寡恩( ) ⑷固大王仇雠也( )
10.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特以强服之耳
A.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以啮人 (《捕蛇者说》) D.何以战 (《曹刿论战》)
1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今 秦 妇 人 婴 儿 皆言 商 君 之 法
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一说造成商鞅个人悲剧的两个原因是什么?(2分)

(三) 阅读任志方的《圆珠笔头的制造难度有多大》,回答14~16题。(10分)
①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圆珠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油性圆珠笔头的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水性圆珠笔头的圆珠则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
②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的硬度比钢的硬度高数倍,仅比金刚石的稍微差一点。直径0.5毫米到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21·cn·jy·com
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碳化钨先被制成比标准尺寸略大的小颗粒,散铺在一个带沟槽的板上,并使这些小颗粒进入圆形沟槽,仅露出其顶部。然后放上一块又重又平的顶盘,压在这些小颗粒上面,在两盘之间注入研磨油,使这些小颗粒浸泡在含有粉末状金刚石的润滑混合物中。【来源:21cnj*y.co*m】
④接着转动下盘,使这些碳化钨小颗粒在圆形槽内不断地翻腾滚动,在槽壁、顶盘以及相互之间不断地接触,金刚石粉末不断地把这些小颗粒的边角研磨掉,使它们逐渐变得又圆又光。研磨过程还要停下来几次,将这些小圆珠取出洗净,进行测试,直到生产出光滑度适中、符合标准的小圆球为止。
⑤在这一过程中,小圆球太光滑了就沾不上墨汁,也就不能写字。生产一颗碳化钨的小圆珠笔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地研磨几十个小时。2-1-c-n-j-y
⑥笔头的另外一部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此前都长期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微米之内,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也就是放小圆珠的地方,厚度仅有0.3毫米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
⑦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笔的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以来自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为例,生產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20多道工序。
14.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 。 (2分)
下列句子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3分)
生产一颗碳化钨的小圆珠笔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地研磨几十个小时。

15. 根据第③④段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球珠的制作程序 。 ( 3 分)
碳化钨制成小颗粒—— ① ——放置顶盘,压住小颗粒—— ②
—— ③ —— 洗净、 测试小圆球
16.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 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你的两点感受。 (2分)
【链接材料】“能生产飞机汽车,却生产不了小小圆珠笔头。”20l6年6月, 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头之问”一度难倒了中国制造业。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 制造难度到底有多大? 钢材要制造成笔头, 必须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 把钢材调整到最佳性能, 元素配比找不到, 中国的制笔行业永远都需要进口笔尖钢。 一个成分的配比都是从几十公斤开始1炼, 各种成分加入多少这个次数没法统计了。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 在电子显微镜下, 太原钢铁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2017年l月l0日,太钢正式对外宣布,成功研发“笔尖钢”。未来两年将有望完全占据国内市场, 替代进口。

(四) 阅读《不虑于微终成患》,回答17~19题。(10分)
①某年秋天,有两位领导来到陈云同志的住所汇报工作,临别时要留下他们带来的两盒葡萄,陈云坚持不收。对方恳切地说:“这不是送礼,只是让您尝尝。”陈云领受了他们的心意:“我吃十颗,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们带回去。”陈云慎小慎微、严格自律的精神,令人感怀。21·世纪*教育网
  ②任何人的腐败堕落,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微疵到大错的过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上的放纵,对一个人品行和作风的影响是渐进的、隐蔽的,却也可能是致命的。小事小节上放纵的人,直如温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觉中便陷于困境,在温情脉脉中缴械投降。
  ③唐代名相陆贽清廉刚正,但也有官员埋怨他不近人情。唐德宗得知后劝他:“清慎太过,都绝诸道馈遗,却恐事情不通,如不能纳诸财物,至如鞭靴之类,受亦无妨者。”谁知,陆贽对此不以为然,撰文进谏:“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日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在他看来,“涓流不止”,发展下去必然是“溪壑成灾”。
  ④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被一条烟、一张卡或一个红包诱入了陷阱。想当初,他们要么抱着“小节无害”的心态,“小吃小喝不算过,小拿小要没什么”;要么存在随波逐流的想法,“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么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周围都这样,何必假清高”;要么玩起投桃报李的游戏,“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结果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不得不吞下无法挽回的苦果。
  ⑤《淮南子》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翻阅历史上那些以清廉著称的官员,无不是在小事小节上防微杜渐,谨言慎行。比如,羊续悬鱼、山涛悬丝、苏琼悬瓜、周新悬鹅的拒礼佳话,“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文、“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的嘉德懿行,都让人领略到“慎微”二字在成风化人上的魅力和效用。
  ⑥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为两打香烟的开支惴惴不安:“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今天,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多,只有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不因“小腐败”而违规逾矩,不因“小问题”而姑息迁就,不因“小意思”而欣然笑纳,才能在慎微中积下尺寸之功,锻造金刚不坏之身。
  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固然能够彰显一名党员的担当和定力,但远离大集体、聚光灯和风暴眼,因为不便监督和管控,其所作所为,更能真实地检验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高洁或污浊。也正因此,慎独慎微当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与修养自觉。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7. 简述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分)
18.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辛克莱的“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人强得多。”这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B. 第②段运用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小事小节上的放纵,对一个人品行和作风的影响是渐进的、隐蔽的,却也可能是致命的”,更具权威性。
C. 第④段分析了党员干部逐步堕落的原因:抱着“小节无害”的心态、存在随波逐流的想法、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玩投桃报李的游戏。
D. 读完《不虑于微终成患》后,青少年要明白:在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诚实守信好孩子。
19. 选文⑥⑦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五) 阅读耿翔的散文《窗花》,完成20~23题。(20分)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A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B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20.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划线句子A说想起抓住一位剪纸老人双手时,脊背“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突出强调了“我”对窗花艺术的倾倒以及心灵的受到震撼。
B.文中第③段写陕北人钟爱贴窗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
C.第④段画线句子“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 “半癫状态”写出了剪纸艺人剪纸时的入神与痴迷。
D.第⑤段首句中“勾魂的俗物”指的是不高雅的物品,含贬义。
2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
(1) 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句中“像侍弄土地一样”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 说说第⑦段“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这句话的含义。(4分)

23.阅读上文第②段中划线句B“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陆蠡《囚绿记》)
《窗花》中第②段中说“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而陆蠡在囚绿后说“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请联系两篇文章,分别说说“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感受?


三、作文(60分)
24. 请以“做一次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济川中学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7.12.5
参考答案
1.蔚、盎、蕴、映(4分) 2.C(2分) 3.D(2分)
4.略
5.图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图二:《五猖会》、图三:《无常》
6.(3分)B、C
7.(1)(2分)材料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或: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材料二:“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或: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版权所有:21教育】
(2)(3分)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分)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1分)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1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3分)称呼、观点明确、阐述理由、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8.(1)(3分)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饯别的帐蓬连绵不断、从宫阙直伸延到河边,军旗在风中猎猎飘舞的情景,(1分)表现了出征时饯别场面的热烈隆重和军容的威严雄壮(或:出征和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1分)
(2)(3分)【链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1分);
【本诗】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和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达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与祝愿(或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毫无惜别不舍之意,可见“别具一格”。(2分)21教育网
9.(4分)①满一年 ②偏私,偏爱 ③ 少 ④本来(各1分)
10.(2分) D
11.(2分)今 /秦 妇 人 婴 儿 /皆言 商 君 之 法
12.(4分)(1)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
(2)略
13. 直接原因:有人在惠王面前谗言,说他坏话。(1分)
根本原因:商鞅施行严刑酷法,缺少仁恩,得罪人太多。(1分)
【译文】卫鞅从魏国选往秦国,秦孝公让他做相国,封给他商地,称为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大行,正直无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法纪涉及太子,连太子的老师也要受刑。商君的法令施行一年之后,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国家兵力强大,各诸侯因此而害怕秦国。但是,商君执法过于苛刻严峻,只是用强制手段迫使群臣百姓服从而已。
  秦孝公用商君法令治国八年后,大病不超,想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接受。后来,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害怕惠王陷害自己,想要回到魏国去。有人对惠王说:“大臣声望过重,将危及国家,左右辅佐的人员过分亲近,将危及君王自身。如今,连秦国的妇女孩童都在谈论商君的法令,却没有人谈论您大玉法令的。这是商君反臣为主,而大王您倒变为人臣了。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商君归魏不成,又返回秦国,秦惠王对他施用了车裂的酷刑,而秦国人并不哀怜他。
14. (1)(2分)作比较(l分) 突出说明球珠使用的碳化钨硬度高。(2分)
(2)(3分)“断断续续”指时而中断,时而继续(1分),说明球珠生产耗时长,标准高。(1 分)
15. (3分)散铺小颗粒进入沟糟(1分)
注入研磨油、浸泡小颗粒 (l分) 转动下盘、多次研磨小颗粒(l分)
16.(2分,要依据材料内容谈,两点即可)
①微不足道的小小圆珠笔头的制造竟然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 精力和智慧;
②生活中每一种微小的科技产品的出现 (科技的点滴进步)都蕴含着科研人员的幸動付出;
③我国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以使用自己国家生产的物品为自豪。
17.(3分)①从陈云拒收两盒葡萄说起,引出文章观点:共产党员要有“慎小慎微、严格自律”的精神;②故事导入,激发读者兴趣;③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www.21-cn-jy.com
18.(3分)A【提到“谨小慎微”,但通过对比赞扬的是“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而非“谨小慎微”的人,不适合充当本文论据。】2·1·c·n·j·y
19.(4分)不能。⑥段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论证“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1分),⑦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慎独慎微当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与修养自觉(1分),两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1分),两人思想也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分),所以不能调换。【出处:21教育名师】
20.(4分)“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释义1分,“醒目”“耀眼”答出任一个即可)
作用: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1分)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1分)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作铺垫,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1分)
21.(3分)D
22.(7分)
(1)(3分)比喻。(1分)作者将老人剪纸比作“侍弄土地”,写出老人对剪纸的虔诚、一丝不苟,(1分)表现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1分)21cnjy.com
(2)(4分)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2分)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2分)(意思对即可) 21*cnjy*com
23.(6分)
【本文】《窗花》中的“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是因为①为剪纸老人的精湛技艺所倾倒,②剪纸老人的专注感染了我,让我的内心安静而纯净;③窗花中蕴藏着人生故事,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3分)
【链接】《囚绿记》陆蠡认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囚绿后,绿色的生命给“我”带来了喜悦,“我”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