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鲁教版3.13《手指》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下鲁教版3.13《手指》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06 22:37:47

文档简介

课件6张PPT。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五年级下册语文手 指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阳春布德泽 仁爱润心田五年级下册语文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年-1975年)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阳春布德泽 仁爱润心田五年级下册语文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阳春布德泽 仁爱润心田五年级下册语文我会想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最后总结写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阳春布德泽 仁爱润心田五年级下册语文我会填: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阳春布德泽 仁爱润心田五年级下册语文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
13 《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点拨引导
学习方法:读、说、合作、想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
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手指》。
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成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最后总结写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细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
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引导(例)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读。
其余句子略加点拨。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2.完成表格(出示课件)

手指名称
优 点
缺 点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3.议一议:
(1)你喜欢其中哪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这里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四、品读课文,升华感悟。
1.再读最后一段,升华内涵。
(1)理解 “团结就是力量”。
(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
(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a. 做饭时需要油、盐、酱、醋……他们各有各的品味。
b.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
2.拓展:“阅读链接”的小诗《手》,自读感悟。
五、作业:
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以平凡的人或事为对象,写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长 根根有用
团结一致
各有所短 根根有力